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智慧
17037800000003

第3章 周易智慧与释例(3)

大江东去浪淘尽

坎卦,为水、为江河,象征危险和陷阱。

世间处处多陷阱,没有不历尽坎坷的成功‘,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自古,“危”。“机”并存,只有那些善于保全自己的英雄,才会笑到最后,这就是坎卦给我们的启示。

一、保全自己——多挖洞,孟尝君不败的奥秘

战国时代,有一次,齐国的孟尝君派他的食客冯谖(一说为冯獾)到封地薛收取租金、贷放的贷款。冯谖临行出发时问孟尝君:“收完帐之后,究竟买些什么东西回来比较合适呢?”“怎么都可以,只要是我们没有的东西都可以买。”孟尝君说。冯谖抵达薛地,付得起的人就收,付不起的人就免掉租金,并将契据全部烧毁。人们高呼“孟尝君万岁”,发誓效忠到底。冯谖办完事回来对孟尝君回报说:“我买了我们没有的东西——‘义’回来了。”然后把经过的情形一一叙述一遍。孟尝君先是吃惊,继而则发怒,但已无可挽回,也就罢了。一年后,孟尝君被齐王免掉宰相的职位,失意地返回封地,令他吃惊的是,封地的老百姓都在道路两旁列队欢迎他归来。“如今我总算明白冯谖所谓买‘义’回来的苦心丁”,并向冯谖表示感谢和歉意。冯谖说:“聪明的兔子拥有三个洞,以确保自己的安全。你现在只有一个洞,还得赶快再挖两个。”

冯谖连忙去游说秦昭囊王(一说为魏惠王),阐明聘请孟尝君的时机和利害。于是秦王随即派出使者带着重礼打算聘请孟尝君,这个消息也被齐王耳闻到了,齐王就连忙派出特使把孟尝君请回去,再度让他担任宰相之职。

冯谖这时又向孟尝君进言道:“请你要求齐王把先王的宗庙建于薛(因为有先王的宗庙在此,君王就不敢来进攻以便背上破坏宗庙的罪名)。”齐王答应了这一要求。冯谖便对孟尝君说:“这样以来就有齐、秦、薛三个洞了。你今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由于这个原因,孟尝君到死都安泰无事。

有“三个洞”,就等于拥有三个实力据点,其中任何两个据点的实力对于上司都存在一种威胁力量,这是多挖洞的奥秘之一;其二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有什么突变事故,就不会惊惶失措。

二、柔克刚——不把事情做绝,司马仲达笑在最后三国时,蜀国的诸葛亮与魏国司马仲达在五丈原对峙时,无论孔明如何诱战,仲达就是不肯出战。当时孔明赠送女用服饰品羞辱仲达“不是男子汉”,甚至连仲达的部下也说“公甚恐孔明”,他还是不应战。后来孔明死在军中,蜀军无奈回撤。仲达得知孔明已死,就命将兵追击撤退的蜀军,但看见蜀军车上的孔明木像,仲达连忙下令退兵。这件事被后人嘲笑说:“死孔明吓走活仲达”。其实,他知道孔明已死,车上的孔明只是木像而已,但他假装误认孔明在世而退兵。他之所以没有追击孔明并歼灭蜀军,乃是为了保身的缘故,也是人生仕途经验的心得。

他打仗时不可得到压倒性的胜利,只打小赢的仗,尽量使朝廷对他的警戒之心有所放松,不把他看作是“那么可怕的人物”;另一方面,打仗时他总是留下一些敌人,既然有敌人,那么军人地位就安稳了,如果没有敌人,那等待他的将是汉朝的韩信的命运:“狡兔死,走狗烹”。班师回国时,他不回都城洛阳而留在途中的长安,这也是为了保身,因为他认为拥有大军进京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利。

俗话说,“看谁笑到最后”。虽然司马仲达一时为天下人嘲笑,但到最后,他反过来笑天下的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曹操、孙权、刘备,包括诸葛亮在内,虽名噪天下,但都没有如愿以偿地统一天下。出乎人们的意料,却也是情理之中地,统一大业却落在司马仲达之手,这很值得欲成大业者深思。

无限风光在险峰

艮卦,艮为山、为止,象征攀登的要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说攀登高山要有信心。人生就是不断攀登的过程,因为我们相信“无限风光在险峰”;成就事业犹如跳高运动,最后必然以失败而告终。学会另辟新径,同时电别忘厂庄天黑之前下山,这就是艮卦给有志攀登者的提醒。

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另辟新径,苏秦合纵成功据《战国策》记载:苏秦用连横的主张去又说秦惠王,他的奏章上了十次都没有被秦王采纳,身上的黑貂皮袍子穿破了,带的费“都花光厂,资材用品没有来源,只有一副惭愧、憔悴的模样,怏怏而归老家洛阳。回到家里,妻子不迎接他,嫂子刁;给他做饭,父母不同他悦活,那境地十—分凄惨。但是.苏秦并不因汉秦失败及其亲人对他的冷漠而气馁,他发奋读书,找到了姜太公所著的《阴符》兵法书,发奋攻渎起来。他每天涌读《阴符》,用心研究揣摩其中的谋略。大约花了一年的功夫,终于得其要领,于是放弃连横而采取合纵的主张去游说六国联合抗秦。他先是步人燕鸟集营阙,在毕屋之下游说赵王、?赵王十分高兴,授予宰相印,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捆,白色玉壁一百对,金币二十万两,车队尾随他后面,到各国去约定合纵,拆散连横,以此压制强秦。于是,他先后游说了赵、燕、韩、魏、齐、楚等六国……苏秦游说六国后,达成了六国南北联合,他便成了合纵盟约的领导人,同时成为六国的宰相。苏秦回到赵国后,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自此,广大的天下,众多的百姓,威严的王侯,掌权的谋臣,都要取决于苏秦的谋划。于是,他将六国合纵的事向秦国宣布。秦兵十五年之久,不敢窥视函谷关。

