书城科普读物少儿科普百问百答-植物奥秘探奇
16968700000020

第20章 马铃薯

马铃薯又叫土豆、地豆等,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谈到茎,人们总是先想到植物的地上部分。在茎上有节,是叶子着生的地方。节与节之间是节间。茎上还长有顶芽、侧芽,有的还有不定芽。

但也有许多植物,因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长期适应各种特殊的生活条件,发生种种的变化。这时,你要认识它可就不太容易啦。长势喜人的马铃薯马铃薯是我们常吃的一种菜,内含有丰富的淀粉。由于它生长在地下,个子近于圆形,常常被人马铃薯地下块茎示意图误认为根,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科学知识来为它“平反”了。

拿个马铃薯,仔细地看看它的表面,你会发现有许多像眼睛一样的小凹窝,凹窝里有芽,还有一些很小很薄的鳞片,马铃薯这鳞片就是叶的一种变态。冬天存放马铃薯时,如温度稍高,这些芽就会萌发。所以,种马铃薯时,就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将马铃薯切成小块每块只需留下2、3个凹窝,就可以进行移植了。马铃薯是由地下枝末顶端膨大而形成的,除了凹窝里有腋芽外,顶端还可看到顶芽,这些都证明它是名副其实的茎,而不是根,通常称为块茎。块茎是有些植物用来度过不适宜生长的季节的,积累着很多养分,像菊芋(洋姜)、天麻等都是块茎。

马铃薯有什么烦恼呢?

答:马铃薯是由块茎繁殖生长成的,由于它生长在地下,常被一些不懂科学知识的人误认为它是一种根,而实际上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茎,并不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