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17066500000024

第24章 让快乐生活从“心”开始(3)

出人意料的是,随着大学的建成完工,毗邻它四周的地价也立刻飙升起来。就这样,单是建大学剩余的地皮,彼得就卖了相当于建大学之前整块地皮10倍甚至20倍的价格。再加上彼得在学校周围兴建的公寓、饭店、电影院、商店等配套设施的收入,一时间,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涌进了彼得的腰包,这令那些曾经讥讽和嘲笑过他的人目瞪口呆。

有舍才有得,“舍”与“得”是相对应的。拥有的时候,你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你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有勇于“舍”、敢于“舍”的人才能轻装上阵,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快。相反,如果什么都舍不得放弃,背着沉重的包袱前行,人就会被各种包袱压倒,被各种因素牵绊,最终只能对即将获得的成功望而兴叹。

人生历程漫漫,很多人想要拥有一切,所以面对诱惑时,他们不曾想想是否应该“舍”。追逐得太多,反而是一种累赘。有时人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洒脱与自由,也妒忌别人那份笑对一切的心境,其实这一切皆因为别人学会了如何“舍”。

星云大师在《舍得》一书提出了对“舍得”的另外一种认识,即:“舍”就是给别人,有“舍”才会有所“得”。他说:“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回你一句赞美。给人一个微笑,别人才能对你回眸一笑。”

“舍得”并非是盲目的,“舍”是有目的的舍弃,“得”是有选择的得到。生活中,每当有些东西和事情牵绊、困扰你时,请你多想想“舍得”的人生智慧,这样,你的心灵就会得到平静和安宁。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蔓延,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齐军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军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些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做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真的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因为这件事,许多乡亲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问罪。宓子贱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得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长久的损失。得与失应该如何取舍,宓子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印度有一个青年名叫萨丹,他很小就染上了麻风病。幸运的是他无意中结识了来家乡传教行医的传教士医生保罗·布兰迪,两人成了忘年交。从此好心的布兰迪医生便把萨丹带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萨丹想回家过个周末,一是探望家人,二是想看看自己独立生活的可能性。由于麻风病的原因,萨丹的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刺激没有感觉,无法感觉到疼痛。临行前,布兰迪医生告诫他对陌生环境中的危险要格外小心。一切准备就绪,萨丹登上了开往家乡的火车。

星期六晚上,和亲戚朋友尽兴而归的萨丹,回到自己曾住过的房间,一头倒在草铺上,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萨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检查全身。因为永远无法感知痛苦,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他唯一可以判断危险、保护自己的办法,多年来萨丹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检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萨丹发现自己左手的食指血肉模糊。原来这个房间年久失修,他熟睡时,有只老鼠从墙洞里钻进来,竟然把萨丹的手指当成夜宵。但由于感觉不到疼痛。萨丹连一只小老鼠都抵御不了。周日晚上,萨丹不敢掉以轻心。他整夜盘腿坐在草铺上,背靠着墙,借着油灯的光看书。破晓时分,他的眼皮越来越沉重。终于再也抵挡不住疲倦,头一歪睡着了。几小时后,萨丹被家人的叫声惊醒,原来他的右手滑到了盛灯油的碗里,手背上的皮肉都被烧焦了,幸亏油灯的油所剩不多,又被家人及时发现,否则连他本人也会葬身火海。看到这一切,萨丹失意地告别了亲人,双手缠着绷带离开了家乡。

后来布兰迪医生在回忆录中写道:“萨丹回来后,我为他清理伤口,我们都忍不住失声痛哭。因为没有感知痛苦的能力,萨丹最渴望的自由被剥夺了。”布兰迪医生在文章最后说:“当你在痛苦中挣扎,抱怨上苍不公时,我希望你会想起萨丹的故事。没有痛苦,就无法知道危险的存在,没有进退的尺度,就无法判断做的是对还是错,无法保护自己,就永远担惊受怕,没有自由。”

萨丹的故事教给我们一个人生真谛:没有痛苦哪来自由。我们是不是应该庆幸自己能有痛感呢?看来得与失只是在你的一念之间。

有位70多岁的老先生,携一幅祖传名画参加电视台组织的鉴定活动。

他对主持人说:父亲告诉他,这幅画可能价值数百万元,所以他总是战战兢兢地收藏着。由于自己不懂艺术,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便拿来请专家们鉴定。

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专家们非常肯定地认为,这幅画是赝品。主持人问老先生:“这个鉴定结果,一定会让您很失落吧?”

