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外生枝”一词可以说众人皆知,创造这一词的先人,大概对植物的分枝方式做了不少观察,发现分枝都产生在茎上节的部位。
我们知道,在茎上一般长有两种芽,节外生枝的竹子一种是长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叫顶芽,而长在叶腋的芽叫腋芽,腋芽生长的位置正是叶着生的地方,叫节。栀子花栀子一些腋芽在一定的时候开始活动、生长,形成枝条,因而枝条也是长在节上的。这样看来,节外生枝似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殊不知,在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中,还真能见到节外生枝的。
栀子是大家熟悉的观赏花木。这种小灌木6~8月开花,花色洁白,香气宜人。如果你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它的分枝绝大多数是在节的部位,偶尔却能找到生在节外的枝,这可真是节外生枝了。其实,节外生枝不过是枝条在发育的初期与茎愈合了一段时间,直到节间才“分手”而造成的现象。
栀子一般生长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节外生枝?
答:栀子散生于山坡或路旁。栀子许多枝条和花序与别的植物不同,从节外(节间)长出来。这是因为栀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茎干愈合一段后,又于节间分离,新生独立枝条和花序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