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百科
17041500000079

第79章 科技人物(3)

阿基米德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出生于叙拉古城的一个并不富裕的贵族家庭。其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阿基米德从小就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和辩论,对数学、天文学、古希腊几何学都有浓厚的兴趣。阿基米德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就把家里的藏书读完了,于是他便到当地的其他学者家中借阅。阿基米德刚满11岁时,借助与王室的关系,他被送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学习。在这座“智慧之都”里,阿基米德学习和生活了许多年,他博览群书,跟很多学者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跟随他们钻研哲学、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

阿基米德在许多科学领域中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数学领域,阿基米德使用“穷竭法”求得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和椭圆体、抛物面体等复杂几何体的体积,被公认为微积分计算的鼻祖;他还利用此法估算出了π值,研究出了三次方程的解法。另外他还提出了一套按级计算法,并利用它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他主要的数学著作有《论球和圆柱》、《论劈锥曲面体与球体》、《抛物线求积》和《论螺线》。在力学领域,阿基米德的成就主要集中在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方面:在研究机械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杠杆原理;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他著有《论平板的平衡》、《论浮体》、《论杠杆》、《论重心》等力学著作。另外,他第一个提出重心的概念并确定了若干几何图形的重心位置。在天文学领域,阿基米德设计了一些可以转动的圆球,用来演示日食、月食现象。他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1800年。

阿基米德热衷于将科学发现应用于实践中。他一生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除了杠杆系统外,还有起重滑轮、灌地机、扬水机以及军事上用的投射器等。尤其被称作“阿基米德举水螺旋”的扬水机是现代螺旋泵的前身。

阿基米德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当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城时,他指导同胞们制造了很多武器,如用于远距离投掷的投石机、能将敌船提起扔出的铁爪式起重机以及利用聚光原理使敌船燃烧的大凹镜。在这些武器的帮助下,罗马人的进攻被阻长达三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12年,由于守城士卒的大意,罗马军队才最终进入叙拉古城。城破之后,阿基米德被一名无知的罗马士兵杀死,终年75岁。他的遗体葬在西西里岛,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内切球的图形,以纪念他在几何学上的卓越贡献。

阿基米德被后世的数学家尊称为“数学之神”,他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他的理论不但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为后来科学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在电学方面。其中,最著名的风筝取电实验早已是家喻户晓了。他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等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因此他被人们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善于动脑,他的发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富兰克林曾是美洲哲学学会的中心人物,一生四次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理事会理事,曾获得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荣誉硕士学位,以及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一生热衷于科学实验,把科学研究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即使在晚年,他也致力于研究改进航海技术,研究水声学,并写下了有关北极光性质的文章。他的科学发明大大地促进了当时北美各殖民地的科学文化发展,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富兰克林的生活十分坎坷,幼时家境贫困。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近两年书,所以他的成就完全是凭借刻苦的自学而取得的。

1723年,富兰克林离开波士顿,先后在费城和伦敦的印刷厂当工人。1726年回到费城后,他已经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术,开始独立经营印刷厂。1730年,富兰克林创办《宾夕法尼亚报》,亲自撰写文章,内容以艺术、科学为主,每周一期,一直延续了18年之久。他还在费城和几个青年创办了“共读社”进行自学。经过一年的努力,在1731年他创办了北美的第一个图书馆。这个会社于1743年改称“美洲哲学会”,1749年发展成为费拉德尔菲尔学院,以后又改名为宾夕法尼亚大学。1776年,已经70岁的富兰克林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在他于1785年回国前夕,路易十六把自己四周嵌满珍珠的肖像赠给他,以表彰他在外交上的杰出成就。

晚年的富兰克林参与到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中,赢得各种族人民的尊敬。

1790年4月17日夜里11点,富兰克林溘然长逝,享年84岁。他生前声名显赫,死后的墓碑上却只刻着这样几个字:“印刷工富兰克林。”

安培

安培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对数学和化学也有过贡献。安培于1775年1月22日出生在法国里昂,他年轻时曾在布尔让布雷斯中央学校任物理学和化学教授。1808年安培被任命为新建的大学联合组织的总监事,此后一直担任此职。1814年安培被选为帝国学院数学部成员。1819年主持巴黎大学哲学讲座。1824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

安培一生对科学最大的贡献是在1820-1827年对电磁作用的研究。1820年7月,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安培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通电的线圈与磁铁相似;9月25日,他发表了两根载流导线是存在相互影响的,相同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吸,相反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排斥的理论;对两个线圈之间电流的吸引和排斥也作了讨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他认识到磁是由运动的电产生的。他用这一观点来说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质的磁性。他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电流从分子的一端流出,并通过分子周围空间由另一端注入;非磁化的分子的电流呈均匀对称分布,对外不显示磁性;当受外界磁体或电流影响时,对称性受到破坏,同时显示出宏观磁性,这时分子就被磁化了。在科学已高度发展的今天,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已得到验证,成为人们感知与认识物质磁性的重要依据。1821-1825年,安培做了4个关于电流相互作用的实验,并根据这4个实验导出两个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公式。1827年,安培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这是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对以后电磁学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纪念安培在电学上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姓氏命名了电流的单位——安培。

