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医生全书
17037000000006

第6章 身体健康与心理状态(2)

对症治疗

对于身患某些疾病的人,首先要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对症治疗。其次要放下思想包袱,既要认真治疗,又要坦然面对。其实只要能坦然面对,非但不会造成心理疲劳,连病都会减轻许多。现实中有太多的人是被恐惧疾病的心理压倒的。

6、过度紧张会导致哪些疾病

过度紧张作为一种心理因素会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

溃疡病的产生

过度紧张会引起溃疡病尤其是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这是因为过度紧张会增加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使胃肠分泌物增加、酸度增加、蠕动亢进,从而导致溃疡的产生。比如,在过分紧张情绪的刺激下,人体的胃蛋白酶会明显增加,从而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如果溃疡病已经得到控制或明显好转,过度的紧张或一些思想感情因素还会引起溃疡病的复发,甚至引起消化性溃疡转变为出血或穿孔。根据统计,在溃疡病复发原因中,心理和社会因素造成的过度紧张思想要比其他因素发病的比例高出许多,不容忽视。

心脑血管疾病

过度紧张非常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是因为当人处在一种过度紧张的状态下时,会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的活动明显增强,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并使血液中的三酰甘油和非酰化脂肪酸大幅度增加,变成持续的高血脂。而持续的高血脂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另外,过度紧张会刺激心脏,造成心肌急性缺氧,从而导致心脏病病人猝死。因此,对有心脏病史的病人,要防止其过度紧张,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导致龋齿的产生

过度紧张会抑制涎腺的正常分泌,使口腔中的唾液量大幅度减少,因此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不利于牙齿的健康,从而导致龋齿。

导致死亡

过度紧张容易导致死亡。尤其是当今社会中繁重的脑力劳动带来的心理紧张和疲劳,非常容易给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其一直生活在压力之中而无法得到疏解。这种长期的心理紧张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可以使人明显早衰并得上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从而导致早亡。

妇科疾病

女性如果长期处于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就会导致许多妇科疾病的发生,并且十分容易提早出现衰老现象。所以,为了女性朋友的健康美丽和青春永驻,应该避免过分的紧张情绪。

内分泌失调

过度紧张容易引起内分泌的失调,尤其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7、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头痛综合征

很多人在受到精神刺激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出现头痛,这是因为这种神经性头痛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这种神经性头痛主要表现为慢性发作,逐渐增强,并伴有恶心、头晕、跳痛、怕光、怕声等症状,成为所谓的“头痛综合征”。治疗效果不佳,并经常反复发作。找到这种头痛的发病原因,从根本上入手也许是比较好的方法。

与生活事件的刺激有关

高考落榜、失业、失恋、婚姻关系紧张、破裂以及亲人死亡带来的痛苦和烦恼,而机体无法适应这些突然的变故,就会使人产生焦虑、压抑、痛苦、烦躁不安等情绪,如果处在这种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下,就十分容易产生头痛症状。

人际关系不和所带来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不和以及矛盾冲突也是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比如工作中与同事关系紧张,会导致心理压力,如果再与爱人的关系不好,出现危机,就会使人长期感觉心烦意乱,处于一种严重的精神压抑状态,从而导致头痛的产生。如果这些关系一直处理不好,让人持续的有压迫感、压抑感,就会让头痛加重。这种情况下,只有找出病因,缓解人际关系紧张所带来的压力,才能使头痛有所改善并最终治愈。

情感因素带来的影响

简单地说,像羞怯感、空虚感、不满足感、嫉妒等感觉都是头痛发作的诱因。摆正心态,避免长时间处于这种不良情感因素中,让自己心态平和是减轻头痛比较有效的办法。

个性因素引起头痛

有些人争强好胜,个性鲜明,或态度过于严谨、对自己要求过高、孤僻、固执、敏感都会使其长期处于一种过分紧张、恐惧或焦虑的情绪状态中,因此导致头痛的产生。而有一些人在人前好胜,总是把自己伪装成一种坚强、自信、乐观、有很强的自控能力的形象,反而使自己由于精神高度紧张而心神俱疲,并对情感过分压抑、有非常强烈的内心矛盾,这样的人也十分容易患上头痛。调整自己的心态,凡事以平和的态度对待,不要太争强好胜,让自己放松是减轻头痛的好方法。

