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手腕
17037200000030

第30章

亮出蚕食的撒手锏

在你不清楚对方实力之前,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因为你的面前可能到处都是对方布下的陷阱,这是所有觊觎权力者铭记在心的一条法则。这个法则告诉所有敢于踏入﹃夺权﹄这个雷区的人们,要么你示弱退让,要么你找个能帮助你的人能与你同舟共济的人或者有用的工具,要么你有着超乎寻常的本领可以诱惑别人,否则,任何插足最高统治权力斗争的人都将坠入地狱。很多时候,这是一种与虎谋皮的游戏,作为游戏弱势的一方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即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将对手的警惕性战斗性侵蚀掉,最后全线出击消灭强势的一方。

1. 在敌人面前要低调

——司马懿取代曹氏的手段

统兵将领的权力比较大的时候,就得提防掌权者对自己的猜疑,必要的时候要弄虚作假,这样才能躲过掌权者的打击。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为了躲过曹爽的打击,便装疯卖傻,让他相信自己毫无才略,然后趁曹爽放松警惕的时候,一举消灭了曹爽势力。

司马懿一开始便将自己装扮成这场政治斗争的弱者形象,成功地迷惑了曹爽。曹爽曾派人向皇帝上了一份奏章,大致内容是:“我那死去的父亲曹真,侍奉了三朝,曾经做过宰相,出征则为上将。先帝认为我是重臣的后代,提拔奖励我作为国家大臣,与太尉司马懿一起接受遗诏,虽然,我只有一个空的名声,但这个职务对我来讲已经很高了。不过,司马懿则不一样,他能力很强,因此,我个人认为司马懿应该担任更高的官职。我建议让司马懿担任太傅,并且赐给他九锡(一种无上的荣誉),这样才可以显示陛下爱惜人才的心情啊。”皇帝看到这个奏章后,很快就同意了曹爽的建议。

曹爽得到皇帝的诏书后,高兴地来到司马懿的府中,宣读完诏书后,阴笑着对司马懿说:“这是曹某向天子举荐的。你荣升太傅,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多么荣耀啊。”司马懿看看曹爽身后的谋臣,便明白了八九分:这分明是他的智囊团的点子,明升暗降,架空我,夺我的兵权,还让我说不出什么,好阴险的一着棋。

可司马懿心里这么想着,脸上还得堆着笑容说:“哎呀呀!大将军实在费心了,说什么荣耀不荣耀的,功名利禄对我还有什么用呢?我都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这一生扫南征北,问心无愧。不论是太尉还是太傅,我都不想当了,只想做个侯爷,在家抱抱孙子,颐养天年。”

“那怎么行?”曹爽嘴里这么说着,心中却乐开了花。

“怎么不行?大将军可曾知道南方有鸟叫鹓鹐吗?”曹爽一怔,随即说:“那不是很漂亮的鸟吗?明公喜欢那鸟,我可以派人去为你捕捉。”

司马懿看着曹爽不学无术的蠢样,忍不住掩嘴窃笑。曹爽身边的谋士也觉着扫兴,直向曹爽使眼色。可曹爽哪里知道司马懿话中有话呢?原来,司马懿的话里含着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朋友惠施做了梁国宰相,他担心庄子的学问和名望都超过自己而跟自己抢这个位子,便下令抓捕庄子,却一直没有抓到。过了一段时间,庄子主动来到惠施府上对他说:“你知道吗?南方有种大鸟,叫鹓鹐。它从南方飞往北方时,只有遇到梧桐树才肯歇脚;只有干净的竹米它才吃;只有清甜的泉水它才喝。当它在蓝天飞翔时,地上有只猫头鹰,正在吞食一只腐烂生蛆的死鼠。猫头鹰见鹓鹐飞来,吓得魂不附体,生怕它扑下来抢走腐鼠,便装腔作势地大声吼叫。其实,鹓鹐才不在乎猫头鹰的食物呢。”司马懿说鸟意在骂曹爽,可是这个曹爽被骂了竟然还不知道,司马懿见对方草包一个,心中的火气便消了大半。为了顾全大局,稳定魏国局势,他就装作高兴,接受了诏命。

