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人员第一本书
17063100000029

第29章 理财管理:用之有度,节之有道(3)

现实中,作为新管理人往往在这两种状态中摇摆不定。有的大胆负债,使企业负债的金额远远超过资产总额。另有一些人不敢借钱,认为一切靠自有资金的投入才是最保险和最经济的。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关于筹资决策中最核心的问题。新管理人应该根据有关影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并且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并且在追加投资过程中继续保持这一最佳结构。如果企业现有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就应该通过筹资活动主动加以调整,使其更加趋于合理,力求最优化。

具体来说,资本结构主要是指企业中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比如,某企业账上资金总额为100万元,这包括银行存款20万元,股东权益70万元,资本公积金10万元。由此可以看出该企业资本结构中,借款占20%,自有资金占80%,这些具体资本的构成数字,就称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又可以分为长期资本结构和短期资本结构。

企业长期资本结构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确定企业债务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的比例占多大才是适当的。

利用债务筹资可以使企业获得杠杆利益,即可以以小搏大。由于债务利息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当税前利润增大时,债务资本中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利息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可分配的税后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利用债务筹资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反之,当企业的税前利润下降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借款利息便会相应增加,从而减少企业的收益。可见,确定企业的债务资本比例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中最核心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管理人必须得记住,在制约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因素中,新管理人还应考虑以下一些重要的因素:

如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企业的增长率、税收因素、行业特点、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态度、贷款银行和评估级机构的态度。

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就要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最适宜的有关条件下,使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结构。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存在的,在资本结构最佳点上,企业加权平均资本达到最低,同时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

通常,确定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主要有:

(1)比较资本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不同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选择最小的作为最佳资本结构。

(2)比较公司价值法

这种方法是在反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以公司价值的大小作为标准,来测算判断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

(3)利润分析法

通过对比不同筹资方式下股本每股利润相等时的平衡点,分析判断在何种情况下,运用债务筹资来安排和调整资本结构。

新管理人应该在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时,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合理安排债务的比例,运用各种专业方法,来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使企业总是保持着最佳资本结构和最佳的经济运营状态。

9、理财法则与节税之道

任何精明的新管理人都会把合理而巧妙地理财看作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作为新管理人理应牢记的一环,企业的理财法则,即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技术和手段,这其中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项内容。财务管理的方法以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为基础进行研究。

一般来说,企业理财应该遵循下列一些法则:

(1)财务观测法则

财务预测就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结合企业的现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做出的预计和测算。财务预测是财务决策的依据,是编制财务计划的前提,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手段,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预测主要分为四种: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2)财务决策法则

这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根据财务预测情况,从几种决策方案中选择出来的最优方案的过程。

决策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各种规划的决定、决策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所在。正确的决策,可以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正确,同时保证企业建立在高效率和最佳效益的基础上,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而错误的决策,可能降低企业的实力和竞争能力,甚至导致企业的失败、破产。

(3)财务计划法则

财务计划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综合反映企业资金运转和财务成果的形式和分配的计划。它包括:平稳法。即利用有关指标客观存在的内在乎稳关系计算确定计划指标的方法。此外,还有因素法、比例法、定率法、定额法、趋势计算法等。

(4)财务控制法则

财务控制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计划的各项定额为依据,利用有关信息和措施,对财务活动进行计算和考核,以实现财务目标。其主要的方法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在财务管理的各项理财法则中,每一项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理财的实践中,学会运用才是重中之重,其中节税之道的合理运用就是其中的一项。

很多企业的新管理人,在各项财务管理中,只想着获得丰厚的利润,却往往忽略了节税的环节。在税务方面缺乏一些知识,也缺乏这方面的敏感程度。

这些新管理人经营管理上,对成本斤斤计较,以为降低成本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他们在成本节省和盈余逐步增加的同时,必须面临着缴税的问题。

在各项税务中,营业税、契税、房屋税等是与企业的盈亏毫无关系的。但所得税缴纳的多少,与盈利有密切的关系,而企业的盈余,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认识上和态度上往往是有差距的。

如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购买一套机器设备,如果贷款期限是3年,除了利息之外,按照每月必须偿还银行30万元;税务机关如果按照规定折旧期限为15年,那么,每年需要偿还的金额就降为120万元,但实际上还银行的钱却是360万元。那么,这240万元的差额,税务机关就会认定是盈余。但事实上,这240万元实际上是还了银行并不是盈余。这就需要新管理人把这种实际情况向税务机关讲清楚。

10、追加资本与市场分析

在企业的投资行为中,新管理人或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预算资本已按计划投入使用,但仍然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不继续投资,前边的投资可以就化为泡影,无奈之下只好追加投资。开始选定项目时,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做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分析市场前景、作可行性研究、筹措资金、编制计划、决策。

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在中途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各种困难:前景理想的产业不再被看好,在投资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如自然灾害、疾病、战争、政治原因等,以及资金不足,在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难以解决的各种技术难题等。作为企业的组织者要么追加资本,要么放弃以前的投资。对这一决定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严密的分析、科学的决策。新管理人在做出选择之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找出投资中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同时分析一下如果追加资本,会产生哪些效益;如果放弃投资,会产生哪些损失。预测一下继续追加投资时,成功的概率是多大,所需的资金总额是多少。资金来源是否有着落,追加投资后,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

在经过以上充分的准备之后,你必须做出决定。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你必须能够准确地判断你所投资的项目。

如果这个项目依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并且自身拥有开发能力,同时客观环境允许,新管理人千万不要因为一时资金供给不足而轻易放弃;反之,如果这一项目前景看淡,或者自身没有开发能力或者客观环境不允许,不论你以前投入多少资金,你必须毫不犹豫地放弃,千万不要手软,否则的话,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拖累。

新管理人在进行市场分析以及对追加资本进行决策时,应坚持下列的原则:

效益性原则。企业追加资本必须能带来超过投资或成本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产生良好的影响。

安全性原则。企业追加投资时,必须考虑能够按期收回本金和应得的投资收益。要全面考虑被投资项目的行业特点,发展前景、财务效果、经营能力。

流动性原则。企业应确保追加的投资应该具备必要的变现能力,千万不要把资金套牢。

整体性原则。企业在追加投资时,必须服从于企业的整体战略,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因此,在企业追加投资时,要时时刻刻地进行投资分析并采取恰当的行动。特别是对投资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

不确定因素和环境是企业可预知性和可把握性较低的一种环境状态。不管在企业的任何阶段,新管理人都要专门针对这种不确定的环境因素而发展你的对策,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合乎理性的分析才能做到。

新管理人在对追加投资进行投资分析时,必须采用理性思维而不要依靠直觉来分析你的处境,提出客观的解决方案。

信心和判断力是同等重要的。相信自己的信念,同时,要合理的判断。在追加投资决策时,信心和判断力二者都应恰当的运用,而决策是最重要的。

11、企业价格管理的意义

作为一个新管理人在这里需要了解的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价格往往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市场经济中很正常的状况。但是企业的价格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状况为自己的产品定出合理的价格。因此,企业管理中的价格管理就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