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17150300000012

第12章 求取胜道——有胆有略,进退之间见锋芒(1)

1.受挫之时,乃长进之机

【原文】

沅弟左右:

十八之败,杏南表弟阵亡,营官亡者亦多。计亲族邻里中或及于难,弟日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然事已如此,只好硬心狠肠,付之不问,而一意料理军务。补救一分,即算一分。弟已立大功在前,即使屡挫,识者犹当恕之。比之兄在岳州、靖港败后栖身高峰寺,胡文衷在奓山败后舟居六溪口气象,犹当略胜。高峰寺、六溪口尚可再振,而弟今不求再振乎?

此时须将劾官相之案,圣眷之隆替、言路之弹劾一概不管,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另起锅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练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平生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自馁也。

——此家书写于1867年4月3日

【译文】

沅弟左右:

十八日的战败,杏南表弟阵亡,其他营官阵亡的也很多,想到亲属、乡亲中有人遇难,你的内心的忧愁烦恼一定难以化解。然而事已如此,只好硬起心肠,置之不理而专心料理军务。补救一分,就算一分。弟弟你已经立下了大功,即使多次失败,了解你的人也会原谅你。比起我在岳州、靖江战败后栖身于高峰寺,胡林翼于奓山战败后在六溪口漂泊船上的景象,还是要好一些。高峰寺、六溪口之后还可以重整旗鼓,而你今天就不求再次振作了吗?

现在应将弹劾官相的失败、皇上对你态度的转变、现今舆论对你的责难一概不管。正如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另起锅灶,重新开始。怎么知道这两次的失败,不是上天在磨炼你这个英雄,使你大有长进呢?谚语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平生的进步全在受到挫折、受到侮辱的时候。务必咬紧牙关,磨炼自己的意志。积蓄气势,增长才智,千万不要自己放松泄气啊。

【心读】

此信写于曾国藩晚年。曾国藩一生战绩赫赫,可是他在剿灭太平天国中的靖港之战与九江之战失败之际,曾两度投江自尽,后获救未死。在他为父守丧在家期间,朝廷几乎将他遗忘,一手创建的湘军也归于他人之手,而曾国藩一生真正的觉醒,痛改前“非”,深度自省,完全转变也正是在他服丧结束之后。所以他在这封信中谈到了“我平生的进步全在受到挫折、受到侮辱的时候”。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谈到了如何解决在人生中遭遇到的磨难挫折问题。无论是幸福时光还是磨难之机,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没有人可以逃避或幸免。曾国藩在此谈的问题不是要感谢苦难使自己成长,而是发挥实干家的本色,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而解决不能一味蛮干,要分清楚眼前的状况后再下手。面对挫折或失败,针对当时情况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补救一分,即算一分”;二是“另起锅灶,重开世界”,重新开拓局面,养精蓄锐,以求他日东山再起。

西汉的司马迁,在遭受了最屈辱的宫刑之后,并没有沉沦,而是发愤著述,终于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制——《史记》。除了这一流传后代百世的史书,司马迁唯一写过的文章即是《报任安书》,并借此来表明自己受尽屈辱而未求死的心迹,可谓字字血泪、句句情深——“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以古人圣贤如周文王、孔子、屈原等人为例,来说明这些人在经历人生中的磨难之时,以非凡的毅力和决心排除万难,忘却眼前一切荣辱得失,为了日后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大志而付出了超人的代价和血汗,而后在某方面终成一代宗师,为世人景仰。

故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想必为很多人耳熟能详,也同时让很多人产生疑问:我饿过肚子,劳累过身体,经历过各种形式的痛苦。可是上天迄今为止也没有降任何大任于我呀?其实,任何人若想从痛苦中获得启迪,一定是不乏机会的。但遭遇了磨难、挫折,并非完成了苦难,苦难过后的完成与升华是需要解决的。

苦难正如欢乐一样,为人提供了一种机会,而人如何解决应对,就造就了担大任之人与平常之辈。周国平曾说:“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而世界上为众人公认最公平的恐怕就是命运之神赋予自己的智商,大概没有人会流露出在这一分配上命运之神眷顾自己不够多。”

有智慧的人在遭遇了挫折之后,不会陷入一团混乱,更不会慌不择路地责备命运为什么对自己如此不公平,只会冷静下来理智分析,到底是因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情况,如果是错在自己可以补救,如果是客观条件不允许还可以另择他路,重开世界。而智慧不足的人在遭遇了挫折之后往往只会哭哭啼啼,怨天尤人,手足无措。受挫之时,可成为长进之机,也可开启消弭苦难之门。而不能理智果敢着手解决痛苦的人,恐怕就只能在痛苦中煎熬了。

