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
17065300000053

第53章 我们的心贴得很近

——写给那些在震中的朋友

四川汶川一线发生大地震那一刻,我正在一朋友的车上。时间也许只有几秒钟,因是在运动的车上,因是距离震中遥远,我们两个谁也没有觉知什么。

不久,家乡西海固有朋友用手机发来信息,问我所在银川是否一样地震、是否一切平安!并告诉我家乡有震感,房屋摇晃,墙皮脱落,说这是近些年震感最为强烈的一次,差不多约有里氏5.0级的地震发生。

我急急地打电话过去了解情况。

幸运的是没有人员的伤害,只泾源县境内有不结实的房屋倒塌。

我长长松了一口气。

我甚至有了几分说不出来的窃喜。但片时,我的心里突然又有一种幸免遭劫的难过和万分的悲痛。

我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我知道,家乡西海固曾在民国发生过大地震,那次震级比唐山大地震还要严重,民众九死一生,有些村落的百姓无一生还。准确地说,那是1920年,也就是民国九年的12月份,恰恰是严寒的冬季,地上落下一层薄薄的鸡头雪。天寒地冻,天灾人祸。那时节,我们还隶属于甘肃管辖。震中就在我们苦难深重的西海固。当时,我们那个县份叫海原县。后来据考证,地震规模为8.5级里氏震级,矩震级为7.8级,烈度为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第十二度,即最高级级别烈度地震,中国有地震记载中最高烈度的地震,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烈度地震,波幅是后来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能量,约为二亿吨TNT炸药的能量,全球96个地震监测局录得此次地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据官方统计约有234,117人死亡,单在西海固就有73,604人死亡(据我们当地幸免于难的幸存者讲,其实还不止这个数),附近的县城全被波及,近至甘肃省、宁夏及青海省全境,远至西南部的四川省及云南省、东至内蒙古及山西省、西北至新疆等地均造成破坏。据我们那里的老人讲,当时在地震后山崩地裂,黑水翻腾,高山夷为平地,有些地方出现苦涩盐碱奇怪的湖泊。由于我们当地的民众大都居住于窑洞内,因此难以抵受地震冲击,死伤无数。

所以,我的内心深处对家乡那片土地自儿时就心怀忧戚。这阴影承传几代,至今依旧笼罩在我们的头顶,挥之不去,在心灵上抹之不尽。

接到家乡信息,我和朋友慌慌地奔到他的办公室,朋友迅速打开网页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讯息。停了片刻,他突然用沉沉近乎沙哑的声音告诉我,震中在四川的汶川县,震级为里氏7.8级。我看到他的脸色极为不妙。他对地震的概念比我更为丰富。说实话,我对地震多少级别在那一刻所带给人的打击和灾难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

朋友立时拿起电话,就给震中所属那里的朋友打电话。但是,信号中断,一个也联系不上。

我也有一些那里的朋友,那是几年前《民族文学》杂志曾在那里举办笔会时认识的文友,我的心里莫名地牵念他们。我只要一闭上眼睛,他们的面孔、微笑、声音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和耳旁。

我是一个对数字非常不具备敏感的人,便匆忙地在手机上翻找着那里熟人的号码。突然,手机没有电了,一下子自动关机。一种不祥的预感紧紧攥住我的心,似乎令我有些窒息。

朋友在网上给我报告着消息。

朋友面无表情,逐渐皱紧了眉头。

但是,我的心里惦记汶川一线那些热情好客的文友及朴实无华的乡亲。他们曾经的表情,以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时跳跃进我的脑海。

我在心里不禁默默地祝福他们平安!

我打了关于震中那一线所有能够知晓的朋友的电话,但一个都没能打通。我记得还有一位叫康若文琴的写诗歌和散文的也在那一线工作。

我的心里随着朋友皱紧的眉头,沉重了。

晚上,我眼睛一动不动地瞅着电视,渴望获取朋友们哪怕仅仅是只言片语的消息。

这一夜,我一夜无眠。我感觉我的眼睛把电视都快要瞅出一道通向朋友所在县份的路来了。

但是,一无所获。

后来,我在电视新闻里听到一则令人振奋不已的喜讯,一位节目主持人(我忘记是哪个台了)突然提到了一位熟人的名字——谷云龙,他是一位优秀的羌族作家,担任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副州长。电视上说他和别的领导们正带领大家抗震救灾。

一瞬间,我坚信还会不断得到好消息。

两天来,我时刻关注着汶川一线的消息和动向。

这些年,我的笔墨一直关注着底层、民众、民生,书写了许多苦难题材深具悲悯情怀的文字。有些人,曾对我的书写报以不屑和嘲讽,说我不懂得时髦,不懂得寻欢作乐。我书写苦难,不是说我不懂得快乐和幸福,不是说我不会感受幸福甜美和万事大吉,以及不懂得吉祥如意的生活。我渴望自己的笔,能够不断唤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要忘了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我们曾经备受磨难。真的,我们没有什么可以优哉游哉的。我写苦难,不是因为苦大仇深、不是要放大人内心的痛苦,而是要唤醒人们别忘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在汶川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之前,我就依据民国西海固大地震形成的湖泊,在《作家》杂志发表了一篇具一定警示意义,名为《神奇的湖泊》的小说。我相信,那些有良知和大爱的人,一定能够看懂我所要表达的意思。那是一部具有悲悯和深沉哀悼地震中死难者的小说。

虽然,四川震中距离我们异样遥远。但是,我觉得我永远都和那些劫难者的心贴得很近很近。

今天,我将把我那篇《神奇的湖泊》的小说,在心上再次献给这次一去不复返的死难者及令我热爱着的已经失去了生命的各族的兄弟姐妹,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并且,会因为你们用活泼泼的生命带给我们这些幸存者更多的思考,以及以后活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