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17066500000002

第2章 解析心理学(1)

揭开“心理现象”的神秘面纱

一提到心理现象,大家就会联想到意念、心理控制、催眠术还有黑洞,认为心理现象非常神秘而不可琢磨。很多人认为心理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生活中似乎很少能应用得到,于是觉得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或者说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其实,心理现象是人皆有之的,而且是我们时刻体验着的。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所以我们对它知之甚少。那么,心理现象到底是什么呢?

心理其实就是指生物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而心理现象则包括心理过程和人的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现实社会中,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的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来体验这一切,这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综合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三个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人格也可以称之为个性,它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所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完全通过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

恩格斯曾将人的心理意识赞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的确,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而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我们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心理其实就是心理活动的简称,我们在上面提到了,心理其实就是指生物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实质上这是属于人脑的功能。认知活动是心理过程的一个基础。认知开始于我们的身体感觉,然后是我们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等活动或者过程。比如说:在我们眼前有一张桌子,我们的大脑对于这张桌子的形状、颜色等个别的特征的反应就是我们的感觉;我们的大脑对于这张桌子的形状、颜色、材料等多种特征的全面、整体、综合的反应就是我们的知觉;而我们的种种感觉、知觉的信息在我们大脑中的储存就成为了我们的记忆;然后,在记忆的基础上,再借助语言形式,我们的大脑就可以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抽象、全面和概括的反应,这就是我们的思维。

上述这个整体的反应过程就是我们人类的整个认知过程。也就是说,认知是指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与体验,表现在外就成了人的情绪,进而支配人的行为,或者说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根据这些信息,大脑还会产生一个意志的过程,也就是建立意图、编制活动程序、确定目标,然后调节和控制人体的所有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

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这样三个基本的条件:大脑、客观存在的现实和人们的实践活动。其中,我们的大脑是产生一切心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或者说硬件、载体,客观存在的现实则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决定性因素,或者说软件、客体;而人的实践活动则是把大脑和客观存在的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纽带。

我们的心理现象直接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其实,对于心理,我们有时常用“心理健康”“心理变态”“心理扭曲”等这样的词语搭配来形容我们的心理状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产生了问题,那么势必影响他的行为、他的生活。那么,我们怎么样来看待所谓健康的心理呢?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而且其认知、情绪的反应、意志行为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并且能够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的意识与行为,正确对待外界的一切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与协调的状态,这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就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著名的心理学家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以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著名的健康、心理学者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1.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悦纳本身,也能悦纳他人;4.在环境中能够保持独立,欣赏宁静。5.关注哲学与道德的理论;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健全的,没有心理疾病;第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完善个人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讲,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如果我们产生心理疾病,达不到心理健康的标准又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提到我们的心理学了。

探寻心理学发展历程

有人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在想什么,所以,千万不要对学心理学的人说谎。”真的是这样吗?心理学真的是用来窥探别人心理的吗?其实,这是对心理学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学说。上一节我们讲到了心理学产生与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想要探究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维护自己健康而愉快的生活,这样也就衍生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学发展至今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军事、医学、教育、感情、管理、决策等方面。

那么,心理学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其实,心理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不过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出现却是在1502年。一个名叫马如利克的塞尔维亚人,在这一年第一次使用了“psychology”一词发表了一篇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

心理学是源于古希腊语,意思就是“灵魂之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者呼吸的意思,因为那时的人们认为生命是完全依赖于呼吸的,如果呼吸停止了,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灵魂改为了心灵。

其实,心理学真的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为什么这样说呢?说心理学古老,那是因为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经有足足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之所以说它年轻,是因为心理学在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包含在哲学的范畴当中。

直到19世纪初叶的时候,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了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此前,心理学、教育学共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最终达到维护人们心理健康的目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离不开心理活动的,包括我们在第一节所提到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等,这些都可称之为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的确是密切相关的。科学的心理学有着令人惊异的非常巨大的生命力,现在它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

对于心理的起源,尤其是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例如思维、语言、情感、意志、高级心理特征的产生,是神经基础以及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产物,所以我们不能以单纯的生物学观点来研究这个命题。

再后来,大家对于心理学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产生了分歧与争议。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视角以及立场,因为它本身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将基础心理学归为自然科学范畴,而应用心理学则归类于社会科学范畴,因此,有人称心理学为“中间学科”。

心理学发展日臻完善,主要包括犯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决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爱情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性别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色彩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

《人性的提高,这就是心理学》一书是最早使用心理学这个词语而出版的书,这也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使用心理学这一术语而出版的书。发展至今,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人们对于心理的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比较著名的心理学作品有:

冯特(德国),《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生理心理学原理》《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

马赫(奥地利),《感觉的分析》《认识与谬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梦的解析》《性欲三论》《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荣格(瑞士),《心理学与文学》《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华(美国)生,《行为主义》;

阿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自卑与超越》;

桑代克(美国),《学习心理学》;

巴特莱特(英国),《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

蔼理士(英国),《性心理学》;

米德(美国),《心灵,自我与社会》;

考夫卡(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勒温(德国),《拓扑心理学原理》;

霍妮(德国),《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弗洛姆(德国),《逃避与自由》。

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广。从对学生、孩童、幼儿的教育到男女之间的爱情,从国家的军事到医学领域,从管理到决策等等,这些都需要应用到心理学。作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学家,他完全可以参与解决教育、医疗、军事、工业、商业以及其他各种社会问题。发展至今,心理学已经在许多的应用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分支学科,下面我们简单列举几个主要的分支:

一、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它是关于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的相互影响,以及医护工作人员和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它的研究内容还包括精神药物的作用、心理调适与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等问题。医学心理学是属于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医学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曾有一些人认为——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因而是心理学的分支。但是这一观点在我国的心理学、医学发展中提出来显得狭隘了一些。应该说,医学心理学既属于医学的分支,同时也属于心理学的分支。例如从医学的分支来看,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各种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各种疾病的心理行为变化等等;从心理学的分支来看,医学心理学研究如何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各方面,包括在疾病过程中如何应用有关心理科学知识和技术问题等。

那么,现代医学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现代医学心理学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强调从整体的心理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主张把人看做是自然机体与社会实体相统一的存在物,是物质运动与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统一体。我们的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一些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人们促进身心健康。

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有机体,而且还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能够劳动、过着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人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不仅与自己的身体因素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有害的物质因素能够引起人的身体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能引起人的身心疾病(例如药物、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等),而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

为此,我们就要掌握医学心理学的两个基础概念: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