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医生全书
17037000000033

第33章 成年人的心理问题与调适(1)

成年是人生的旺盛时期,也是青春走向了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已经是身强体壮,知识丰富,且勇敢顽强,很有事业心,做事一往无前,对将来的一切都很有信心。

但是,这个时期的人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却没有丰富的经验,在心理与思维方面还不算太成熟。往往会凭一时之勇做出许多应该或不应该的事情,也是出现人生差错最多的时期,很多的成年人长时间地徘徊在人生的十字口路,抬起脚不该往哪个方向迈。

1、成年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刚刚成年的青年人,其个性特征与心理活动也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不尽相同,他们大多都是离开学校,正走向社会的或即将毕业及还在就大学或正读研的年轻人。这类人群有好多都患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譬如: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自负心理,悲观、消极的厌倦心理与爱慕虚荣及无端猜疑的等一些常见的异常心理。

2005年的国庆期间,在一个小区里传来一个年轻女孩跳楼自杀的事件。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流金的年华,七彩的岁月,不好好的去珍惜,这无缘故的为什么要轻生呢?霎时整个小区传得纷纷扬扬。

听说此女孩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一年多,在一家时尚杂志社工作,也算是个收入不菲的白领丽人。可是,她的好友却说她最近总是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还老说“越活越没劲,生活无聊透了,人生真是没有一点意思……”等一些极端消极的话。

但是,她为什么会这样呢?也没听说她过失恋或被解雇什么的打击或挫折的事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年纪轻轻就去轻生呢?它就是心理学上的悲观厌世!

厌世的原因

为什么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给人提供的发展机会是那样的多,一个人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是那样的多,可是为什么好多成年人不仅没有以一种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生活中去的积极态度,反而显示出一种“生活无聊,没有热情、没有干劲、没有兴趣”的厌世心态来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心理学家认为首要的一条就是没有精神支柱,说起来这精神支柱其实就是一种信仰,是大众在社会生活中所公认的价值体系和人生榜样。精神支柱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不断进取。但是,人们的生活往往并不能完全按照个人心目中理想的轨迹发展,一些人的精神支柱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

再一点就是现实不尽如人意,如社会风气的不正,腐败现象的出现,人际关系的倾轧和尔虞我诈等等,使不少成年人的心态失衡。因此,有好多成年人在这种严重失衡的心态下,看不清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支流,反而将自己认识上的片面性视作为看破了红尘,从此对世事不问不闻,采取极端的“超然态度”,以“局外人”的方式对待周围事物,成为一个心理厌倦者。

厌世的产生与生活方式相对单调也有一定关系。作为青年人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因而愿意并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加之身体健康.行动敏捷,适合并乐于进行刺激性活动。但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学校、父母对成年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导致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这种单调的生活方式极为厌倦,进而对这种生活的意义产生怀疑,并得出“生活实在没意思”的结论。

克服调整厌世心理

克服厌世心理,首先要对社会存在抱有一种较为现实的认识。社会是由许多组织、群体、个体组成的,社会的跨地域性.、跨时空性,决定了它存在着许多亚文化。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成年人需要转变观念,全面增强自己的能力,以全新的姿态去适应这个复杂的、多变的社会。

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视我们的人生。若说个人的生命和个人的存在是短暂的,但生命的延续和人类社会则是永恒的,不是吗?如果有了这种认识;我想我们就能安心而尽心地为自己、为后来人过好每一个现实的日子。

人天生就是个追求目标的社会动物,应付生活的挑战是人永恒追求的目标。生活中如果没有目标要追求,没有困难要克服,没有问题要解决,人就找不到真正的满足和欢乐,而且容易精神消沉、智力退化,觉得空虚和惆怅。

作为血气方刚的青年一代要不断有所追求,许多人以为,欢愉乐观的心理状态产生于工作轻松、与世无争、舒适安闲之时。其实不然,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空闲安逸的时候不是感到快乐愉悦,而是感到烦闷和无聊;相反,那些工作忙碌、生活紧张、为改变现状辛勤劳作的人,往往是很快乐的。

