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17037600000011

第11章 攻战计(3)

运用“欲擒故纵”计,最为合适的还不是在战争中,而是在政治斗争之中。在政坛上,风云变幻,任何一个小的动作都可能打草惊蛇,所以,采取“欲擒故纵”的计策,等对手恶名昭彰的时候再出手铲除他,是高明政客常用的手段,比如郑庄公杀弟。

春秋时期,郑武公死后,郑庄公继位。但是他的母亲武姜有私心,喜欢他的弟弟共叔段,并想让共叔段登上王位。经过武姜的一再要求,郑庄公将战略重地“京”地赐给共叔段作为封邑。共叔段得到京的封邑,自恃有母亲武姜做后盾,无所顾忌,不断扩充实力,意图和郑庄公相对抗,而且在礼仪方面也不遵守礼法,任意僭越。

大臣们力劝郑庄公及早对共叔段作出处置,以免他羽翼丰满之后难以控制。郑庄公却并不着急,而只是淡淡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了事。

共叔段见毫无阻力,加紧谋反准备,集结兵力,配备武器,征调粮草和战车,而他的母亲武姜则在内做好接应的准备。他们约定好起事的日期。这时,郑庄公出手了,他谎称要出行去朝见周天子,引共叔段出兵谋反,然后再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将其击杀。

以退为进,转移矛盾和视线,等待机会重新掌权,是古今官场中惯用的伎俩。但论起用此道之频繁,用得游刃有余,蒋介石可算个典型:

当年蒋介石受孙中山委派,担任援闽粤军司令部的作战科主任一职。当时的粤军将领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而蒋介石在军事上则可以说是科班出身,早年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知识的熏陶,并在日本留过学,身价也比较高。因而在上任后深受粤军首领陈炯明、邓仲元的赏识和信任。按常理,这里是蒋介石充分发挥才能、安心工作的好地方。

但是,蒋介石只干了四个月,就给陈炯明写了辞呈,“拂袖而去”。陈炯明派人持亲笔信追赶,信中有“粤军可百败而不可无兄”之语,蒋不以为然,仍旧离去。回到上海后,孙中山也劝他重回粤军。并说,粤军需要你,你也需要粤军。“你还是回去吧”孙中山如是说。

之后几天,陈炯明接连三次给蒋介石写信,邓仲元也写信,都请蒋介石重回粤军。时隔不久,粤军在福建前线又打胜仗。权衡利弊之后,蒋介石决心重回粤军。经过这么一退一进,他的身价更为提高,被提拔为第二支队司令官。

从“拂袖而去”到“复职升迁”,蒋介石悟到了“以退为进”的官场之道。从此,蒋介石就经常采取这种手法,而且手段越来越高明,往往选择军事上最需要他的时候,突然提出辞职,或者干脆不辞而别。他的这种手法,引起了孙中山的注意。孙中山从革命大局的利益出发,常常对蒋极力挽留,不但发电文加以劝慰,而且还常常出动党内的重要人物,如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等前去邀请。这无疑更是提高了蒋的身价,可见这一招的厉害。

在日常生活中,“欲擒故纵”也经常被人们所应用,一般是在买东西时,比如某人看中了一件器物,即使耳热心跳,仍然保持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假装挑东拣西。如此做来,往往可以在适合的价位里将心仪之物“拿”下。但也有买家和卖家都精通此道的,两方都动心眼,事情就变得异常复杂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日常生活皆兵法”。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原文】

类以诱之①,击蒙也②。

【原按】

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诱敌者,疑似也;以老弱粮草诱敌者,则类同也。

【注释】

①类以诱之: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对方。

②击蒙:语出《周易·蒙卦》。爻辞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意为,打击蒙昧,不宜于施用过激的方法,而宜用刚强的手段来防止外来邪恶。击,撞击,打击。这里击蒙的意思是打击或攻击处于受蒙骗状态的敌人。

【译文】

用类似的东西去引诱敌人,从而去打击被蒙骗的敌人。

战争中,迷惑敌人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方法,而是应用极相类似的方法以假乱真,以加深敌人受迷惑的程度。比如,用摇旗呐喊、鸣金击鼓来引诱敌人,属“疑似”法,往往难以奏效。而用老弱残兵或者遗弃粮食柴草之法诱敌,属“类同”法,这样做,容易迷惑敌人,可以收到效果,因为类同之法更容易造成敌人的错觉,使其判断失误。

智慧心得:

抛砖引玉,最早出自禅宗的《传灯录》。后来又有一个故事,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做法为“抛砖引玉”。此计最初的意思是发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者文艺作品,引出别人高明的、完美的意见或者作品。