老先生憨厚地笑了,说:“这样也好啊,至少以后不会再担心有人来偷这幅画,我就可以放心地把它挂在客厅里了。”

有时候,失去可以比拥有更轻松。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拥有知足心,生活会常乐

如果从心理学上来分析知足常乐,那么可以将其看做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生活水准所持的态度以及人们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过这样的话:“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意思是说,天下的罪过没有比贪欲更大的,天下的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厉害的,天下的灾难没有比想要掠夺更严重的。所以,知道该满足时就满足,就会永远知足。这里所说的其实就是一种知足常乐的精神。

如果从心理学上来分析知足常乐,那么可以将其看做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生活水准所持的态度以及人们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心理研究人员把被测试者分为两组,分别称为“知足常乐组”和“过度追求幸福组”。研究人员对这两组分别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人际关系、职业生涯、工资收入等。研究结果显示,和“过度追求幸福组”相比,“知足常乐组”拥有良好、持久人际关系的可能性更大,并且他们在事业的发展上也比“过度追求幸福组”更成功,同样他们的钱包也会更鼓一些。

知足能使人不为物质所役,从而常乐。爱因斯坦对钱财很知足,也不太在意。他曾用一张大面值的支票作书签,结果不小心弄丢了那本书,他对此一笑了之。如果换成葛朗台先生,他肯定会捶胸顿足。一把躺椅,一杯清茶,一本好书,有的人就常乐;住上别墅,开上跑车,品味佳肴,有的人却不高兴。在物质享受上,人们要懂得知足。一味地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心始终比天高,这种不知足只能让自己不快乐。

清朝时期,有个秀才叫张生,他已到而立之年,却没有考中举人,整日靠卖字画为生,如果字画卖不出去,就只能沿街行乞。

在一个寒冬的傍晚,北风刺骨,衣衫单薄的张生行乞归家,一路上冻得直哆嗦。这时他看见一座石桥,他实在坚持不住就钻到桥洞下避风。桥洞下一堆刚熄了火还在冒烟的灰堆散发着热气。张生喜出望外,把冻僵的双手插进灰堆,身子立刻暖和起来。他高兴得自言自语:“满足乎?满足也哉!张生我知足矣!”这时,恰巧一位告老还乡的官员从友人处归来,骑马路过,听到桥洞下有人不断吟唱“满足,知足”,官员心想:我在官场多年,尔虞我诈,贪得无厌者多也,知足的是非常少的,想到这里,他便下马去桥下观看。张生见来者慈眉善目,衣着华丽,便施礼叩见。官员问他这么冷的天气,为何在此咏诵“知足”。张生当即吟诗一首作答:“十年寒窗苦读书,名不闻来功不就;家境贫寒无奢求,天寒见灰亦知足!”官员被张生知足常乐的精神所感动,就聘他教膝下的一对子女读书。

自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张生不愁吃穿,衣袋里也有了银两,人变得容光焕发,生活上也逐渐放纵起来。他开始是大吃大喝,后来又染上赌博恶习,还背了一身的债。债主上门追索,官员大怒:“明天一早,你不要讲课了,把这封信送到去年我们相见的石桥旁,交给一个叫乔上观的人。”

第二天清晨,张生就带着信按时来到石桥旁,等了半天,不见人影。他从怀中取出信来,一看“乔上观”三字,才明白官员是暗示自己到桥上观此信。信里写着一首诗:“张生先生不知足,忘了桥下灰一堆;如今吃喝又赌博,乐不知足反生悲!”张生知道这是辞退书,只好回到自己原来的破房子里,又过起了穷困潦倒的生活。

有人认为,如今不应当提倡知足常乐,理由是知足就是对现状满足,而满足又往往导致思想不进取,提倡知足常乐会带来种种弊端。其实不然,他们错误地理解了知足的真正含义。他们简单地把“知足”理解成“满足”,然后得出了一个片面的结论。

人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但这与知足并不矛盾,做人要想有好的心态,就是要能将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可以为下一个目标准备,但不能在这个目标还没实现时就想得到更多,那就变成了贪婪,事实上,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动力。

养成知足常乐的心态,减轻心理上的各种“负担”,让快乐驱除烦恼,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足常乐,并不是故步自封,不求进取,而是以实际的态度,以乐观的精神,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自觉做到不断开拓进取、创造佳绩。

知足才能常乐。你可能没有良田万顷,却有着薪水维持一日三餐;你可能没有大厦万间,却有栖身的温馨家庭。知足能让你在失败面前不灰心丧气,在成功面前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你将拥有真正而长久的快乐。

生活的智者应该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看似无为,其实是无为中有为,是一种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拥有一颗平常心的人,没有人能打倒他们。因为他们拥有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态:风也好,雨也罢,他们总是屹立不倒,静静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就像傲然挺立在黄山上的迎客松。

心态决定人生,保持一颗平常心的人,才是生活的智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平常心,是指在人们紧张、快节奏的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放松,保持适度兴奋,避免过分紧张的一种能力。拥有平常心的人,在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全神贯注,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工作和学习上面,排开与此无关的一切杂念,心理学称之为“以问题为中心”。反之,缺乏平常心,在工作和学习中患得患失、注意力分散、过度兴奋、不断有自我意识的干扰等,心理学称之为“以自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