正读大三的舒舒,前不久患了失眠性神经衰弱,成绩也下急剧下降了,眼看就要毕业参加工作了,真让人着急。

但是,她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舒舒生性多疑,进入大学后就更加严重。有一次,在寝室里有位同学在收拾书本时,将蒙上灰尘的书堆放在她的床上了,她当时很不高兴,就说了一句:“你怎么搞的,这么脏怎么能放在我床上?”那位同学看她不高兴就连忙说:“啊?对不起,我马上就拿了。”

本来这点芝麻小事就什么也没有了,可是舒舒过后却十分的后悔,怕因此得罪了这位同学,我干吗这样对她呢?她一定会怪我的,以后对我也不会那么好了。于是就找机会向人家道歉、赔不是,弄得这位同学莫名其妙的。

如果同学们在教室或寝室里正高兴的谈话,而没注意到她的到来,她就想“她们为什么都不理我,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她们”,听到同学们在笑,她就认为是在笑她;坐在教室的前面她又担心别人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坐在教室的后面她又认为前面的人回头就是看她,然后再讲她的笑话,弄得自己整天坐立不安,觉也睡不踏实,怕睡觉后别人讲她的坏话。就这样,整天都处在疑神疑鬼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患上了失眠性神经症。

爱猜疑的原因

这种爱猜疑的个性心理属于封闭思维的现象,古代寓言中有个“疑人偷斧”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农夫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偷的,于是就观察邻居的一举一动,结果越看越觉得其邻居是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后来斧子找到了,再看看邻居的举动,又觉得与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了。

这个故事就是猜疑心理的典型事例:丢斧子的农夫先从假想目标开始,逐渐强化自己的猜测,最终又找出些无中生有的论据来证实自己的假想目标。为了能“自圆其说”,他们甚至还能无中生有地制造出一些现象。真是越猜越疑,越疑越猜。

猜疑性格的形成与幼年时家庭影响也有不可忽视的关系。父母任何一方具有猜疑的特点,或父母对子女经常持猜疑的态度,都可导致子女形成猜疑的性格。

有些猜疑心理的产生是出于消极的自我防御。他们过去曾经因为轻信别人而受过骗,或受过感情挫折,于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防止再次受骗上当或再遭受挫折,他们总是对他人心存戒备,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并常常把他人往坏处想,结果渐渐形成了猜疑的性格。

消除猜疑的方法

了解了猜疑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消除猜疑。对于大学生来说,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打破封闭思维,现实生活中,许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是戳穿之前,由于先人为主的自我暗示心理作祟,猜疑者却会觉得事情顺理成章。要打破封闭思维,除了要防止先人为主的心理定势外,还要牢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古训,必要时请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帮助分析,以消除一些荒唐可笑的胡乱猜疑。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于缺乏自信,猜疑者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又特别担心别人的评价,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以至老是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的缺点或不足,总是怀疑别人在做有损自己名誉或不利于自己的事情。“谁人背后无人讲,谁人背后不讲人”。即使别人议论自己也不必介意,别人的评价未必正确,整天按照别人的议论去生活,还有什么乐趣?要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精神!

猜疑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交流、人为设置心理屏障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误会或别人搬弄口舌的结果。明白此理,我们就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同被疑者进行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交谈,以消除误会、驱散疑云。

张莹的爸爸妈妈都知识分子,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较高的智力因素为她后来的求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她的小学、中学都在一个小城镇里就读,那里的教育水平、学生智力都不算很好,而她凭着父母早期的教育,先天的素质,后天的努力,成绩一直位居第一,且与第二名相差很大,老师们都说她是学校的骄傲,从来没遇见过这样的学生。

