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
17077400000005

第5章 情绪管理中的心理技巧(2)

在家长教育孩子时,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先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集中爆发的现象。方女士是一位爱发脾气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动不动就发火。下班以后方女士到学校接孩子,看着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学校被家长接走,儿子却因为没有写完作业而被老师留下来继续写作业。方女士只好陪在教室等儿子写完作业,可是儿子磨磨蹭蹭,就是不肯认真写作业,方女士只好耐心催促,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儿子认真写,但儿子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动作仍然不紧不慢。方女士忍住怒火等到孩子写完作业。回到家以后,孩子要看电视不肯去复习功课,方女士忍不住大声命令:“马上去复习功课!”儿子讨价还价,方女士声音越来越高,最后,终于忍不住动手打了儿子:“难道你的耳朵长在屁股上了吗?”随之而来的是一通责骂:从学校说到家,从作业说到成绩,从提醒说到要求……

心理学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看到现象背后的东西。引起人愤怒的事情并非全是令人气愤的,愤怒有时候代表了我们的无奈,没有办法应对,发火可以对抗自我的挫败感。如果一个人遇到愤怒时第一反应是控制愤怒,那么很容易在愤怒发作的时候克制住粗暴的行为。粗暴的行为背后宣泄的不仅仅是当前的愤怒,还包括以前积累下来的愤怒、委屈、怨恨等。而引起怒火的人常常是比自己柔弱的人,比如孩子、学生、小动物。在家庭里,对孩子发火,最大的伤害是由家长把和孩子无关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造成的。

遇到愤怒时,愤怒最容易发泄到比自己弱势的人身上,使别人受到伤害。应对愤怒的方法之一,就是要经常疏导自己的情绪,平时注意释放压力,比如哭一场,把糟糕的感受一吐为快。更为理想的方式是当有愤怒的情绪时,自我觉察一下愤怒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缺乏支持而承担太多了?还是因为遭到侵犯或攻击?是因为遭受挫折,感到无力无能,自我否定?还是因为自己的需要不被满足?当我们觉察到背后的动力,就可能找到恰当的方式以表达自己。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愤怒的情绪是最容易被压抑、积累的情绪,而且传递愤怒的方式通常是向柔弱的人传递,一般不会向强大的一方传递愤怒。这就是为什么丈夫受了老板的责骂而回家向妻子发火,妻子受了委屈向孩子发火的原因。对待愤怒最有效的调节方式就是学会适时地释放情绪,恰当地表达愤怒,经常疏通以避免积累。

5.恐惧是一种心理疾病吗:恐惧症

恐惧是人天生所具备的本能情绪,对一些事物感觉到害怕、恐惧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比如,对蛇的恐惧。心理学对恐惧的解释是,人们应对威胁而本能的逃避反应。人人都有过恐惧的体验,感受过恐惧的反应。

余茉和男友恋爱8年了,迟迟不能结婚是因为余茉对结婚有种莫名的心理恐惧,一想到结婚就似乎有太多的麻烦事情难以面对,担心这、担心那,对婚姻的惶恐使余茉一直拒绝结婚。男友对余茉的心态一直表现得很接纳,耐心等待着她做好准备,对于男友的态度,余茉感觉很愧疚。

结婚,通常会让人产生一些兴奋和恐惧,但是随着想结婚的愿望加强和准备工作的开展,这种恐惧一般会慢慢缓解。在心理学中通常解释结婚恐惧的说法是,这种恐惧和早年的亲子关系模型有关,比如,小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分离、亲密与冷漠等让孩子在和父亲或者母亲的关系中体验到矛盾冲突,所以在亲密关系里总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这种假设,通常用来解释发生在对人或关系上的恐惧问题。解决恐惧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纳,接纳可以因为恐惧不用结婚,也就没有必要和结婚恐惧对抗了。

恐惧情绪是为了逃避危险而作出的反应,对自己起到了避免受伤害的作用。在心理学中,如果恐惧的情景和恐惧的强烈程度不相称,一般认为是心理困扰。比如,被别人目光注视,有时候会引起紧张或者害怕,偶然出现这样的现象是正常的,如果一个人总是害怕被人注视,而且恐惧到出汗、发抖、逃跑等,这是恐惧症的主要症状了。

恐惧症主要是一种自己知道不必害怕但无法克服恐惧和逃避的矛盾心理。有人害怕别人的目光注视,有人害怕见到异性,有人害怕通过狭窄的过道,有人害怕空旷的广场,有人害怕人多的场所、有人害怕孤单的时候……通常都是遇到明知不必恐惧、担心的情况,但自己却有强烈的恐惧反应,并无法克服。除了恐惧体验以外,还会因为自己没必要的恐惧而感觉到自责和烦恼,这种情况就构成了心理问题。

