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医生全书
17037000000026

第26章 儿童期的心理特征及保健(4)

儿童所患的强迫症是与成人有区别的。儿童的强迫现象不存在明显的心理冲突,只是机械地再三地重复某些行为。同时儿童强迫症的主要表现为强迫行为,而不是强迫观念,而且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

儿童强迫症的心理治疗

儿童强迫症治疗后的效果是较好的,多数患儿通过治疗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能恢复正常。

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患儿强迫行为较有效的方法。首先列出强迫行为的次数与情景,然后对每一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步进行脱敏。

反应阻止疗法是给患儿一个先导刺激,这一刺激导致患儿出现强迫症状,并使焦虑增强。然后采取强制手段制止其强迫行为的出现。慢慢的,患儿的强迫行为和焦虑反应都会消退。

治疗强迫观念适用思维阻断疗法。当患儿出现强迫性思维时,大喝一声“停”。在此基础上,患儿可以练习对自己喊“停”,使思维停顿。

此外,还可采用满灌疗法、模仿学习等心理治疗技术进行治疗。辅助治疗强迫症的常用药物有氯丙咪嗪、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

有个7岁读二年级的小学女生,因为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辆汽车撞倒一位骑自行车的妇女,吓得浑身冒汗,两腿发抖,居然对汽车产生了恐惧:一看到汽车就浑身颤抖,两腿酸软,更不用说坐汽车了,而且每天放学回家时都心有余悸。

儿童恐惧症的病因

儿童恐惧障碍主要是因环境、教育造成的,而其中又以父母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的不当为主。父母对孩子溺爱、过于保护、限制儿童的许多行动,或者用吓唬威胁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不听话、不乖顺,当着孩子的面毫无顾忌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些可怕的事情。大人过严过高的要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或对孩子缺乏一致性、一贯性的教育也会诱发儿童恐惧障碍。

儿童恐惧障碍的心理治疗

对恐惧障碍患儿的治疗,首先要了解发病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恐惧障碍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条件反射的作用不断习得的,因此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循序渐进地消除其恐惧心理。一般的做法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让其逐渐适应,最后达到消除恐惧障碍的目的。

许多儿童恐惧障碍的产生是受了家庭成员的影响,因此在治疗时不能只孤立地治疗儿童的恐惧障碍,而要了解患儿行为、情绪问题发生时的整个背景情况及与患儿间的影响。

患有入学恐惧症的儿童与逃学儿童行为不同。逃学儿童为达到不去上学的目的,常常是制造了一系列上学的假象,而入学恐惧症的儿童则毫不掩饰地向家长提出不想去上学。

入学恐惧症

入学恐惧症是指学龄儿童对学校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拒绝上学的现象,以7~12岁的男孩较多见。日本有资料表明,在200万学龄儿童中,每年就有5万儿童因为此症而不得不停课退学。

入学恐惧症患儿大多数都是好学生,少数学生即使学习成绩一般,但也是听话的学生,其智力水平要么高于一般者,要么低于一般者。

引发入学恐惧症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胆小多疑、太仔细、太谨慎、过于敏感的性格容易诱发此症。在家里被大人溺爱和过分保护,会使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从而增加了他们对学校适应的困难。家长、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甚至有些孩子自小受大人的影响对自己也有较高的期望,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而渐渐形成焦虑性心境,就会表现出入学恐惧或是考试恐惧。

入学恐惧症患儿易产生焦虑症状。如果大人强迫患儿到了学校,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心情和焦虑性躯体症状。比如哭闹、发脾气或愁容满面、不愿说话、惶惶不安、犹如大祸临头一般;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甚至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而一旦听说不去上学,患儿的这一切焦虑反应就自行消失,恢复正常。

5、儿童合理的心理抚养

在抚养、教育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做父母的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孩子的年龄不同,家长遇到的难题也不同。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带来了家庭抚养教育的“年龄特点”。

因此,做父母的必须耐心地,以心理学的角度教导孩子学走路、学说话,使孩子能够真正的健康成长。

小男孩童童满周岁时,已能够自己站立,并开始迈步,但是还不能完全独立行走,坐在“学步车”里,还可以自如地动,如果要求他独自迈步,则总是有些害怕,妈妈伸出双手接他,他踉踉跄跄地走出几步,扑到妈妈怀里,非常高兴,还咿咿呀呀地说“妈妈好……好……