于是,她想,其他同学的成绩太差劲了,我怎么能和他们在一起相处呢?跟他们交朋友太没面子了,所以她总是孤零零的,像个骄傲的孔雀,她认为这是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的行为方式。

导致自负的原因

导致成年人过于自负的原因,也与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关。父母的过分娇宠,常常是导致孩子形成自负心理的温床。孩子从小就成为家中的“小霸王”,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久而久之,“我什么都比别人强”,形成盲目自大的心理。

片面的自我认识也是导致自负的原因之一,如果年青人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急迫感,但由于社会阅历的局限,他们的自我认识尚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自我评价尚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出于自尊或为了面子,经常自吹自擂或相互吹捧,并常常有使自己的表现超出于实际水平的行为倾向,久而久之形成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特征。

自负者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也时常感受到“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孤独和痛苦,因为他们周围没有什么朋友。也许,他们会认为这是因为”曲高和寡”,或是自己不屑与他人为伍。但他们又何曾想过,别人是否愿意接纳自己呢?

自负的自我调适

成年人要想克服自负的心理问题,除了认识自负的危害外,还要挖掘自负产生的根源,以便对症施治。假如你的自负是由于片面的自我认识造成的,那么你就应及时调整的角度、全面地认识自己,特别要注意认识和分析自己的缺点,以及不如他人的方面,如人缘不好、朋友少、自私、不守纪律、刻薄等等,但也不要矫枉过正,转向自卑了。

如果你的自负是由于不当的家庭教育造成的,那要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偏爱,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因而往往只看到孩子的优点或夸大孩子的长处,其实你跟别家的孩子一样也是有缺点或不足的,你不是什么都比别人强。

如果你的自负是由生活上的一帆风顺造成的,那你应该告诫自己: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不等于现在,现在也不等于将来,你过去所拥有的优势在将来未必还能拥有。同样,过去不如你的人将来不一定就不如你,如果因过去而“自我感觉良好”,就可能故步自封,“不进则退”,要切记。

2、大学生学习情绪心理

在大学校园里,的确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大学生对学习总是提不起劲儿,失去了以往对学习的那股热情。一些大学生学习没劲,首先是环境不适应,不能适应新环境从而产生低落的情绪。

有一些同学在上大学以前,把大学生活想象得很美好,当发现现实与理想中的景象不一致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失落、孤单的情绪,这种情绪使得人的所有行为都蒙上了灰色的阴影,对学习、生活失去了热情。

“在中学里,我把大学生活想象得太美好了,可谁知真正地进入大学,却发现现实与我想象的完全两样,我这人性格还算可以,与同班同学的交往也说得过去。可就是偏偏什么问题也解决不好,现在对学习一点劲头也没有,上课精神不集中,看书也看不进去,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也没考好……总之,现在的感觉糟糕极了。”

“其实,在我们班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还有好几位同学都感觉到学习没劲,好像学不学都一个样,没什么大区别。说真的,我们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一个好工作?可是现在你去看看,有什么好工作呀?”这是来自一位高等学府学生的心理自述。

学习没劲的原因

最近几年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学习无用观也就跟着“水涨船高”。所以,不可能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有相应的职业,有的大学生就认为学习再好,将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成功靠的是机会。

再一点主要的责任就是教育方法的不适应,中学的学习靠的多是反复的记忆与练习,进入大学以后,一些大学生对新的课程仍沿用已不适用的中学学习方法,结果会造成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但同时又忽视学习方法的调整,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

而老师们则“管不了”这么多,反而感觉一下子放松了许多,有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感到无事可干,空虚无聊。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对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

还有相当一部分感到学习没劲的高校生在潜意识里有一种自我求补偿的心理,往往他们在中学时期因考试和学习而压抑了兴趣与爱好,一旦进入大学就认为应该好好“补偿”一下,有一部分大学生把上大学看做是追求快乐的时期,那种为了一个理想即使历经千难万险也要实现目标的意志消失殆尽,便会越来越感到学习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