条件反射

有的人在以前的一些事件刺激中曾经出现头痛,而每当有这种刺激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头痛。即通常所说的“习惯性头痛”。久而久之则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每当遭受此类刺激时就会引起头痛的发作,久治不愈,目前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只能让病人尽量避免这类刺激。

8、睡眠障碍的心理因素

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是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严重或轻微的睡眠障碍,那么什么是睡眠障碍?它包括哪些种类?又是什么原因产生睡眠障碍的?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这种困扰呢?

睡眠障碍分为睡眠异常和睡眠失调两种,其中睡眠异常指容易惊醒、容易做噩梦、梦游或只有依靠药物才能够睡着等。而睡眠失调指失眠、入睡困难、昼夜颠倒、嗜睡、早醒或醒后乏力等。医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而导致的睡眠功能失调的现象,而且是多种心理因素和心理问题同时诱发的心理障碍疾病。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只能够从心理入手。

从临床上来看,失眠等睡眠障碍除了很少部分是由躯体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引起的以外,大多数还是由于心理和社会因素所引起的,是冲突性情绪导致的情绪性失眠。而不同的情绪也会产生不同的睡眠障碍。

焦虑引起的睡眠障碍

焦虑心理会导致失眠。一个人在非常焦虑不安的时候,大脑里总想着这样那样的事情,辗转反侧,当然会睡不着,所以导致失眠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你不能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静,让自己放松下来,而总是想着那些烦心的事情,那么你又怎么能够睡得着呢?所以,尽量让自己放松,忘记那些让你放不下的事情,是解决这种睡眠障碍的好方法。

2.害怕心理导致的睡眠障碍

害怕也会让人睡不着觉。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小孩子因为害怕鬼怪,害怕雷电,害怕一个人在家,而无法睡觉;大人也可能因为心理恐惧而睡不着觉。二是越害怕睡不着就越是睡不着。有的人有这样的经历,以前发生过失眠的状况,心里想这次一定要早早入睡并睡个好觉,害怕再次失眠。可是当他准备睡觉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睡不着。然后会拼命的告诉自己要赶紧入睡,可是越是着急就越是无法入睡。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对失眠有焦虑恐惧情绪而导致的失眠。其实,不要把失眠看的那么恐怖,而要把偶尔失眠当作正常和无伤大雅的事情,摆正心态,就会让这种因为失眠而害怕失眠从而又导致失眠的恶性循环得到遏止;让这种痛苦的经历不再重演。

不良情绪引起的失眠

年轻人的情绪容易波动,特别是容易受到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困扰而导致失眠。比如同事间关系紧张,工作上不顺心、和男女朋友吵架、恋爱失败、和朋友产生隔阂、受到领导责难等等都会让自己情绪不佳,失落、烦躁、痛苦、忧郁而导致失眠。而其中严重影响的就是恋爱失败。当一个人和自己心爱的人走向分手的时候,难过、痛苦、不平衡、失落、郁闷、烦躁的情绪总会围绕着他,让他食不知味,睡不安寝,甚至好多天都会处于失眠的状态。

4.过度兴奋也会引起失眠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金榜题名、受到领导嘉奖、得到大家的认可、升职加薪、或者是求爱成功即将和爱人步人结婚殿堂、或是喜得贵子等等的好事都会让你兴奋得睡不着觉,脑袋里一直想着高兴的事情,并一直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又怎能像平常一样安稳的睡觉呢?失眠当然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认识到导致失眠和睡眠障碍的具体原因,就能够从心理入手,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失眠等睡眠障碍远离自己。

