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17037600000010

第10章 攻战计(2)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为了欺骗世界舆论和便于进行殖民统治,日本积极策划在我国东北成立所谓的“满洲国”。日本关东军制订了《满蒙问题解决方案》,确定“建立以宣统帝为元首,包括东北四省及蒙古区域,得到我国支持的新政权”的方针,打算利用“末代皇帝”溥仪的特殊名义,在中国东北建立一个伪政权,从而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狡诈用心。

1931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者把溥仪从天津劫持到东北,之后宣布脱离南京国民政府,东北完全独立,又决定成立伪“满洲国”,以溥仪为执政。3月1日,伪“满洲国”正式成立,日本政府首先发表声明承认“满洲国”。1934年3月1日,日本又改称“满洲国”为“满洲帝国”,由执政共和制变为君主立宪制,溥仪从执政变为皇帝。

当然,伪“满洲国”是个十足的汉奸傀儡政权,完全受日本关东军的支配。表面上由一批汉奸头目出任总理、各部长官和各省省长,但各部门都有日本人担任次长,由日本人掌握各方面的实权。溥仪的一切言行也要听从由日本人组成的“帝室御用挂”的安排,伪“满洲国”政府的内外活动和政策,都必须经过关东军的同意和安排。关东军司令官和日本驻伪“满洲国”大使实际上成了“满洲国”的太上皇。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伪“满洲国”,用溥仪做幌子对东北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伪“满洲国”顷刻间土崩瓦解,闹剧终于收场。

当然,在使用“借尸还魂”时要注意一点,就是在控制那些可以借助的力量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其中的人心向背问题,一旦操之过急,就会使众人离心离德,反而会削弱自己。如赤壁之战前,孙策兄弟在江东创业,因为他们属于外来豪强,所以在江东立足比较困难。对此,孙策采取“屠戮江东英豪”的政策以控制江东,结果引起了不停的骚乱,甚至自己也遭到暗杀,孙氏差点因此而失去已经到手的地盘。后来,孙权调整了统治政策,令自己的亲族、心腹与江东上层人物交好、通婚,才稳定住了江东局面,成为雄踞江南的一支力量。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原文】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诱之②。往蹇来返③。

【原按】

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

【注释】

①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种条件或情况。此句意为战场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条件或情况对敌方不利时,我再去围困他。

②用人以诱之: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使之就范。

③往蹇来返:语出《易经·蹇卦》。蹇,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艮为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险,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难。这句意为:往来皆难,行路困难重重。

【译文】

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的时候去困扰他,用人为的假象去引诱他。敌人占据坚固或者艰险难攻的阵地,我们便返回,不再攻打这里。

《孙子兵法》中早就指出:硬攻城池是下等策略,是会失败的。假如不顾客观条件,强行攻城,就会自取灭亡。敌人既然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势,就不能去与他争夺这块地盘。况且敌人早已有所准备,而且兵力强盛,如果不是有利可图,敌人绝对不会离开城池来攻打我方。敌人兵力强盛,我方如果不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优势,就不可能战胜他们。

智慧心得:

此计大概出自《西游记》,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有一天来到了女儿国境内。因为不知道这里的风土人情,唐僧和猪八戒不小心喝了城外“子母河”的水而怀孕,疼痛万分。女儿国的人告诉他们要去城外几十里的地方取泉水堕胎,于是孙悟空就去求取泉水。谁料看守泉水的是牛魔王的弟弟如意妖仙,他执意不给,而且和孙悟空大打出手。此时沙僧赶到,和孙悟空一起合斗如意妖仙。孙悟空心生一计,自己和如意妖仙边战边走,同时暗示沙僧去取泉水。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孙悟空停手不打,说:“我使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可见,“调虎离山”计的原意是将敌人从其巢穴中引诱出来,而后攻击其巢穴。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毕竟,敌人对自己的地盘是最为熟悉的。因此,敌人在其巢穴内的时候,强攻往往难以取胜,如果调动敌人,把敌人诱离坚固的防地,引诱到对我军有利的战区,我方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天时、地利和人为条件,击败敌人。

“调虎离山”计,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在一“调”字,基本的方法还是围绕着利。关于这个,孙子说过很多:“利而诱之。”“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本待之”。“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总之是以利诱敌,以利动敌,以利趋敌,让其按照自己意愿设定的方向而动。

孙策夺庐江便是利用对手贪利的个性。

199年,孙策欲向江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庐江郡。庐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庐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采取硬攻的办法,取胜的机会很小,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他的老巢吧!”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庐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庐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庐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孙策使用的“调虎离山”之计,正是利用了刘勋的弱点——贪财,引诱其离开自己的地盘而去攻打其他地区,自己好乘机占据刘勋的领土。

在处世中,如果正面交锋有危险,就要没法把对手引出,制造人为的谋略引诱对手就范。蒋介石计赚韩复榘便是典型的例子。

抗日战争前,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可以算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追随冯玉祥十几年,后又投靠蒋介石,逐渐成为显赫一时的地方实力派,割据一方的大军阀。

韩复榘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排斥对其统治不利的一切政治派别和政治势力。他不仅镇压共产党,还反对蒋介石的势力。他对蒋介石坚持独裁,消灭异己的政策不满,曾多次激烈地反蒋,并几次对蒋在山东的势力大打出手,与南京政府分庭抗礼。蒋几次欲收拾韩,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抗战爆发后,韩出于军阀本性,为保存实力,坐视国土沦丧,不战而逃。结果,几天之内,山东大半即沦入敌手,数千万山东人民陷入灾难的深渊,这终于为蒋收拾韩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然而韩的实力依然存在,并占据着一些地盘。