恐惧是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治疗的。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系统脱敏法,即让人一点点儿地尝试克服恐惧。不过,如果接纳自己的恐惧,不和恐惧对抗也会减少自己的苦恼,甚至可以治愈恐惧。我有一个朋友,他害怕当众说话,人多的时候讲话总是非常紧张,讲话磕磕巴巴,以为自己得了口吃症。他告诉我战胜恐惧的经验,每次当众讲话的时候自己尝试着不与害怕较劲,接受自己害怕当众讲话,讲不好就打声招呼:我有讲演恐惧,总是这样磕磕巴巴!结果,他的恐惧反倒没有了。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恐惧情绪是本能的反应,担心出现恐惧比恐惧本身更困扰人。很多人有恐高症,但他们不像恐人症那样认为自己不正常,所以心理困扰也少得多。恐惧症最大的问题是对自己的抗拒,越想让自己不恐惧就越会产生心理困扰,恐惧感也越强烈。

6.为什么我脸上的痘痘有四季:情绪周期

阿美已经过了青春期的年龄了,不过从她甜美的脸蛋和上面的小痘痘,你根本看不出她已经是二十五六岁的年龄。阿美从事的职业是会计,这可是一项不轻松的工作,常常到月底的时候忙得天昏地暗、焦头烂额,尤其是到了年底,简直是一种煎熬。

阿美不仅工作出色,而且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经常约上一帮姐妹逛街、游玩,玩乐起来有如孩子般的疯狂。正是开朗的个性,让阿美非常在意自己脸上的小痘痘。她发现自己的小痘痘有时候经常和自己作对,在自己没有约会、不需要出头露面的时候,小痘痘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脸蛋儿白白净净,显得非常健康。可是每到出去玩,脸上的小痘痘就冒出来,一晚上就长满额头、嘴角。阿美还发现每年的春季和秋冬交替时,自己脸上的小痘痘会大量往外冒,其他的时候就会少一些。阿美感到奇怪,怎么我脸上长痘痘还分四季呢。

人的年轻心态常是自己不成熟的那部分心理,这部分心理和成熟的心理部分会存在冲突,在现实压力下,成熟的心态和不成熟的心态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产生内心焦虑。阿美的会计工作需要成熟的心理,而游玩却需要表现出来不成熟的心理,心情自然也是随之变化的。

为了治好这些烦人的痘痘,阿美什么方法都尝试了,祛痘的洁面产品、药膜、药膏、营养调理的汤粥甚至中药偏方都用过,但没有一样令人满意。最近听说了心理美容很流行,于是她选择了一种新的美容法:催眠心理美容。每周进行两次催眠治疗。

人的皮肤是人的第一道防线,是人的最大、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它对人的健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皮肤经常阶段性地长痘痘是因为过敏反应,心理临床治疗师发现这种过敏和心理的过敏是紧密联系的,当人的情绪波动,或者随着周期变化的时候,痘痘也会时长时消。心情的波动常常隐藏着一些情结的作用,心理治疗可以消除这些情结的影响从而改善情绪状况,自然也就起到了皮肤美容的功效。

阿美的催眠治疗并没有特别之处,开始的时候,治疗师训练阿美的配合和接受暗示的能力,通过放松引导让阿美进入一种放松、舒服的催眠状态,随着训练的深入,阿美能够越来越快地进入松弛、安静的催眠状态。治疗师增加了一些想象治疗,让阿美想象接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空气和阳光的包围,促使皮肤变化并得到治疗。当催眠程度越来越深的时候,治疗师在深度催眠的状态下,引导阿美体察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体验,欣赏自己的一切,这是深度的心理治疗。这样的治疗实际上是通过增加阿美内心的自我接纳度而改变阿美的情绪。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皮肤变得敏感是和人的焦虑情绪有关的,焦虑情绪是人最常见的情绪,这种情绪和人的自我接纳有关。自我接纳度越高,人的情绪越稳定;自我接纳度越低,情绪越容易波动,越容易焦虑。其实,催眠治疗真正治疗的是自我接纳不够的问题。

7.我是得了抑郁症吗:抑郁情绪

情绪本来是人最基本的反应能力,但是人们越来越视情绪为敌人。人们认为自己不应该生气、不应该郁闷、不应该烦恼,甚至不应该总是高高兴兴。心理学总是强调情绪无对错,它只是人们的一种感受和体验而已。但是我们习惯问:“你凭什么不高兴?你应该高兴!”

现代心理学对心理困扰的看法不再像以前一样习惯于把问题看成疾病,而是解读为内化的社会文化,形成的认知和核心信念造成了我们解读外在事物时形成了矛盾或者障碍,使我们感到内心痛苦或者困扰。就像人们提出抑郁症的概念,没有使人们少受抑郁的困扰,反而使受困扰的人急速增加,而且造成了人们普遍认为抑郁是不好的,视抑郁为大敌。

上高中的杨晨被怀疑得了抑郁症,因为他总是感觉很烦恼,无法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对什么都感觉困难,没有兴趣,而且总是懒懒散散,不想做任何事,什么都觉得没有意思。杨晨每天上课的时候提不起一点儿精神,晚上又胡思乱想,夜夜失眠。

