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智慧
17037800000060

第60章 经商智慧(10)

释例:我们处世要了解一个人,一定不要相信那些闲言碎语的干扰。“人言可畏”,闲言碎语是那些见不得人的人惯用的害人暗器。它之所以能起作用,就是因为有人相信它。经验证明,知人选人是极不容易的事。一个人平平庸庸,大家彼此彼此,可以相安无事;一旦某人冒了尖、有了突出成绩,即可引起有关领导注意,能上能下,各种非议就会接踵而来,闲言碎语就是一件“法宝”。有些人平时不干事,袖手旁观,似乎“不犯错误”,专挑别人的毛病,一旦有机会就吹冷风,散布流言蜚语。这种制造闲言碎语、传播闲言碎语的人,是十分令人可憎和厌恶的。这样的人完全可以称得上害群之马,有这样的人存在一天,你的企业就甭想有一日之安宁。

知人者必须看主流,注意保护人才,决不要轻信闲言碎语。否则,许多有真才实学、有组织能力、有创业大志的人才,会因此而受歧视、被压制、遭排挤,还谈什么知人善任呢?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机关在给专家各方面保障、鼓励优秀专家、维护他们的利益等等方面,没有计划地进行工作并得到实际效果,那末,谁也不会承认它是工作不坏的机关。”

一个企业经营者亦是如此。要做好工作,必先做到知人善任。而要真正做到知人,一定要从各种各样的旧观念、老框框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不能求全责备、搞烦琐哲学,不要轻信闲言碎语,要从人才的实际表现出发,看他们对事业的基本态度,看他们工作表现的主流,要真正爱惜他们、保护他们,做到求才若渴,爱才如命。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变中不变,不变有变

原文: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释义:他人追随自己,虽有收获,但有可能发生凶险。虽有凶险,但只要心存诚信,不违正道,使自己的美德显明,那还有什么危害呢?

释例:巴特进微软后,在微软得到了相当宽松的环境,除了比尔·盖茨有时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外,几乎没有人来打扰他,“微软也不给我派什么任务,也不规定研究的期限,我可以一门心思地钻研一些我感兴趣的问题。有时,比尔·盖茨来问我一些很难解答的问题,比如大型存储量的服务器的整体架构应该是怎样的?像这一类问题我一般都不能马上回答,而要在一两个月之后才能给他答复,因为我要整理一下材料和思路。”

由于巴特不在微软总部办公,而是在位于波士顿的微软研究院,因此,巴特与比尔·盖茨之间的这种交流完全是通过电子邮件来完成,“比尔·盖茨给我发来的电子邮件一年大概在10个到100个之间。”

“我很少见到比尔·盖茨,与比尔·盖茨之间一年也就能见上三四次,但每次见面并不是一对一的交流,而是与大家在一起开上半天或一天的会。”

巴特来到微软时被任命为首席技术官,四年过去了,他依然是首席技术官,然而他的手下没有任何一个兵,他也不管理任何一个人,“我只管理我自己”。巴特对于这种状态非常满意,他认为如果真是一位非常好的技术人员其实并不需要要参与任何管理,“一个最好的技术人员变成最好的管理人员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损失了他的技术特长,而且技术人员做管理有时也不一定能变成一位最好的管理人员。”但巴特又强调说:“有一点非常重要,在微软不仅好的管理人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一位好的技术人员不愿参加管理,也同样能在微软获得成功”。

在其它公司,工程师们总会被经常告诫说,工程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做好本职工作的以外工作;不仅要明白自己的技术,还要明白销售、市场、制造、金融甚至是房地产等技术以外的事情。“而在微软,情况则完全相反,工程师只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的项目如果获得成功,你就可以得到成功,因为微软其它的工作也都管理得很好,微软在各个部门都有很好的管理人员,你不会因为销售员不知道怎么去销售而受到损失。”

