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年必读-学习的境界
17031400000055

第55章 铸物始祖麦克兰从发问获得成功

在世界铸造专家的无进中,闻名的大卫麦克兰曾经因为他问问题,而失掉过20个工作。他被辞退的缘故多半是这样的。“在一个铸形中,我们做了50个铸物。但却有20个坏了,我详细地检验成品,并且将所有的日期都记载在纸上。每一次我们都是用的同样的铸形,同样的金属,一切进行手续也都相同。然而差不多总有一半的铸物是不好的。我冒险去和工头作对,也许是金属之中掺杂了什么别的元素,而使之起变化。

“好的铸物中的金属是和坏的铸物中的一样吗?”他问我。

“金属确实是一样的,然而却无法得到一样的结果。假使我们可以找出其原因来。就能够减少许多坏模型的浪费。”我回答着。

“工头立即辞退了我,因为我‘干涉’了他的工。”

麦克兰这种好问的态度并不是他所问的事情错了。他始终坚持“问”,最后他获得很大的成功。他的最大错处是找错了人,他找了一个不晓得回答也不想知迢回答的人。

当你问问题却得到不幸的结果时,多半表示你问错了人。这种碰钉子并不是说你以后不应再问了,是你应当找别的方法去得出答案来。如果一定要问别人才能得到答案,就必须问一个确实知道个答案的人。去纠缠那些不晓得答案的人是一件愚蠢的事,这不过是使他们不高兴而已。去问知道的人吧!

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己找出自己所要问的答案。无论什么问题,一旦想解决,绝不是拿着别人无知的话当作最后的决断。成功者未必能解决每一个问题,但是他们不会相信因为别人说不能解决,使以为真的不能解决。

爱迪生的一生,从小孩直到老死,没有停止问:“为什么?”他虽然没有将自己所问的问题都求出答案来,然而他所得出来的答案却是多得惊人。例如:有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个朋友,看见他手指关节肿了。

“为什么会肿的呢?”爱迪生问。

“我还不晓得确实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你不晓得?医生晓得吗?”

“每个医生说的都不同,不过多半的医生以为是痛风症。”

“什么是痛风症呢?”

“他们告诉我说这是尿酸积淤在骨节里。”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从你骨节中取出尿酸来呢?”

“他们不晓得如何取法。”病者回答。

这时的情形好象一块红布在一只斗牛面前摇晃一样。“为什么他们会不晓得如何取法呢?”爱迪生生气地问着。

“因为尿酸是不能溶解的。”

“我不相信,”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回答着。

爱迪生回到实验室里,立刻开始试验看尿酸到底是否能溶解,他排好一列试管,每个管内部灌入四分之一管不同的化学液体。每种液体中都放入数颗尿酸结晶。两天之后,他看见有两种液体中的尿酸结晶已经溶化了。于是,这位发明家有了新的发现问世,这个发现也很快地传播出去,现在这两种液体中的一种在医治痛风症中普遍受到采用。

重要的不是在于你能否得到答案,而是在于保持一种疑问的态度。组织美国羊毛公司的威廉伍德说:“得到真正教育的唯一方法便是发问。我们只学我们要学的,你之所以问一个问题便是因为你想晓得它的答案,因为你想要晓得,于是心里便记得。所以一个时时产生问号的头脑是一项很大的财产。”

唯有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实践,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成就学问,最后成为大家。发问是很重要的敲门砖。

休息休息,脑子生锈。——德国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