抛砖引玉,顾名思义,就是抛出砖头引来玉石。这是一个比喻,砖可以指一切质次的、价值低的事物,玉就可以指一切质优的、价值高的事物。“砖”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钓鱼需用钓饵,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它才会上钩;敌人占了一点便宜,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

商业活动中,不乏使用“抛砖引玉”之计的例子。诱骗、掠夺、牟取暴利,不一而足。使用此计,必须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比如他们的综合实力、心理素质、性格特征,这样才能让此计发挥效力。古人早就注意到,要和敌手过招,如果对方是愚蠢而不知权变的人,就可以用利益去引诱他;如果对方是贪图小利而不顾大局的人,就可以设下伏兵打击他。

以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为例,由于赌场林立,竞争激烈,有的赌场为了招徕赌客,公开宣布为每一个进赌场赌博的人提供10万美元的赌金,有这样的好事,赌客们当然趋之若鹜。当输掉10万美元,赌客们毫不在意,因为钱本来不是自己的。这10万美元全输光时,赌客们又急于捞回来,于是接着再赌,结果越赌越输。这样,赌场自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这样的赌场确实够气魄,以10万美元为砖,最终为赌场引来无数的“玉”,那些愚蒙的赌客在这里输掉了大笔身家。

作为一种谋人之术,“抛砖引玉”决不可能像交流意见和信息一样温文尔雅,而是一种以小利谋大利的诱骗之术、掠夺术。抛出砖之后,专等玉的出现,如果玉不来,则使用各种手段索取,或者诱取、或者骗取、或者巧取、或者强抢。

这通常体现在政治活动中。抛砖的方式多种多样,引玉的方法则通常比军事上的强力夺取要文雅得多,含蓄得多,但经常要阴狠得多。政客们所使用的方法,往往是施以小恩小惠,打动他人的心,使他人死心塌地为自己服务。历史上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千金市骨”的故事。用千金买来千里马的骸骨以突出自己对千里马的喜爱,结果引得人们纷纷进献千里马,可见手段之高明。

中美的“乒乓外交”也是一种“抛砖引玉”的政治手法,只不过要平和得多,充满了友好的气氛,更意味着双赢。周恩来用一只小小的银球,打开了中美关系20年的僵持局面,开始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进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小球”转动了“大球”。他使用的手法,就是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并以此为契机表达了中国政府的意向,令美国政府接受中方的诚意而解除了多年的对立。

1971年春天,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的名古屋举行。中美两国的乒乓球代表队都参加了比赛,这次比赛为两国传送和解信息提供了机会。因为在朝鲜战争之后,美苏之间的争霸活动愈演愈烈,而美国内部的反共、反华浪潮也十分高涨,所以20多年间两国的关系一直是剑拔弩张。但是中美两国也都不想这样,而尼克松就任总统之后的两年内,也频频向中国发出和平的信息。恰恰是这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一天,美国队员格伦·柯恩正在路边等车接他去参加比赛,中国队的大轿车恰好从旁边经过,停了下来,请他上车一块走。格伦·柯恩就在车上和一名中国队员交谈起来,下车前两人还交换了礼物。这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使中国队的领导十分不安,因为多年来中美两国互相敌视,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闹出一个不幸的政治事件,谁也担待不起。他认为还是谨慎为好,于是就向国内请示如何处理。周恩来接到报告,不仅没有批评,反而指示我国乒乓球队领导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美国乒乓球队接到邀请之后,十分诧异,美国队领队表示了谢意,但没有立即接受。他似乎意识到中国人的主动接近具有不同寻常的政治意义,于是立即向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征求意见,大使也拿不准,接着请示美国国务卿。国务卿罗杰斯请示尼克松总统之后,同意接受邀请,通知美国乒乓球队务必要去北京。

得到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这个信息之后,尼克松立即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全面的对华政策调整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对美国的一个巧妙回答。

事实正是如此,周恩来正是利用“乒乓事件”向美国输送着一个重大的外交信号——他决心把这次访问变成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美国队一到北京,就享受了红地毯的待遇。在两国球队首场表演赛后,周恩来邀请美国客人参加人民大会堂的招待会,这种待遇通常是不给外国运动员的,这个举动使这次访问达到了高潮。周恩来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讲话:“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美国队领队作了同样的表示,同时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周恩来表示接受邀请。

这次招待会后,美国的三位记者立即把周恩来的讲话传到了美国,尼克松、基辛格、罗杰斯仔细研究了周恩来讲话原文,很快决定:立即宣布关于放松同中国接触的新措施的声明。当天中午,白宫以尼克松的名义发表声明,准予给中国来访者发美国签证,解除广泛的经济限制。

次年,中美发表了上海公报,不久后正式建交。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原文】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①。

【原按】

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全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图辨旌旗,而当察其阵中之首动②。