送走曹爽后,司马懿的儿子有些不满地说:“曹爽乃无知小儿,现在借魏主欺负父亲,父亲怎么就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呢?”司马懿不以为然地说:“国家换了皇帝,怎么能够再出内乱呢?何况,这明明是升迁,怎么能说是欺负?”他的儿子大声争辩说:“这是什么升迁?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明升暗降。给你个空名,收走你手中的实权,让你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司马懿还是笑笑说:“我何尝不知?聋子的眼睛可不是摆设吧?我看到一个脓包,但还未红肿熟透,不好强破;我看到一棵病树,但还未完全枯死,便不可强摧。神医治病,妙在一针;时间疗疾,妙在一字,就是忍!”他的儿子情绪激动地说:“又是忍,你忍了一辈子,还没忍够?”这时,司马懿仍然不紧不慢地说:“哈哈哈,我是忍了一辈子,却成功了一辈子。哪次难堪的忍受,都有辉煌的回报,我为什么不忍?忍,有时是最高明的指挥家运用的最高明的斗争艺术,可以麻痹对手,迷惑对手,消耗对手。对此,为父曾不止一次地告诫你们‘忍’字是法宝,处世不可忘。要该忍则忍,绵里藏针;当断则断,利刃斩麻。”司马懿滔滔一席话,道出自己一生的行为准则和胜利法宝。

司马懿面对曹爽咄咄逼人的进攻,逐步退缩自己的防线,把自己隐藏了起来。曹爽看到向司马懿宣读诏书时,司马懿不仅没有争闹,还让自己的儿子也辞去了官职,觉得好不得意。曹爽想:看来,司马懿年老志衰,知道不是我曹氏的对手,老老实实安身立命,还算有自知之明。曹爽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经常带着家将、门客出外打猎,有时几天不回城,他的弟弟以及门客都劝他说,几天不回城,恐怕会有人发动兵变。曹爽笑道:“军权在我的手里,司马懿又在家养病,有什么可怕的?”后来,曹爽的弟弟曹羲求大司农桓范劝劝曹爽,曹爽听了,才多少注意了一些。

然而这个时候出了一件事情,陡然间让曹爽紧张起来,重新引发了他对司马懿的猜疑。原来,吴兵分三路进犯魏国。曹爽本来就不擅长带兵打仗,面对强敌,他毫无办法。皇帝一着急,让人把司马懿请来了,并拜司马懿为征南大都督,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出城送司马懿统兵出征。不足一个月,司马懿只一仗就打退了东吴之兵,凯旋还朝。司马懿的这个战功让曹爽很是不放心。

司马懿当然察觉到曹爽的猜疑心理,他认为,消除曹爽的猜忌心理的最好办法便是赶紧收敛住自己的行为。一个月后,司马懿便上奏折说:“最近我身体越来越差了,这两天受了些风寒,感觉肺腑都快烂了,日夜咳嗽,甚至还吐血,我想我是快不行了,恳请陛下让我安心地在家里离开人世吧。”皇帝被司马懿说动了,批准了司马懿的请求。

