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小美女穴位养颜经
17070100000009

第9章 养颜与局部穴位塑身(5)

2.小腿按摩不拘于时间,无论是静坐还是站立,只要超过2小时就可以进行按摩。孕妇在妊娠后1个月内不能做运动,此期间不妨用按摩的方式代替运动,消除小腿水肿的同时还可以缓解双脚压力,减少妊娠期间下肢疲倦、酸痛等不适。

3.按摩瘦小腿之前,先要检查自己的小腿肌肉是松弛还是绷紧,通常水肿型和脂肪型的小腿比较容易减,而肌肉型小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萝卜腿”要瘦下来就比较困难了。因此,按摩减肥之前,最好要从“打松”结买的小腿开始。

按摩方法

方法一

【功效】“挤去”小腿水分,消除小腿水肿。

【取穴】承筋穴、三阴交穴、丰隆穴、阴陵泉穴。

(1)承筋穴:位于小腿后侧,肌肉最丰厚的部位。

(2)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的脚踝上缘三指宽,胫骨边缘的凹陷处。

(3)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4)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

【按摩步骤】

(1)步骤一:双腿自然平放于地面,左腿抬起,脚踝压在右腿膝盖上方,双手同时捏左腿的小腿腿肚内侧的肌肉,从脚踝处一直捏到膝盖处10~15次,然后双手握住小腿,拇指按在承筋穴,像拧抹布一样左右拧小腿腿肚的肌肉,同时按摩穴位,从脚踝一直拧至膝盖,重复15~20次。最后双手握住小腿,拇指按住小腿前面的腿骨,十指同时用力从下向上按摩5次。

(2)步骤二:起身站立,左腿向前迈出一步,右腿绷直,身体向下倾,双手撑地,脸朝下保持这个姿势5秒,然后将环指紧贴在左脚脚踝的三阴交穴、丰隆穴处点揉2分钟,接着用掌根向上擦,直到皮肤发红、发热,擦至膝盖处时用中指点揉阴陵泉穴2分钟。换右腿向前迈一步,重复相同按摩动作。

方法二

【功效】软化小腿肌肉,调整女性激素,解决小腿肌肉结实粗壮的烦恼。

【取穴】无须取穴。

【按摩步骤】

(1)步骤一:坐在垫子上,右腿平放于垫子上,左腿屈起,双手掌心在小腿最硬的部位用力按压摩擦3分钟;用手指从小腿内侧开始,用力抓捏肌肉与皮下脂肪,有节奏地从下向上抓捏,以微感疼痛为宜;用拇指用力揉搓小腿肚和小腿前侧,在膝盖的周围集中按摩,使小腿前侧、后侧平顺健美。

(2)步骤二:平躺在垫子上,左腿微屈,用右脚脚掌按摩左腿小腿后侧和内侧3~5分钟,然后再将右腿微屈,用同样方法按摩右腿小腿肚后侧和内侧3~5分钟;将左腿伸直,用右脚外侧和脚掌分别按摩左小腿前侧和外侧3~5分钟,再将右腿伸直,用同样方法按摩右小腿前侧和外侧3~5分钟。按摩完毕后,坐起身来,将一只脚抬高置于椅子上,双手握叩小腿肚5分钟,换另一侧重复相同的按摩动作。

温馨提示

如果小腿肌肉结买,在按摩的时候不妨涂一层乳液,一定要使用乳液而不是乳霜。使用乳液最好在洗浴后10分钟之内。按摩时要轻轻拍打,这样才能让乳液充分吸收,使“变硬”的肌肉得到滋养和软化。

专题二常见疾病的按摩疗法

痔疮的按摩疗法

(一)点穴疗法

1.点穴

会阴、会阳、长强、二白、承山、百会、足三里。

2.定位

会阴—会阴部,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会阳—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长强一尾骨端下,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二白—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1穴,一臂2穴,左右两臂共4穴。

承山—小腿后面正中,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百会—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中指)。

(二)自我按摩法

1.提肛运动全身放松,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吸气,舌舔上腭,同时肛门向上提收。像忍大便的样子,提肛后稍闭一下气不呼,然后配合呼气,全身放松。每日早晚两次,每次做二十下。

2.举骨盆运动仰卧屈膝,使脚跟靠近臀部,两手放在头下,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使骨盆举起,同时提收肛门,放松时骨盆下放。熟练后,也可配合呼吸,提肛时吸气,放松时呼气。此法每日可坚持做1~3次,每次20下。

3.摩腹以气海穴(脐下1.5寸处)为中心,用手掌作旋转运动。逆时针旋转20~30次,顺时针旋转20~30次,先逆后顺旋转。

4.点穴对前述穴位进行点按,每穴1~2分钟,以酸胀为度。

5.擦肾俞双手向后用手掌擦两侧肾俞穴,以透热为度。

头痛的按摩疗法

(一)点穴疗法

1.取穴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

分部取穴:前额痛取阳白、印堂、攒竹、合谷、陷谷;偏头痛取太阳、率谷、四渎、外关、足临泣;后头痛取后溪、金门、束骨;头顶痛取内关、太冲、涌泉。

配穴:感受外邪者加合谷、列缺;肝阳上亢者加三阴交、太冲;痰浊中阻者加中脘、丰隆;气虚加气海、足三里;血虚加三阴交、脾俞。

2.定位

百会—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风池—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太阳—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阳白—前额部,瞳孔直上,眉上1寸。

印堂—额部,两眉头的中间。

攒竹—面部,眉头陷中。

合谷—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陷谷—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率谷—头部,耳尖直上人发际1.5寸。

四渎—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外关—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足临泣—足背外侧,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后溪—手掌尺侧,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金门—足外侧,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束骨—足外侧,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内关—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太冲—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涌泉—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中1/3交点上。

列缺—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到达处。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旁开二横指(中指)。

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中指)。

脾俞—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二)自我按摩法

1.分抹先用两中指指腹从眉间的印堂开始,沿着眉弓上缘分抹至太阳穴,起点时用力稍重,分抹时力量渐渐减轻,操作9次。

2.揉眉弓用两中指,从印堂开始,沿眉头上缘,分别向外轻揉,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髂至太阳穴上加以揉按,反复9次。

3.点压鱼腰用两手中指在鱼腰穴上按压9次。

4.抹眼球以两手食指从睛明穴开始。分别经瞳子髎抹至太阳穴,反复18次,动作要求轻柔,如伴有红肿,加抹18次。

5.按压头面部穴位用中指从印堂开始,分别按压睛明、迎香,合于人中。再分别按压地仓,合于承浆穴。然后按压人迎、颊车穴。最后用中指沿翳风、听会,听宫、耳门穴的顺序,向上压至太阳穴。以上各穴按压反复3次。

6.压三经用两手中指从印堂开始,沿督脉向上压至头顶百会穴;然后再从两眉上之阳白穴开始,沿膀胱经压至络却穴;再对百会、印堂、阳白等穴加重按压,反复8次。

此法有明显止痛作用。

7.抹擦用两手的食、中、无名指的指端紧贴两额部进行半环形抹擦,抹擦时从一点开始,逐渐向后移动,直至头顶。

8.干梳头十指稍分开,各手指屈曲,用手指指端从前发际开始向后头顶部,在头发内作快速而有节律的梳抓。

9.勾点风池一手压住前额部,另一手中指微曲并用力勾点风池穴,至有酸胀感并向前额发散为止。点完一侧,另换一侧。

10.掌叩手握空心拳,以手背在头顶、前额上下叩击,手法宜轻快。

11.指弹十指分开,用指尖在头皮上快速地上下弹打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