蒋介石为诱捕韩复榘颇费了一番心思。他考虑到韩复榘拥有很强的兵力,而且桀骜不驯,假如他首先召韩参加军事会议,韩也许会借故不参加,那样容易打草惊蛇。因此,他让李宗仁先在徐州召集一个会议,召韩参加,然后再由李带韩去开封。果然韩未去参加徐州会议,蒋介石只好马上召开开封会议。

会议定于1938年1月11日举行,名为“北方抗日将领会议”。会议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蒋专为诱捕韩复榘而召开的。韩不知是计,1月10日上午从巨野启程。临行前,他的一个随从副官感觉不妙,力阻其行,甚至抱住他的大腿不放,大呼“主席不能去”。但韩不以为然。1月11日下午两点多钟,韩复榘及其官佐、随从乘汽车赴会场开会。

下车后,走到第二道门口,见左边的房门上贴着“随员接待处”,于是韩带去的卫兵被留在接待处。韩复榘同别的与会将领一路谈笑地来到副官处,又看到墙上贴有一张通知:“奉委座谕:今日高级军事会议,为慎重起见,所有与会将领,不可携带武器进入会议厅,应将随身自卫武器,暂交副官处保管。”当时,同行的将领纷纷将腰间的手枪取下交给了副官处,韩复榘也没有多想,将手抢摘了下来,然后进入会场。

上述这些,都是蒋介石为对付韩复榘而作的精心安排。

会议由蒋介石亲自主持,并由蒋首先训话。他煞有介事地讲了一番团结抗日及鼓励大家奋勇作战的大道理,最后说:“有些人不听(上级)命令,你不听命令,你的部队怎么能听你的命令。”此话即暗指韩复榘。接着由程潜和李宗仁分别报告第一、第五战区的战况。程、李报告完后,蒋即宣布散会。

当众人纷纷离去之际,刘峙的部下及其他与会军官均已离开会场,只剩下李宗仁、刘峙、蒋介石及其卫士四五人。刘峙指着卫士对韩说:“韩总司令,你可以跟他们去。”韩复榘见此,即知大事不妙,但悔之已晚,只好跟随蒋的卫兵走了。随后韩复榘即被蒋所杀。

“调虎离山”计的现代应用主要是在商业。一般来说,人们都争取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和对手谈判,谁能够将对手调离其熟悉的环境,谁就会争取到主动权。所以,精明的商人总是找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方法将对手调出“山”。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谈判,可以不必担心熟悉环境或者适应环境的问题,可以专心于谈判,有了情况可以随时和己方人员联系,而且在心理上和气势上会占上风。采用了这一计策,商战中就会避开更多的麻烦和风险,获取最大的利润。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文】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

【原按】

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

【注释】

①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人太紧,敌人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②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沾血。

③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卦》。需,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坎上)。需的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坎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需”,等待。孚,诚心。光,通广。句意为:要善于等待,心怀诚信,光明亨通;只要坚守正固,就会吉祥,利于涉渡大河巨流。

【译文】

追击敌人过于猛烈,就会遭到反扑,让敌人逃跑,反而会削弱敌人的气势。紧紧地跟踪敌人,而不要去逼迫他;消耗他的体力,消磨他的意志,等敌人兵力分散时再去擒拿他们,这样不经过血战也可以获胜。按《需卦》的推演方式等待,让敌人相信还有一线光明,也会给我们带来胜利的曙光。

这里所说的“纵”,并不是放任敌人离去,而是紧随其后,只不过稍微放松一点而已。“对穷途末路的敌人,不要过分紧追不放”就是这个意思。不去追赶,并不是不去跟踪,只是不紧逼而已。

智慧心得:

“欲擒故纵”这个计谋,思想上起源于《老子》和《鬼谷子》。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提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意思是: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兴起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拿给它。而《鬼谷子·谋篇》中说“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意思是,对逃离的敌人要放纵,对放纵的敌人要追赶。

“欲擒故纵”计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擒”是目的,“纵”是方法、手段。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对逃离的敌人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他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做困兽之斗,拼个鱼死网破,那将会对我方不利,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的故事就是应用了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思路。所以不如暂时放松一步,放他一马,这不是放虎归山,其目的在于让敌人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而且敌人在逃生的时候也会因为疲于奔命而疏于防守,这就是己方全歼敌军最好的时机了。

从手法上来讲,放走敌人是一种“纵”,这是战争的时候常用的手段;暂时向对方让步也是一种“纵”,比如向对方赠送礼品宝物以稳住对方的做法;放纵骄溺也是一种“纵”,这样会令对方自大妄为或者沉迷声色而堕落腐化。

从收益上来看,“纵”的收益,是和被“纵”的对象有关的。如果“纵”的是战场上的敌人,则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纵”的是政敌,则会获取政治上的利益;如果“纵”的是商业对手,则会独霸商界;而如果“纵”的是广大的人民,则会因为“纵”后的“擒”而成为这些人民的统治者。

关于“欲擒故纵”这一计,诸葛亮七擒孟获应该是个最佳战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军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蜀军,诸葛亮笑而不答。接下来,孟获一次次施计,但都被诸葛亮识破,他也一次次在不服中擒而被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诸葛亮对孟获使用的“欲擒故纵”计策,并不是军事上的谋略,而是出于政治利益考虑的。因为,军事上讲的欲擒故纵,是在“擒”之前为了怕敌军反扑而采取的“纵”,并不是擒获了敌人之后再放掉。诸葛亮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后方,只有后方稳定,才可以安心北伐。所以,他的政治目的是安抚南方的蛮族,而不仅仅是在军事上征服他们,或者消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