曹爽有些将信将疑,过了几个月,他带上礼物假惺惺地登门探望司马懿。司马懿没有料到曹爽会来府探望,忙让婢女搀扶着起身迎接。曹爽见状,忙疾步过来,亲切地抓着司马懿的手,皮笑肉不笑地说:“太傅怎么说病就病了?既是病了,告假休养几日也就是了,何必告退了呢?你这一退,朝中大事我还和谁商议呀?”说着竟挤出几滴眼泪,还命随从拿出一个精致的锦匣,说:“这是我专为太傅精选的五石散,服了可增强体力,延年益寿,我们都希望你长寿百年。”司马懿只是一个劲儿地打着“哈哈”敷衍曹爽,同时,还总是假装摇摇晃晃地走路,以至于曹爽都不得不搀扶一下,这下曹爽有些相信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曹爽突然又想起了司马懿,他仍然没有放心这个老奸巨猾的老头子,于是他让一个即将去外面做官的心腹李胜假借到太傅府上辞行,趁机察看司马懿的动静。李胜来到太傅府,只见司马懿面容憔悴地躺在床上,由两个丫鬟扶着,才勉强撑起身来。李胜急忙说:“我是李胜,多日忙于公务,无暇来看望太傅,想不到太傅竟病成这样。”他拿出一包药说:“我这里求得一味可以救命的药,请太傅服用。”只见司马懿气喘吁吁地说:“你想用药?用什么药?老朽病了这么久了,家中可以开药铺啦。”李胜见他耳背眼花,强忍住笑说:“太傅,我不用药,是给你老送药的。我要去青州上任了,特向您来辞行的!”司马懿含混地说:“你要到并州?你怎么能到那个鬼地方去受罪呢?那里挨着朔方胡地,太乱,你要小心才是。”李胜说:“是青州!”司马懿说:“你从并州来?”李胜又说:“是山东青州。”司马懿大笑道:“你刚从并州来?”李胜最后借用纸笔,将“青州”二字写在纸上,司马懿看了好一会儿才说:“原来是青州哇,我病得耳聋眼花了,刺史路上保重吧!你年富力强,大有前途,魏国将来全靠你们了。可惜呀,我已经危在旦夕,你这一走可就再也见不上面了,咳……”说完,司马懿用手指指嘴巴,丫鬟捧上汤水,司马懿借她们手喝了,汤水还洒了一衣襟。最后,他流着泪对李胜说:“我年老力衰,活不了多久了,剩下两个儿子,要托曹大将军照顾,请李刺史在曹将军面前多多美言。”说完指指两个儿子。

李胜走后,司马懿突然披衣起床,对他的儿子说:“李胜回去必定要跟曹爽说,他不会再怀疑我了,我们可以采取进一步行动了。”

果然,李胜马上把自己在司马懿府上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曹爽,曹爽听后大喜说:“这老家伙一死,我就什么也不怕了。”第二天,曹爽上朝面君说:“初九是光帝的祭日,到时候我请陛下出城祭陵,之后一齐去打猎,君臣同欢,请陛下定夺。”皇帝不敢得罪曹爽,只得答应他。

消息传到司马府,司马懿大喜。他连夜把所有心腹都召集起来说:“今夜请大家来,是商议一件保国除奸的大行动。明日初九,曹爽要随皇上出城去祭陵打猎,这是铲除欺君霸主之辈的好时机。我请来各位大人,就是希望一起为国分忧解难,下面我来布置一下任务。”司马懿说:“由我直接去拜见郭太后,争取得到她的同意,由她下旨惩办曹爽,其余人马分成两路,一路守住曹爽死党进出的通道,另一路则控制京城各个城门,最后再派人前去曹爽和皇帝打猎的地方宣读郭太后的懿旨。”司马懿把主要任务布置好以后,强调了一句:“今夜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府,违令者立斩。”

第二天早晨,天阴沉沉的,下着大雪。曹爽同自己的亲信率领御林军,跟随皇帝的龙辇,浩浩荡荡地出了皇宫,径奔南门。等曹爽人马前脚一出城,司马懿后脚便下令关闭四面城门,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城门。同时司马懿全身披挂,和部下直接前往永宁宫,紧急参见郭太后。这个郭太后被曹爽软禁在永宁宫里面,对曹爽也非常恼怒,所以当司马懿对她说:“曹爽奸邪乱国,背弃先帝托孤之恩,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因此,我要求您下旨免去曹爽的官职,以防不测。”太后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司马懿的建议,她说:“太傅忧国除奸,我十分敬佩,就请太尉和尚书令一同依此表章草诏,交黄门官出城递交皇上吧。”