“微软是一个非常有趣、非常有刺激的工作场所,这就是为什么微软会有上千个百万富翁每天还要去上班的原因。比尔·盖茨有一个很好的特长,即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判断力,他会很快知道什么是很重要的事情,什么是不重要的事情。比尔·盖茨对研究人员的管理方法也很独特,他常常让这些人去研究一些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微软研究院,微软从不规定研究人员的研究期限,但对开发部门却规定了期限,因此微软大部分的技术人员在开发产品时有期限要求,“真正的研究是无法限定期限的,因为都是一些个未知的东西,但开发必须有期限,这是研究与开发的最根本的区别。但是我如果花了两年时间还没有研究出结果的话,我就会认为这个题目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我往往会放弃它。”

也有奇效的“立即惩戒”

原文: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释义:只有拘禁起来强迫、命令他,他才不得不顺服追随,再用绳索捆绑紧,才能追随到底。君王在西山设祭,要出师讨伐那些不顺从的人。

释例:要让员工感到自己正在领导时代,充分享受自己工作的成就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灵感。

虽然工作压力大,但微软公司员工的流动率,却是同业最低的。

比尔·盖茨成功地运用“转换式管理”:将公司的重任分解为各个工作小组,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才能。微软公司的管理风格,简言之,就是在不断的压力与不断的动力中成长。压力刺激灵感,也变成了他们的动力。

比尔·盖茨不断地将自己和员工逼向极限,让微软公司全体员工一起接受挑战,一起成长,享受着领导时代的成就感。

公司只需要经得住磨炼的人,微软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有时几乎能用苛刻来容易,但正是这种苛刻,使得公司中的每个员工都是精英。

比如,比尔·盖茨在给予员工高福利和内在成就动机的满足的同时,又经常用批评、威胁的方式管理员工,在公司内部推行“立即惩戒”与“固定的淘汰率”制度。

慎重决策,基业长青

原文: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释义:挽救父辈所败坏了的基业,由能干的儿子来继承父辈的事业,必无危害;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只要努力奋斗,最终必获吉祥。

释例:我们常常因为害怕而不敢说真话。5年前,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主席李健熙决定投资130亿美元打入汽车市场,很多高层职员深知汽车市场早巳饱和,但因惧怕老板的硬朗作风而保持沉默,结果三星公司汽车业务一败涂地。

三星公司在1997年决定进入汽车产业,当时很多三星的高层经理心里都很清楚,汽车工业早已经是生产大量过剩、各大巨头打得头破血流的一片烂泥潭。但是李维健是一位非常强势的领导者,也是一个狂热的汽车爱好者。结果是,三星汽车刚刚投产一年就关门大吉。李健熙不得不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20亿美金来安抚他的债主们。这时候他才感到震惊:“为什么当时我说要上马的时候就没有一个人反对呢?”

寅吃卯粮,危机暗藏

原文:裕父之蛊,往见吝。

释义:宽缓地挽救父辈败坏了的基业,往前发展,必然会因耽误时机遗憾惋惜。

释例:没有谁比华尔街更喜欢成功的故事。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没有谁的成功故事会比朗讯CEO里奇·麦克金讲的更动听。他最知道怎样取悦华尔街——它喜欢爆炸性的飞速增长,而作为回报,华尔街也把麦克金和他的团队捧成了天皇巨星。

但是当麦克金忙于在华尔街面前搔首弄姿的时候,他至少忽略了来自另外两方面的声音。首先是朗讯的科学家们。他们一直担心公司会错过一项新的光通讯技术OC—192的开发,这项技术可以加快通讯过程中语音和数据之间的转换速度。他们曾经非常自信地为这项技术的研发而辩护,但最终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对手加拿大北方电信在OC—192项目上取得辉煌的成功。另外,麦克金还忽视了来自营销队伍的声音。听取他们的声音,他本来可以让公司的增长目标变得更加现实。要知道,为了达到麦克金对华尔街许下的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公司的销售队伍已经在“寅吃卯粮”,他们给客户低得可怕的折扣,为客户提供过份慷慨的贷款安排,而更要命的是这些客户大多都是些前途未卜的“.com”。

这种代价高昂的繁荣自然持续不了多久。朗讯的股票一转眼跌去了80%。董事长亨利·肖特最终不得不换掉了麦克金。当他痛定思痛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股价只是个副产品,股价不是推动力。每当我们忘记了这一点,就必定会有一段惨痛的经历接踵而来。”

