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医生全书
17037000000031

第31章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与保健(4)

自杀一般始于心理挫折,发生在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按其心理类型,可分为心理满足型和心理解脱型两大类。前者如宗教中的绝食坐化,为坚持某一信念的示威性、赌气性自杀;后者如由于挫折、自卑、厌世、绝望等,为排解心理抑郁而自杀。

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行为是缺乏精神力量的结果。一些青少年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日趋淡薄,而新的社会主义的激励人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又非常缺乏。当然这并不是责怪他们,社会、学校、家庭对此都负有责任。

严酷现实

据了解,在美国,上过大学的人自杀率比没有上过大学的同龄人高50%,有37%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对1378名大学新生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偶尔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25%,经常有此想法的占7%。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研究认为,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大的问题,重点大学尤其明显。一方面,社会、家庭和学生自己都会给予很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学生本人期望过高和达成期望渺茫的矛盾也就很大。

青少年在采取自杀行为时,总是以为这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以外就别无他法了。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周围的人觉得自杀的青少年十分愚蠢,责怪自杀的想法太糊涂了,但是,采取自杀的青少年本人往往自以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对有关自杀的看法差别不大。多数学生的想法是:自杀在谁身上都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是无奈的事情。显然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加悲观。因为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更大。

青少年的自杀心理剖析

显而易见,自杀的青少年的情绪绝不是积极的、愉快的。因为在积极的、愉快的情绪状态下,绝对不可能发生自杀行为。通常,青少年自杀者具有严重的消极情绪,如极端的失望、孤独和焦虑等。这不同于一般的消极情绪,过几天或一段时间后就会解脱,而是已经达到无法摆脱的绝望的地步,因而这是一种危险性情绪,正是由此才导致了自杀行为。

我国近几年陆续出现了关于青少年学生自杀的报道和研究。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一些中学生内心十分痛苦,感到缺乏理解,生活的压力太大,分数的压迫、考试的威逼、家长的训斥、老师的不满、社会上的诸多不快使他们内心沉重。这样,自杀就成了一些青少年学生摆脱痛苦的消极方法。

从社会性情感来看,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已经丧失了生活的热情,同时,又割断了与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当然,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满怀悲愤,甚至心中充满着某种仇恨感。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些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是抱恨而死、含冤而死的。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实施,表示他们失去了生存的意志,已经没有勇气和力量来战胜压力和痛苦了。在生的欲望与死的欲望的斗争过程中,结果是死的欲望战胜了生的欲望,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形成了自杀的动机。

青少年自杀心理的早期预防与干预

自杀与个性特征、环境状况有关。当个人能力感丧失或受到威胁时,就可能采取自杀行为。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就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要请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努力消除或减轻危险因子。在家庭、学校和亲友的配合下,帮助他们消除自杀心理,增强其能力感,恢复自信心和生存价值感,使其自杀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当某个人的自杀意念发展到自杀预演,甚至产生自杀行为时,社会或他人要伸出援助之手,从社会、心理和医学上进行危机干预(也称为危机介入),以便帮助当事者从困境和苦恼中解脱出来,重新建立新的适应机制,维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或从绝望中醒悟过来,树立起强烈求生的愿望。可通过电话、信件、家访等进行咨询和服务。如发现有自杀倾向者,可以劝他到医院门诊或保健部门进行心理咨询,或向电台、书刊、报纸求助,也可直接向心理学家、社会医学家和少儿卫生保健专家咨询,以减轻心理上的压抑,打消自杀念头,避免发生自杀。

对于自杀未遂者,家庭、学校及亲友要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支持。要引导他她们定期接受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的咨询与指导,及时处理新发现的心理问题,并密切进行追踪观察,以防止再度发生自杀。

心理医生指出:要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自杀的发生,开展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的教育实属必要。对于人生观的教育,应从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及法学等诸方面来进行,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地对待人生与社会。

5、难解的早恋情结

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发育趋近成熟,由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性意识觉醒,必然会产生恋爱行为,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止的。而当恋爱行为受到家庭、社会、道德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的制约而适应不良时,就会产生恋爱心理问题。

早恋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在少年男女之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就是所谓“早恋”。在青春期阶段,“早恋”是最令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扰和担忧的问题。而且,更令家庭和老师感到困扰和担忧的是,近年来学生“早恋”现象开始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不仅高中生“早恋”的比率居高不下,初中生“早恋”的比率也大幅度增加,甚至有些小学生也开始谈“恋爱”了。

16岁的女孩梦梦,最近在情绪上总是张弛不定,忽冷忽热的。妈妈发现她有时又唱又跳、载歌载舞,有时则愁眉不展、郁郁寡欢,一个人躲在房间,叫也不出来;而有时放学归来却动情地哼着情感歌曲,脸蛋也涨得红红的,若问她为什么这样高兴,她却害羞地低头不语。而且,她每天上学前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在镜子前照了又照。

“女儿这到底是怎么了,古里古怪的?到底什么事情瞒着我?”妈妈疑惑地猜测。

妈妈的猜测没有错,梦梦确实有心事。原来,梦梦在心里悄悄地喜欢上了她们的班长,心里总想接近她,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在情绪上就非常的不稳定,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

早恋的危害

恋爱本身是无害的,但禁止早恋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时期心理还不成熟,缺乏教育和引导的情况下过早的“恋爱”是有害的,至少对青少年的成长会弊大于利。尽管陷入“早恋”状态的中学生会认为自己对爱情是认真的、严肃的,不是“闹着玩儿的”,但是他们对什么叫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加之青春期的少年道德观念还不完善,不大懂得在异性交往中如何自制及尊重对方,不大清楚自己的异性交往活动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以致情感一冲动就忘乎所以,造成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由于“早恋”具有朦胧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一旦失恋,会导致严重的失落感和不正常心态,对“早恋”者的心理产生旷日持久的消极影响,甚至会给“早恋”者成年后的爱情生活造成某种驱不散、抹不去的阴影。

陷入“早恋”中的中学生,其心理和行为上通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变化:比如原来比较活泼好动,突然变得比较安静、沉默老成,原来性情比较温和,突然变得比较暴躁。不愿与父母接触、亲近。

喜爱打扮、讲究穿着,非常注意自己的发型、服饰,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常喜欢一个人独处,写信、看信、写日记等,处处显得谨慎小心、察言观色。关注爱情事件。对影视剧中的爱情镜头较感兴趣,尤其是对异性明星有崇拜心理,喜欢与异性交往。

学习成绩可能有明显下降.特别是学习时常常显得心不在焉或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