那边打猎的曹爽正在兴头上,突然听到有人来报告说:“城中有变,太傅有表!”曹爽大吃一惊,当他看到经太后同意后递交上来的奏章后脸色都变了。这时,他的谋臣给他提出建议说:“洛阳是回不去了。大将军何不请天子驾幸许都,然后调集四方之兵,讨伐反贼司马懿?”也许是上天有意要帮助司马懿,曹爽居然没有听取这个最有建设性的意见,他优柔寡断地说:“可是,我等兄弟的家眷都在城中,怎能不管不顾而投许都呢?”这时司马懿早就安插在曹爽身边的两个侍卫趁机进言说:“太傅只是因为将军权力太大了,只要您交出兵权,就可以无事了。”似乎商量好了似的,司马懿此时派曹爽的亲家过来传话说:“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只要大将军交出兵权,就可以马上回府,我这里有司马懿的手书。”曹爽听到这些后,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他把代表军权的印绶往桌案上一丢,然后无可奈何地说:“唉,此乃天数也。我不起兵,也不做官了,就做个富家翁过清闲富足的日子吧。”

曹爽想得太天真了,司马懿从他手中夺取了兵权后,就没再给曹爽任何机会。当曹爽灰溜溜地回到自己府上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几个兄弟以及他们的家眷都在这里,他感觉气氛有些不对,疑惑地说:“我看不对呀,怎么把我和几个弟弟以及他们的家眷都接到这里啦?会不会是……”他的担忧是正确的,司马懿已经考虑将曹爽一族彻底铲除了。过了几天,司马懿便成立了专门审理曹爽谋逆罪行的班子。这难道还要审理吗?不久,曹爽的所有罪名都成立,司马懿这下有了真正的理由,他一声令下,曹爽一族男女老少一个不剩地全被杀掉,可怜曹爽到死也没想到这个快要“死”的糟老头子为何能将自己轻易地送上断头台。

2 . 巧用美人的魅力

——王允连环计杀董卓

东汉末年,董卓利用宦官专权乱政的机会控制了东汉朝廷,他凭借吕布的武力作为后盾,随意杀戮大臣,篡位之心日益增长。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对朝廷忠心的大臣都忧心忡忡,可是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对付董卓的虎狼之师。

这时,一个名叫王允的大臣开始了他精心设计除掉董卓的计划。那么如何才能干净利落地除掉董卓而又不至于伤害到自己呢?王允用到一个人,她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貂蝉。一天晚上,王允拄着拐杖来到自家的后园,他一想起国事,便仰天叹息,偷偷落下了老泪。忽然听到一个亭子的边上也有人短叹,便偷偷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府中的一名女子在叹息。他眼前一亮,计策便全有了,但是如何说服这名女子愿意为自己的计策献身呢?

抱着这种想法,他故意对这名女子大声喝道:“小贱人,是不是有私情,否则为何深夜长叹?”当这名女子回头时,王允才看出原来她是貂蝉,她从小被选入府中,教以歌舞,此时年纪刚满十六,色艺俱佳。王允的呵斥声吓得她赶紧跪下回答说:“我怎敢有私情?不过近来看见大人终日愁眉不展,想必是为国事担忧,又不敢过问。刚才又见大人为了国事仰天长叹,所以我才为大人叹息。想我承蒙大人提携,以亲女相待,这个恩情虽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如果有用到我的地方,万死不辞!”听貂蝉这么一说,王允暗自窃喜,但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必须得让貂蝉心甘情愿地去完成这项任务。王允想到这里,便展示出他恳切的姿态,他马上将貂蝉带到自己的房中,把闲人一概遣出门外,并把貂蝉扶到上座,他自己则叩头便拜,这一招果然灵验,貂蝉一看这个阵势,吓坏了,她大惊失色地伏在地上说:“大人怎么能这样做呢!”王允泪流满面地说:“你要可怜汉朝江山和老百姓!”这下坚定了貂蝉为王允赴汤蹈火的决心,她哭着说:“不是说过吗?如有用到我之处,我将万死不辞。如果有背叛大人之处,我将不得好死。”王允得到这样的答复,觉得可以信任貂蝉了,于是他开始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原来王允想让貂蝉充当离间董卓和吕布父子的角色,一方面将貂蝉许配给吕布,另一方面却又将貂蝉送入董卓府中,借以挑起董卓与吕布两人的内讧,最后借吕布之手杀掉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