摩根信条,感应尊贵

原文:咸临,贞吉。

释义:感应尊贵者,使其行督导之责。可获吉祥。

释例:价格是相对的,一切有价格的东西,都能与其等价交换(当然,这里要有货币的功能)。相反,人格或叫尊严、荣誉也好,并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不能代替人格和尊严。人为了获得财产和社会地位,即或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仅要受到别人的蔑视,而且也要受到自己的蔑视。被后人誉为“华尔街大佬”的摩根,拥有总资产740亿美元,控制着全美所有企业资本的1/4。他在临终前给全世界留下了一句名言:“只有有人格的人才能得到我的贷款。”

摩根的女婿在日记中写道:“摩根在他死去的前一年的感恩节,享受到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欢乐。”

在这个感恩节之后,摩根被迫前往“金钱托拉斯听证会作证”,被反托拉斯议员搞得疲惫不堪。

在听证会上,摩根神态自若,镇定如常仪态威严地坐在证人席上。

在听证会的第一天里,摩根从合作者及业务内容开始耐心说明,详细述说了全部铁路及各企业与摩根公司的关系。对于各企业与个人的银行及信托公司的存款金融,也根据准备好的备忘录,在听证会上作了公开展示。

第二天,英国伦敦所有报纸都推出大字标题:“摩根信条——人格是信用的基础!”

亲善督导,不近祸害

原文:至临,无咎。

释义:亲善地督导下级,则必然没有祸害。

释例:一个聪明的伟大领袖永远关心下属,他不时地替下属的健康、家境、幸福等设想。让下属把他当成可靠的长者,对他敬爱有加,十分关心他的事业,恨不得使出自己所有能力帮助他。

记住这个要则:你要获得别人帮助,必先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愈多,未来的收获也就愈大。

惟有最愚笨的领袖才想尽方法去奴役他人,希望他人毫无条件地为他尽力。

卜里亨钢铁公司经理许瓦伯说:“惟有那些能够发掘人才的人,才是世上最伟大的人物。我总觉得发掘人才比制造财富要有价值得多。”

许瓦伯先生把青年训练成干才后,对于他自己的事业是否会发生不利的影响呢?不,绝不会,反之,他却因此获得极大的助力。

惟有怀疑自己是懦怯的“领袖”,才会处处压迫下属,希望他们都变成没有个性、只知听取命令的机械人。而结局大都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多数反而被他们有能力的下属压倒在下。

敦厚淳朴,吉祥无碍

原文:敦临。吉,无咎。

释义:忠厚地莅临为政,吉祥,不会发生灾祸。

释例:曾经读到一句格言:知道不等于得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道不等于悟到,悟到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得到。有一个典故,讲的是白居易学禅的故事,最经典的一句话译成白话是:世界上人生哲理真的就是这么简单,但有几人能做到?

现在有很多管理人员总对他的员工这样说:“照我说的做”。可他们不明白,这是下下之策。真正的上上之策应该是:“照我做的做”。

管理人员的工作习惯和自我约束力,对员工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如果一个领导者经常无故迟到,私人电话一个接一个,工作过程中又不踏实,总是盼望着下班,那么他就很难管理好他的所在部门,所有工作都会搞得一塌糊涂。

领导者以身作则是玛丽·凯公司所有管理人员的准则。玛丽·凯每天把都未完成的工作带回家把它继续做完,她的工作信条是:“今天的事绝不能拖到明天”。她从来没有要求她的员工也这么做,但她的助理以及七位秘书也都具有她同样的工作风格。

1970年美国流行穿长裤,但玛丽·凯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从来不追逐这种流行,始终保持着自的形象。她甚至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而放弃了她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园艺。因为她担心自己会在不留意中,让沾在身上的泥土破坏自己的形像。

正是由于玛丽·凯的这种以身作则,公司里每一个职员都衣着整洁合体,形象光彩照人。

孔子曾经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它的意思是说,只有自己愿意去做的事,你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只有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到。

有一次,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穿着运动装去公司上班。此后几个星期,他公司所有的男性员工都穿着运动装来上班,这个时候藉克菲勒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马上又恢复他应有的工作形象,不久他的员工们的形象也就都得到了恢复。

一针见血不容情

原文:屦校灭趾,无咎。

释义:足戴脚镣,断掉了脚趾头,不会有施刑过重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