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
17077400000004

第4章 情绪管理中的心理技巧(1)

1.我担心控制不住自己:对抗的平衡

心理学是和人们的生活最贴近的理念和知识,无论你是否了解心理学知识,你都在运用着一些心理的规律,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正如一句古话叫做“日用而不知”。下面是一个夫妻关系导致的焦虑症发作的例子。

大伟结婚19年了,有两个孩子。因为妻子害怕他失控会疯掉而让他来咨询,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感觉好像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并有心慌、发抖、要疯掉的感觉。他不能静下心来却又不知道干什么,只是脑子里乱糟糟的。这种感觉不时地困扰他,令他坐卧不安,只得由妻子陪同前来咨询。大伟的这种问题是临床心理学中常见的焦虑发作,是一种强烈的焦虑情绪爆发,我们要先找到压力源在哪里。在大伟谈论他的症状时,我试探着问他,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家人是什么感受,他们做了什么支持,这样我们就把话题转移到探索家庭关系的情况,探索家里是否有压力源。

大伟开始抱怨自己的婚姻是父母包办,和妻子性格差异太大,从没有感觉到妻子的支持。妻子是特别沉闷、死板的人,近20年来,自己都没有改变妻子。生活中妻子最令大伟困扰的是不会做事,有朋友来家里的时候,妻子不愿意主动留客人吃饭,更不能做一顿像样的饭菜招待,大伟为此对妻子说尽了道理,可就是没有任何作用。带着如此多的不满和无奈谈论自己的婚姻关系,这段感情一定是有故事的,所以我们决定让夫妻一起进行一次家庭会谈。

当大伟的妻子说起两人的关系时说了同样的一句话,即把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父母包办婚姻,抱怨两人性格不合。妻子抱怨大伟从结婚就没有长大,只懂得天天和朋友混在一起,生在农村却不肯干农活,做生意又不善于经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己不能不细细打算。

“我也算是在十里八村的头面人物当中有交往的,你从不给我做些脸上添光的事情。我怎么说,道理怎么讲,你全然不顾,在人面前我们总要差不多才行,你总是畏畏缩缩,我也是心里无奈呀!”丈夫颇有微词,似乎又心里发虚。

“我也想给你添光,可是我用什么给你添光呢?花一分钱要向老人要一分钱,老人再有钱,要钱花我心里也要掂量一番啊……”说到这里,妻子更是满腹委屈,泪水忍不住一泄而出。原来大伟父母家生活一直富裕,又从小对大伟娇生惯养。所以,结婚后大伟仍像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以玩闹的心态对待,婚后家里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妻子从小在苦日子里长大,看到丈夫不务正业,心有不满又无计可施,只得节省开支,还不时打零工贴补家用。这在丈夫看来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两人经常为此争吵。

“你能说会道,我没有道理讲,说不过你,只能一个人生气,我能怎么办,我不干些零活儿挣钱,靠什么过日子?也只能听你的,该做什么做什么,这种日子谁愿意过?”妻子抱怨。

“没法跟你沟通,怎么道理在你这里就讲不通呢?每次都这样,为这事儿我都没脾气了,我怎么说都没有用,你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唉……”丈夫也是痛苦不堪。

原来两人结婚多年一直吵架,丈夫是急脾气,每每看不顺眼的事就发火吵闹,妻子争吵不过,只得退让不理,忍气吞声地受尽委屈,以致后来碰到争吵,妻子便不吱声,默默忍受,渐渐地丈夫也没有了火气,遇到分歧只有心里憋火无处释放,两人彼此不理双方,各自干各自的事。不能带动和影响夫妻关系,使丈夫陷于心理弱势,看起来是平局,实际上丈夫陷入了被动。

“这么多年来,你们争来吵去,都忍受了很多的不容易,丈夫深受挫败,无计可施;妻子受尽委屈,无处释放,真的很难为你们。”我听着两人的纠缠,感慨地说,“现在看起来,似乎妻子在这场‘战争’中稍微占了上风,火暴的丈夫再也没有机会向你发脾气,满肚子的火气只能自己消化,这感受一定比受委屈还要难受。”