除电学方面的研究外,安培还曾研究过概率论和偏微分方程,显示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才能。他还做过化学研究,几乎与戴维同时认识到元素氯和碘;比阿伏伽德罗晚三年导出可伏伽德罗定律。1836年6月10日,安培在法国马赛与世长辞。

开尔文

1824年6月26日,开尔文出生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他10岁时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预科开始学习。1845年仅21岁的开尔文毕业于剑桥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曾获兰格勒奖金第二名、密斯奖金第一名。毕业后他赴巴黎跟随物理学家、化学家勒尼奥从事实验工作,1846年受聘为格拉斯哥大学物理学教授,任职达53年之久。后由于装设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有功,英国政府于1866年封他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开尔文勋爵。1890-1895年开尔文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1877年他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开尔文研究范围广泛,在热学、电磁学、流

开尔文

体力学、光学、地球物理学、数学、工程应用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他在热学、电磁学及这些学科的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最为出色。他一生发表论文达六百余篇,取得70种发明专利。开尔文在当时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名望,受到英国和欧美各国科学家、科学团体的推崇。

开尔文是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热力学的发展中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贡献。他根据盖·吕萨克、卡诺和克拉珀龙的理论于1848年创立了热力学温标。1851年开尔文又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1852年他与焦耳合作,进一步研究气体的内能,对焦耳的气体自由膨胀实验作了改进——进行了气体膨胀的多孔塞实验,由此发现了焦耳-汤姆孙效应,即气体经多孔塞绝热膨胀后所引起的温度变化现象。这一发现成为获得低温的主要方法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到低温控制技术中。

在电学方面,开尔文以极高明的技巧研究过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从静电学到瞬变电流。他揭示了傅里叶热传导理论的内涵,讨论了法拉第关于电作用传播的概念,分析了振荡电路及由此产生的交变电流。

开尔文在电磁学理论和工程应用上研究成果卓著。1848年他发明了电像法,这是计算一定形状导体电荷分布所产生的静电场问题的有效方法。他深入研究了莱顿瓶的放电振荡特性,于1853年发表了《莱顿瓶的振荡放电》的论文,推算了振荡的频率,为电磁振荡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1846年他成功地完成了电力、磁力和电流的“力的活动影像法”。他的发现为麦克斯韦最终发现电磁场提供了前提。

后世为纪念他的成就,将热力学温标称为开尔文温标,热力学温度也以开尔文为单位。1907年12月17日,开尔文于苏格兰逝世。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1867年11月7日,玛丽·居里出生于波兰华沙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女子寄宿学校的校长。在家庭的影响下,她自幼聪明好学,对物理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

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不太宽裕,但十分好学。她6岁时上学读书,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华沙当时并入俄国领土范围。在学校里,学生只能学俄语,老师只能偷偷教学生波兰语,同时还得防备督学的突然检查。民族的压迫和生活的窘困激发了玛丽的学习热情。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了金质奖章。但是由于家境贫困,玛丽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五年家庭教师。在此期间,她省吃俭用,攒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1891年的冬天,玛丽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巴黎的征途。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在她的胸中,却激荡着火一样的热情,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理想。她为此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都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她不是到实验室做实验,就是到图书馆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她便成为全班最优秀的学生,赢得了老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学成毕业后,玛丽本想回波兰报效祖国,但由于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她才决定留在法国工作。1895年,玛丽和皮埃尔结婚,人们称玛丽为居里夫人。就在这一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能透过固体物质的X射线。第二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又发现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与X线相似的奇妙的射线。这种奇妙的射线对玛丽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并使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认为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于是,她便同丈夫皮埃尔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认真、细致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妙光线的物质不但有铀,还有钋,并且贝克勒尔所发现的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因此,她作出了大胆判断: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而这种新的物质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居里夫人把它命名为“镭”,因为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居里夫妇终于在1902年提炼出了0.1克镭,接着她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他们发现这种元素的放射性要比铀强200多万倍,因而不用借助任何外力,它就会自然发光发热。

镭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翻开了新的一页。它的发现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并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放射学,所以镭被誉为“伟大的革命者”。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荣誉——戴维奖章,挂在这对年轻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

正是因为居里夫妇为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03年,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妇望着纷纷前来祝贺的人们,同时流出了热泪。人们只知道发现这种稀有元素的意义,可有谁知道居里夫妇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仅是镭元素的主要发现者,更主要的是,她经历了别人无法想象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