9、神经衰弱的心理原因

神经衰弱简单地说就是精神容易兴奋和体力容易疲劳同时并存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当遇到事情刺激时很容易就会感觉非常的兴奋,但是这种兴奋状态持续的时间很短,病人很快就会觉得体力不支,进入一种衰竭和异常疲劳的状态。而且,神经衰弱病人往往还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疲劳和倦怠的感觉,如对学习和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从而使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最后,神经衰弱者常常会有严重失眠的现象发生。

神经衰弱与心理因素、个人素质、遗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医学界普遍认为,神经衰弱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是最重要和不可忽视的。

1.心理因素

神经衰弱的产生和心理社会因素有着直接和重大的联系。可以说,大部分人的神经衰弱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大量的学习和工作,使人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导致生活规律被破坏,以及很多负面情绪的影响,比如不安、烦躁、焦虑、忧伤、失落、紧张等都是造成心情压抑,情绪不佳,从而导致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

2.个人素质因素

包括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不好,长期营养不良,容易感染、中毒和受到脑外伤的人,极其容易患有神经衰弱。而心理素质不好,如容易急躁、爱激动、敏感、多疑、善妒、自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及任性、好强等也是造成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

3.遗传因素

有些有家族精神病史的人更容易患有神经衰弱。

那么,神经衰弱有没有可能治愈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神经衰弱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治愈是完全可能的。只要认清神经衰弱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对症下药,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了。

心理治疗对神经衰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且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找到病因

病人有什么样的心理困扰,是什么原因导致病人整天心神不宁、忧心忡忡?又究竟是因为什么使病人情绪不佳,心情压抑?如果能够让病人把这些心理苦楚说出来,再对病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对病人进行耐心的劝导,让其逐渐摆脱不良心理,相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增强认识

无论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疾病的认识都应该有进一步的提高。首先,要提高对神经衰弱这种疾病的认识。让病人认识到神经衰弱是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是由精神创伤和不良心理因素导致的,只要正确对待,面对自己,增强信心,就完全可以摆脱这种疾病的困扰,走向康复。注意,树立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提高对自己的认识。要让病人反省自己的性格弱点和心理阴暗面,是不是太过敏感紧张或是胆小?是不是爱激动、争强好胜、容易急躁?又是不是太过自卑,依赖性强?改正自己的性格缺陷,改造自己的不良个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3.妥善安排生活

合理的安排好学习、工作、生活,注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注意多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舒展心情,劳逸结合并坚持锻炼身体,是改善神经衰弱状况,争取早日治愈康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有效途径。

10、记忆障碍中的心理因素

每个人都有记忆,也几乎是记忆构成了一个人以前的生活。如果人没有了记忆就等于没有了过去,人生也变得不完整了。但又不是所有发生过的和所经历过的事情都能记得住,很多事情总是会被遗忘的,正常的遗忘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有些遗忘就显得不那么正常了,属于记忆障碍。那么什么是记忆障碍呢?记忆障碍都包括哪些呢?

1.记忆力减退

指对以前发生过的重大事件难以回忆,或者是连刚发生的事情也不能够准确的记忆。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比较多见,早期症状多为回忆能力减弱,特别是对一些名词、日期、年代、概念等无法回忆,或对发生的比较久远的事情回忆困难。

2.失忆

通常所说的“失忆”其实就是指记忆遗忘。是指对一些事情只有空白的回忆。它多是由于事故导致当事人的脑部受伤或是由于疾病导致脑损伤,又或者是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包括四种情况:一是顺行性遗忘。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脑震荡或脑挫伤的病人中,当事人会对疾病发生后一段时间内的事情无法回忆起来。比如怎样受伤,以及受伤后的状况。二是逆行性遗忘。相对于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是指当事人在发生事故之前一段时间的事件无法回忆起来,多发生在交通事故导致的脑震荡与短暂昏迷的病人中。比如忘记了自己如何发生事故,甚至事故前自己做过什么,又要去做什么,是怎样走出家门的。三是进行性遗忘。多见于老年痴呆症病人。伴随遗忘的还有日益加重的淡漠和痴呆。四是心因性遗忘。指由心理因素导致的遗忘。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这种由于心理作用而引起的记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