两个人近20年的“持久战”,使丈夫磨尽了火气,妻子受尽了委屈,但谁也没有让谁得到改变,每个人的“心墙”却越筑越高,只能让各种情绪耗尽自身元气。丈夫的焦虑发作,正是这种对抗的症状,也是对夫妻关系最有力的影响,妻子和丈夫才有了一个不是对抗的沟通话题,这才会有妻子带着丈夫来咨询的事情,夫妻之间才算是有了一点爱的流动。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焦虑情绪是一种恐惧,处在弱势的丈夫无法带动夫妻关系,意味着丈夫的失败,20年来处于心理弱势是丈夫最大的焦虑源,而焦虑发作的问题却成了夫妻沟通的一个契机,丈夫可以借此带动妻子,也算是婚姻关系的进展。解决丈夫焦虑发作的问题就变成了通过心理咨询来调整夫妻关系。当发展出一种有效的沟通,夫妻不再对抗而彼此支持的时候,丈夫才能成长为有责任感的丈夫,妻子才能成为体贴的妻子,再也不会有焦虑的心理问题了。

2.为什么悲伤总是找上门:情绪的循环

追求快乐、保持乐观是人们的普遍心态,但是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让人感觉不快、苦恼的消极情绪也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有时候人们刻意抗拒消极情绪反而会造成更多不快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健康的人应该是情感、情绪体验丰富的人,而且心理学家发现消极情绪并不是只给人造成负面的作用,比如悲伤,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心理力量,一个人充分表达悲伤以后会感觉到轻松和富有勇气;比如愤怒,有时候激起抑郁者的愤怒可以帮助其摆脱抑郁的感觉。

悲伤情绪是一种丧失后的情绪反应,在经受困难的时候,比如关系破裂、重大丧失等,人们就会在体内产生出一股悲伤的情绪,悲伤的情绪释放出来以后是一种强大力量,使我们恢复心理平衡。无论是哪种情绪,如果积郁起来不能释放,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消极的情绪,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回避表达消极情绪,所以常常得不到及时地释放,造成了消极情绪的循环。

苏青青是一个容易伤感的人,她发现自己特别容易被伤心的事情所影响,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总是碰上伤心的事情,朋友们看来没什么的小事,自己也会感觉到非常悲伤。她说,自己并不是悲观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总会悲伤,有时候看书看到感人的情节就会感动得流泪,有时候一感动心里就会觉得很悲伤,而且会特别伤心。她也奇怪为什么不是伤心事也会勾起自己内心的悲伤感觉呢?

通常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被触动的情绪一定与以前的经历和类似的情绪体验没有得到充分地宣泄及处理有关。所以,通常要找到以前因为什么事情体验到悲伤,才能知道感觉悲伤的真正诱发原因。苏青青从小父母离异,由奶奶一手带大,由于父母离婚以后很少来照看苏青青,所以从小苏青青感觉到孤单和被抛弃。奶奶承担起抚养苏青青的任务,两人相依为命。奶奶教育苏青青要有志气,要有勇气面对困难。苏青青在成长中不仅形成了积极开朗、勇敢坚强的个性,还从小埋下了孤独、不被人爱的阴影,她骨子里不相信自己被人接纳。两年前她在外地出差时奶奶去世了,等出差回来才得到消息,却只能看到奶奶的坟冢。苏青青当时感觉悲愤交加,她怨恨家人为什么没有早些通知她奶奶去世,一股强烈的被抛弃感和孤独感把她包围了,此时她只能告诉自己要坚强面对。

没有得到疏解的悲伤和愤怒被压抑在内心里,这种消极的情绪不会自己消失,它总会找机会表达。压抑情绪的结果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变成生理反应或者身心疾病,比如皮肤病、心血管病、关节炎症、癌症等;另一种是引起心理障碍或者被某种情景触动而不能控制的情绪大爆发。苏青青不断产生的悲伤,就是压抑情绪的结果。所以,心理咨询师的治疗就是陪伴苏青青回到被父母抛弃和奶奶去世的体验里,帮助她充分宣泄各种负面的情绪,并举行一个仪式,和这些情绪对话,接受它们是自己过去生活中的一段经历,然后跟它们告别。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宣泄和疏导情绪,人们的心理问题中也有很多是因为压抑了太多的情绪,所以健康心理学提出,人们要经常找机会倾诉烦恼、表达情绪,减少压抑。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回避消极的情绪,而正确的态度是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学会随时找机会宣泄情绪压力。

3.我的幸福感在哪里:不肯幸福的咒语

人们对幸福普遍的误区是,认为金钱、车子、房子、体面的工作是幸福的保证,但实际上是大多数人获得大量金钱、大房子、豪华车、体面的工作等之后,一点儿也不比没有这些东西时更幸福,甚至因此而痛苦。心理学告诉我们,这些仅仅是得到幸福的方式和工具而已,它们并不是幸福的结果。获得幸福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什么会让自己获得满足和幸福的体验。