【注释】

①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经·坤》卦。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为纯阴之卦。引本卦上六,《象辞》:“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是说即使强龙争斗在田野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顿的绝境。比喻战斗中擒贼擒王谋略的威力。

②首动:战阵中指挥首领的行动。

【译文】

摧毁敌人的中坚力量,抓获敌人的首领,就可以使敌人全军解体。无首的群龙在旷野里拼斗,已经到了末路。

取得了进攻的完全胜利,利益是取之不尽的。如果只满足于眼前的小胜利,而错过获得大胜利的战机,只是有利于减少士兵的伤亡,却会使战将受到牵累,主帅遭遇祸害,甚至可能前功尽弃。如果获得全胜而不去摧毁敌人的中坚力量、擒拿敌首,这就无异于放虎归山。捉拿首领的办法,不能够光从旗帜上去辨认,而应该观察敌人阵营中的指挥者的动静。

智慧心得:

擒贼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和民间“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很相似,七寸之处是蛇的心脏所在,打中要害,这条蛇也就失去了噬人的能力。

擒贼擒王,可以解释为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使敌方陷于混乱,便好趁机击溃。这很好理解,王,是国家、社团、机构、部门、宗派或帮会等社会组织的首领或核心人物,是整个组织行动的指挥中心,是组织发挥整体力量的枢纽或关键。如果这个核心不复存在,那么整个组织就将会分崩离析,不战自败。

隋朝末年,王世充与李密决战。王世充事先找到一个长相酷似李密的人,捆起来藏在军中。当两军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王世充命人把那个假李密带到两军阵前,让士兵大声嚷嚷:“抓到李密了!抓到李密了!”结果,王世充的军队见敌首被擒,士气大振,而李密的军队看到主帅被抓,立即乱了方寸,大败而逃。王世充乘胜追击,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可见,即使是虚假的“擒贼擒王”,也仍然很起作用,瓦解了敌人的军心。

此计出自《坤》卦:“龙战于野。”龙是传说中可以在天上水中活动的精灵,是尊贵的动物,勇猛非常,但是如果龙离开了蓝天和碧水,而是落在了田野上,就失去了战斗力。群龙无首,没有了领导,就和蛇没有什么分别了。

擒贼擒王,在历史中常体现为刺客行为,派死士袭击刺杀敌人的首领,比如专诸刺王僚,荆轲刺秦王,都属于这个类型。这是直接用暴力手段拼掉敌方灵魂人物的办法,属于非常手段。不过这种硬拼硬杀不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代价很高而且不易成功。许多刺客并未达成任务,而自己先成了祭品。

努尔哈赤则在实战中提出“专打头目”的办法(主要手段是用箭射),几乎成为满清的经典战术。他认为领军前进者,一定是头目,我兵见之即打,伤敌一二头目,敌兵自会败走。

然而,严格地说,“擒贼擒王”这一计并不是实战中的具体手法,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和《兵经》中的“点眼法”有相近之处。《兵经》中讲:“敌必有所恃而动者,眼也。如人有眼,手足举动斯便利。是以名将必先观敌眼所在,用抉剔之法。敌以谋人为眼,则务祛之;以骁将为眼,则务除之;以亲信为眼,则能疏之;以名义为眼,则能坏之。或拔其基根,或中其要害,或败其密谋,或离其恃交,或撤其凭藉,或破其惯利,此兵家点眼法也。”两个高手过招,通常不是注意对方的肢体,而是注意对方的眼神所向。所以,中国战略强调“点眼法”,设法去掉对方的“眼”,则制住了对方。

这个“王”或“眼”,就是事物转化的关键点,机之所在。一引其纲,万目皆张,针对这一极具影响力的点采取行动,就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擒获首脑一人就可以影响部众很多人,瘫痪敌人整个组织,可以说是手法简易而效果巨大。

战国时期,齐、燕之间曾为争夺聊城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齐国田单率兵攻打聊城一年多都没有结果,“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这时,鲁仲连来到聊城,往城中射了一封书信,在信中分析了燕将的两难处境,“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杀”。如果回燕国,本人已受怀疑,如果投降,又杀了太多的齐兵,很可能最后下场仍是被杀。燕将读了此信,心理被逼到了极限,痛哭三日,最后自杀,聊城于是被攻克。

鲁仲连的区区数言竟胜过雄兵无数,看来近乎奇迹。而实际上,他是把握到了燕将隐密的心理,从而一语击中要害,点了“眼”,擒了“王”,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捎带一句,过去的纵横术多半以擒王术为前提,体现为辩术,比如孟子说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墨子说楚惠王罢战、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苏秦张仪说服诸侯合纵连横……若以言语抓住君主的心思,便可以进入政界,有所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