但是.如果妈妈站得稍远一些,他仍然不敢多走几步。又咿咿呀呀地说:“妈妈不……不……”惹得在一旁观看的爸爸哈哈大笑。

后来,经过妈妈、爸爸耐心的引导和帮助,童童才渐渐地学会了独立走路,在语言上也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如何对孩子合理抚养

我们知道1~3岁的儿童和1岁前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动作增多和复杂化。1~1.5岁孩子学会走路,2岁以后就喜欢跑、跳、爬高、越过障碍物。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开展起来,爱做事,初步学会用工具和做游戏。

儿童的行动辅导与调适

孩子开始自己走路时,还走不稳,步子显得很僵硬,头向前,走得特别快,常常跌跤,往往需要成人牵着一只手,领着走。

为什么1岁多的孩子独立行走还有困难?这是因为:

第一,头重脚轻。成人头长和身长的比例是l:8,孩子出生时是1:4,2岁时是l:5。因此,无论从长度和宽度看,这时孩子的头和身体的比例都不够匀称,相对来说,头比较大,因而走路时难以保持平衡。

第二,全身的骨骼、肌肉比较嫩弱。孩子的骨骼系统布满血管,组织不很坚实,骨骼的纤维组织基本上是由软骨组成。因此,支撑身体直立行走还不够有力。

第三,腿和身体的动作还不能协调一致,也影响保持平衡。开始走路时,孩子常常把两臂张开,有时甚至横着走,以保持平衡。

全身动作发展。孩子学习自由走动,同时也发展全身的各种动作。他手脚并用,去爬楼梯,爬台阶。他不但向上爬,而且向下爬,先把脚放下,再全身趴下。如果有人领着他的手,1.5岁的孩子可以走上楼梯。2岁左右,能够原地跳,学会跑,还能站着踢球和扔球,弯腰从地上捡起东西,不跌跤。

孩子掌握使用各种用具的本领,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起先,他把拿到手里的物品简单地当作自己的手的延续。

第二阶段: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偶然碰上一种有效的方式,会立刻抓住它,而且比较小心地完成某种动作。例如,拿着勺子的柄,盛满食物以后,慢慢地平着端起来,达到嘴的高度,才向嘴里送。

第三阶段:能够有意地重复有效的动作,不再是等待有效动作偶然出现,可以说,已经开始主动掌握经验中有效的动作方式。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如有不正确的动作,很快就会纠正。

当孩子学习各种动作时,家长不要急于求成,应该根据孩子动作发展的规律耐心引导。假如孩子一时固执地运用某种动作方式,应该看做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经过正确引导,以后会改正的。

语言发展与培养

儿童理解语言的阶段,一般是在1~1.5岁时,对成人说的许多词句都能做出正确反应,说明他能够听懂许多话。因此,这个阶段可以称为理解语言阶段。

儿童阶段对语言的理解,有以下特点:

第一,由近及远。孩子最先理解的,是他经常见到的物体的名称,如“灯灯”、“包包”等。其次是对成人的称呼,如“妈妈”、“爸爸”等。

第二,固定化。这阶段儿童对词的理解往往和某种固定的物体联系,甚至把物体连同某种背景固定起来,例如,“爸爸”就是指自己的爸爸,而且必须是戴上眼镜时的爸爸。在他们看来,物体的名称是同该物体以及它所在的具体情景相联系的。

第三,词义笼统。这阶段孩子对词的理解非常不确切,一个词常常代表了好几种事物。有一个实验,要求孩子从几样东西里挑出玩具小熊。实际上,那几样东西当中并没有小熊,只有和小熊相似的东西,在实验里,2~3岁孩子都感到困难,他们或是说找不到小熊,或是干脆跑到别处去找。

但是1岁多的孩子却丝毫不感到困难,他会毫不犹豫地把长毛手套拿出来当小熊,因为长毛手套和小熊有某种相似的特征,就据此认为它是小熊。这说明他对词的理解是笼统的、模糊的。

1~3岁是孩子开始掌握语言的时期。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1岁前儿童对成人的语言只有简单的动作反应,自己只能说出几个词。1~1.5岁,理解语言的能力发展很快。1.5~2岁,是孩子真正开始说话的年龄。

认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1岁前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是很低的,只能依靠直接接触来认识事物。他的认识活动,主要是看、听、摸、嗅、尝等感觉和知觉过程。l岁以后,特别是2~3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开始能够离开直接接触的事物,出现“在头脑中”的心理活动,如表象、想象和思维,这是属于高级的认识活动。

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识活动虽然仍旧主要处于直接感知的范围内,但有了高级认识活动的萌芽,使他的认识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导致整个心理发展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