小刘是个年轻时尚的女孩,来到北京已有3年,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当上了销售总监,平均月薪过万元,买了名车,购置了大房子,准备10月份和男友结婚。然而,富足的生活背后,小刘却常常陷入无聊、烦恼、生活没趣味的感受中。她说,我现在感觉生活特别灰暗,一点儿幸福感也没有。其实我现在很令人羡慕,身边的朋友都说我不应该不知足,“现在什么都有:有好老公,有车有房,有体面的工作,生活无忧,年轻有为,只有别人羡慕的份儿,你还有什么不幸福呢?”我也知道这些,可这并没有让我感觉幸福,我觉得生活也就这样了,天天如此,我感觉特别空虚。我其实工作不忙,可是我常常不敢回家,只要一闲下来我就特别空虚,空虚得让我恐惧,所以我就在单位里加班,可有时候实在没有什么可做的。

小刘讲了一件曾经让她感觉非常幸福的事情:初来北京,自己是个普通的销售人员,每月才拿几百块钱。她和男友特别喜欢吃肯德基快餐,但只有每月发工资的时候才能去肯德基快餐店奢侈一把,那时候吃肯德基快餐是让两个人特别幸福的事情。那时候就盼着将来可以天天吃肯德基快餐。现在,可以天天去吃了,却再没有吃肯德基的欲望和幸福感了。

幸福是一种满足感,这是体验到需要被满足的感受,俗话说知足常乐,懂得自我满足就会感觉幸福。但小刘的困惑是需要被满足了,却不能感觉到满足和幸福感,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来小时候,妈妈总是教育小刘什么事情都要做得最好,钢琴要弹得比邻居阿姨家的妹妹好,学习成绩要比表弟好,还要比所有孩子都乖巧懂事……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努力的孩子将来没有幸福。每当小刘有做得不好的时候,妈妈总是很冷淡地说:邻居小琳妹妹上台表演了,还拿了奖,看看人家孩子多有出息,你为什么就不能上台表演呢?每次妈妈带着讽刺和失望的神情夸奖别人的时候,都让小刘有刺痛内心的感觉。所以,从小时候起小刘就事事争强,特别善于在人们面前表现自己。每当自己学习比表弟好、自己有表演的机会、被别人夸奖的时候,小刘都会觉得特别幸福。一直以来,得到最好的认可、获得别人的肯定成了小刘的幸福。现在小刘再也没有下一个需要努力被肯定的机会了,在她看来别人对自己都满意了,自己却感到失落了。

小刘被不幸福的咒语困住了,“不努力的孩子将来没有幸福”这样的信念像咒语一样推动着小刘不断地追求被人肯定,而总是需要被人认可才感到满足的人,自我价值感很低。现在小刘已经什么都被人肯定了,不再需要多么努力了,此时的空虚和无聊,正是缺少自我价值感的体现——不努力就没有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成了小刘最大的疑惑。

努力并不是幸福,只是人们得到幸福的手段之一,而幸福是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接受自己的状态。真正接纳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幸福的。“对你来说,一直都在为了各种目标而努力争取,而且因为努力使你感觉有动力和幸福感,那么从现在开始,要努力的目标是接受自己停下努力,随心地去生活。”咨询师给了小刘这样的建议。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心里能否有幸福感,取决于是否内心感到快乐和有意义,在小刘的信念里,努力才有意义,实际上空虚的感觉来自于没有努力的生活现状。此时,寻找不努力的状态下自己感觉是有意义的事情,是找到幸福感的第一步。

4.易怒是一颗定时炸弹:情绪积累

愤怒是一种很有攻击性的情绪,人们常常用怒火比喻愤怒时的感受,借以说明愤怒情绪的破坏力。当人们感觉到被侵犯和被攻击的时候,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并有攻击人的冲动。所以,愤怒的时候,人们常说:“我恨不得掐死你!”“气得我要爆炸了!”等。

遇到愤怒的情绪时,人们常常有冲动、过激的行为,事后又常感觉到后悔。因此,人们遇到愤怒时常告诫自己要冷静。保持冷静和理智对处理问题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经常为了保持冷静而压抑愤怒的情绪,事后又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有时候还会把怒火积攒成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触发爆炸,而一旦爆炸就会远远超过一次愤怒的火力,攻击性和伤害性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