谈起自己烦恼的原因,杨晨说了一个小秘密。杨晨在上初三的时候偷偷恋爱被老师发现了,从此老师就改变了对杨晨的态度,虽然没有说早恋的事情,但是开始在上课的时候说杨晨学习不用功。杨晨觉得很受打击,一下子觉得上学没有意思了,就这样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心情越来越糟。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秘密,所以杨晨独自一人苦闷了一年多。

其实,抑郁不是因为积累了太多的消极情绪,而是因为情绪表达不畅,处于淤滞状态,就像河水流进泥坑变成一潭死水一样。长期处于这样的淤滞状态的人就会越来越没有生命力,就像水静止不动就没有任何活力一样。所以,对付抑郁的方法是让自己的每一种情绪都有表达的出口,保持情绪的流动。

抑郁情绪是自然的身心反应,它与抑郁症不同,在定义抑郁症的时候有下面的规定。

首先,要看抑郁是否事出有因。如果抑郁的情绪是因为发生了失恋、受到攻击等具体事件,而且直接引发了抑郁情绪,情绪强烈程度和事件基本一致,那么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情绪表现,而抑郁症常常找不到具体的诱发原因。

其次,要看症状的严重程度。抑郁症一般除了要有情绪上的症状,比如郁闷、烦恼、没有动力,还要看是否有躯体症状,比如体重的剧烈变化,睡眠、饮食出现问题。症状足够多,才能特别对待。此外还要看持续的时间是否足够长,是否感觉对生活完全绝望,甚至想到自杀。如果仅仅是感觉到失望,也不要随便贴上抑郁症的标签。

另外,还要考虑变化。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是,早上症状严重,无力感、无助感强烈,到了晚上感觉稍好一些。大多数人的抑郁属于抑郁情绪,或者仅仅是抑郁体验深刻一些,并不是真的得了抑郁症。其实,对抑郁症越解释,就会越多地让人有机会了解更严重的抑郁感受。所以,不要把抑郁看成敌人才好,如果人生不遇到一些苦恼,不能体验抑郁,那就不叫做生活了。感觉抑郁的时候,人的获益不一定比不抑郁的时候少。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抑郁情绪并不是洪水猛兽,它既是一种情绪又是一种能量,当一个人可以自如地表达抑郁,顺畅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时,他(她)也是最有生命活力的时候。抑郁本身是一种调节身心平衡的能力,适度的抑郁可以释放躯体压力,抗拒抑郁情绪的人并不能消除抑郁,在不刻意控制情绪时,情绪反而自来自去。

8.我不能摆脱悲伤:应激障碍

人的心理机制是一套非常严密的系统,对人有很多种不可思议的保护措施。其中有一种应对强烈心理刺激的方式,就是否认机制,它让我们暂时感受不到强烈刺激的影响,以维持正常的身心状态。比如突然得知女儿在上学路上出车祸死亡的消息,妈妈不相信这是真事,而是认为孩子贪玩一会儿才回家。这样一种反应方式能够保护妈妈避免精神崩溃。

陆伟也曾经亲身经历过重大的心理创伤事件,他不清楚自己莫名其妙的悲伤和那次事件有关。陆伟多年来常感觉到莫名其妙的悲伤,有时候感觉到悲凉和恐惧。他还经常做同样的一个梦,而且常常是冬天做这个梦的时候多。他梦到很多血,被扯断的人腿和胳膊,自己一个人特别害怕,被黑云憋死了。陆伟12岁那年,他和弟弟一起去上学的路上,弟弟发生了车祸。他亲眼目睹了弟弟被碾压在车轮下的场面。当时就吓傻了,回过神儿来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记不起来了,只是脑子零星地闪过一些奇怪的画面。几天后陆伟回想起来事情的经过,这时候家里基本上已经恢复平静了。

这种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其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历重大灾难性事件后,延迟出现和灾难性情景有关的情绪、生理反应,比如陆伟反复地感到悲伤和恐惧,梦到和车祸类似的场景,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一般出现在经历危机事件后的3—6个月。常见的症状就是变得敏感和警觉,常常感觉到紧张、焦虑、恐惧等,严重的情况会在脑子里反复出现痛苦的画面和事件现场画面。持续地回避和创伤事件有关的话题、事件,避免参加有关的活动,比如陆伟及家人从来不谈弟弟的事情。还可能出现一些生理问题,比如睡眠质量下降、多梦、警觉性提高。

人们经历丧失亲人、绑架、抢劫、车祸等事件都有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身心反应,是内心失去控制感,安全感严重被破坏的表现。通常人们认为世界是有规律的,只要做好充分地准备就能应变,所以内心就有安全感。一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内心的平衡就被打破,失去了对外在的控制感和安全感,这时人就会调动一些防御性的机制,比如否认或遗忘、选择性的回忆、高度警觉等。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专业的治疗。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反应不同于一般问题,受伤者的情绪问题不能像一般心理问题那样疏导,切忌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引导受伤者宣泄创伤体验,以防二次伤害。这类问题需要专业的治疗,以帮助受伤者重建心理安全感和控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