二、上山容易,下山难——趁天黑之前下山,李夫人将芳华永驻武帝心田汉武帝时,有一个宦官叫李延年,特别擅长舞伎音乐,深得武帝宠爱。后来他借机将自己的漂亮妹妹介绍给汉武帝,武帝被李女的美艳征服,立她为李夫人,深得宠爱,生有一男,从此以后,李氏家族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朝政上,而这个结果在下面一场表演之后,更为显赫。

李夫人明白自己是以女人的美貌博得武帝的宠爱,此后家族能否继续这样显赫,取决于武帝是否能不忘她的故情。故而在其病危期间,无沦武帝如何恳求,李夫人执意不肯与他正式相见,武帝无可奈何地离开了。事后,李夫人的姐姐责怪李夫人道:“为了和皇上约定家人的未来,怎能以这样冷漠的态度对待皇上呢?”李夫人说:“我是故意这样做的,我是以美貌服侍皇上的。如今皇上若看到我的病容,一定因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皇上之所以对我依然念念不忘,凭的就是我的昔日的美丽、现在我因病久寝,容貌憔悴,不再有过去的美艳了,皇上见后一定会嫌弃,进而抛弃我,怎么还可能对我的家人加以照顾呢?”

李夫人就本着这种信念死也不见武帝,死后她的兄弟都获得了高官显爵。而始终思念李夫人不已的武帝,将她的容貌画在屏风上,在甘泉宫不断思念着地。武帝死后,大将军霍光体谅武帝的心意,将他们合葬,并追溢李夫人为孝武皇后。

李夫人不愧为一位实用惟上的心理学家,她的这种爱情心理战术,表演得何等出色。花容月貌总有衰朽的时候,濒临衰朽之际,也就是红灯显示之时,赶紧刹车,以免被撞翻的危险。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兑卦,兑为喜悦,又为毁折;既寓意着享受,又象征着失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犹如湖泽带给我们万千气象时,也将忧患带给我们一样。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遗憾,总是交互出现在我们的人生旅途。

“人生追求的目的有二:一是得到想要的,一是享受拥有的。可惜往往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达到第二个目的。”(史密斯)追求想要的东西和享受拥有的,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但我们经常把二者搞混。’很多人不但追氽想要的东西,更把追求的过程视为一种享受。也就是说,人们把目的和手段混为一谈。当然,只为目的而不择手段,会使人破产。随着年龄的增加,使我们懂得后者才具有人生的大智慧。

一、享受现在——渔民优哉游哉

碧绿的大海边,金黄色沙滩上,躺着一个衣着寒伧的渔民,在晒太阳、闭目养神。一个旅游者走来,很为渔民惋惜。在得知渔夫身体没病、天气又非常适合打鱼之后,便问:“那么,您为什么不出海呢?”“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捕得鱼多吗?”“不少。起码够我今天吃的了。”游客十分冲动:“想想看,如果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您就可以捕到多得多的鱼!那么,一年后,您就可以买一台发动机!两年后您将买一条机动渔船!您可以建冷藏库、熏鱼厂、海鱼腌制厂!……您将能驾驶直升飞机追踪鱼群,用无线电指挥您的船队!您就会捕到更多的鱼!”“然后,怎么样呢?”渔夫问。“然后,您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温暖的阳光下闭目养神,要不就轻松愉快地眺望那碧绿的大海!”游客兴高采烈地说。“可是,现在我已经这样于——我本来就在这儿闭目养神、眺望大海、优哉游哉——只是因为你的打扰,才……”渔夫打了个哈欠,把头转向了另一边。

二、《老人与海》的成功——失败者的快乐

《老人与海》是一本相当精彩的小说,搬上银幕之后,老人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个辛勤劳苦、饱经沧桑的贫苦渔民,是生活中不幸的失败者。他出海捕鱼八十四天仍一无所获。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斗终于捕得了一条大鱼,又在回来的途中被鲨鱼吃得精光,返港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桑提亚哥是失败了,但是,他在精神上却始终是个强者,尽管连遭失败仍不气馁,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残酷和不公正,更不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同情。他具有顽强不屈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拼杀,蔑视痛苦、死亡的非凡品质。桑提亚哥是坚强和勇气的化身,他总是一个人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孤零零地战斗。他虽然战败了,但他很快就振作起来,准备投入新的战斗。他渴望战斗,甚至在梦里也梦见“狮子”,充分显示了他对胜利与未来的热烈向往。他作为老人,深知自己失败的必然,但仍能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他深感一个人孤军奋战是势单力薄的,也很想呼唤着同伴的支援,然而,他始终未能得到这种援助,这在老人来说,又是可悲的。他虽然是个普通的渔民,但他的形象却是勇敢和坚毅的精神力量的象征。

故事中的“老人”与大自然搏斗,这是一场没有胜负的战斗。在他与大海和怪鱼搏斗中,很难分辨谁胜谁负。老人获得的只有疲倦,他回到海边上屋里大睡一觉。所以海明威说“人不是为失败而活”。但是,人也不是为胜利而活,人是为了全力战斗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