2.进退之间见功夫

【原文】

沅弟左右:

后壕之外,究尚有贼若干?已解围否?两次嘱弟退兵,改由东坝再进,弟复信皆深不以为然。昨又恐弟兵有难遽退之势,补发一信,令弟自行斟酌。

总之,用兵之道,全军为上,保城池次之。弟自行默度,应如何而后保全本军。如不退而后能全军,不退也可;如必退而后能全军,退也可。

至于鲍军纵有挫失,而江面总可保全,大通、荻港等处厘局,纵或被扰,而水中粮运总可畅通。余十三日信弟处运道终恐梗塞,系忧灼过虑之辞,谅必不至于此耳。

——此家书写于1862年12月11日

【译文】

沅弟左右:

后壕之外,究竟还有多少敌人?已经解围了吗?两次嘱咐弟弟退兵,改从东坝再进,弟弟回信都不以为然。昨天又恐怕弟弟有难于退兵的情况,补发一信,令弟弟自行斟酌。

总之,用兵之道,以保全军队为上,保城池次之。弟弟自己估计,应该如何行动才能保全部下。如果不退兵而能保全全军,不退也行;如果必须退兵才能保全,退兵也可以。

至于鲍军,即使有失败,但江面总可以保全,大通、荻港等处厘局即使被干扰,但水中的粮路总可以畅通。我在十三日的信中说弟弟那里的粮路恐怕受阻,是过分忧灼之辞,想必不会如此。

【心读】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向曾国荃讲述了进退开合的活兵之法。用兵半活半呆、半轻半重,时活时呆,亦轻亦重,进退开合,变幻莫测方为上策。为人处世亦然。人生其实就是个进进退退的过程,进退之策,全仰仗当时时局需要。大智慧者貌似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实则胸中波澜起伏,颇具进退变化、收放不定之功。

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寻死路”的人,一种是“自寻活路”的人。自寻死路的人,偏偏喜欢跟自己过不去,想问题的思路走着走着就转进了死胡同,并且谁也劝不回来,自己能把自己气得七窍生烟,或者害自己陷于自己的情绪不能自拔,痛苦得无法自抑;另一种是就事论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就顺其自然,积极推动事态的起承变化,辩证地看待得失荣辱。不能随时开导自己顺应情势时局灵活变化之人,所遇之处处处堵塞,就是自寻死路之人,而能够随着事态的起承转合调整自己的自寻活路之人,则时时见生机,处处可安家。

《孙子兵法》中说:“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可以退而谓之退。”可以巧妙地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似前进了一步,实则在心中更疏远戒备了一分;看似谦让了一分,而实则在靠近自己的目标方面赢得了可贵的条件。在实际中冒进了一步,其实在思维高下较量中可能就退了一步;而在思考中多周到一分,在实际中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纷争。所以,应像实干者那样思考,像思考者那样行动,进退开合,收放自如。

人生恰似一场复杂的牌局,聪明人能在最恰当的时机暂时退让,在关键之处能收住场,而不是一味冒进,不知道适可而止,到较量时分反而一盘散沙,无以应对。正所谓“乱闯天下胜者寡”;而在最准确的机遇之处强力猛进,展开自己的局面,猛攻对方主帅;而一旦到了进退维谷的时刻,更要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所谓此一时,彼一时,随着节奏调节自己的心态。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进退失据、难以拿捏,这就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毕竟针对不同的个人,不同的情况,何时为进,何时可退,抓住致命点,是一件不容易的选择。进进退退之间,刀光火石,锋芒毕显,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人生何尝不是战场!虽然这战场没有硝烟弥漫,但却可能更加血腥残暴,杀人不见血。终究进退若何?恐怕只有万变不离其宗:切忌呆板,以动制动。

3.有定力,则到处皆坦途

【原文】

澄弟、沅弟左右:

捻匪全入湖北,任、赖、牛、李等股,与成大吉之叛卒勾结,在黄、孝、罗、麻一带,张总愚亦在襄、樊一带。余调刘铭传九千人由周家口驰援黄州,不知赶得及否。闻关东之骑马贼甚为狂獗,刘印渠带兵至山海关防堵。广东一股,亦不易了。

天下纷纷,沅弟断不能久安,与其将来事变相迫,仓猝出山,不如此次仰体圣意,假满即出。余十五之信,四分劝行,六分劝藏,细思仍是未妥。不如兄弟力尽王事,各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志,终不失为上策。沅弟信于毁誉祸福置之度外,此是根本第一层工夫。此处有定力,到处皆坦途矣。

——此家书写于1866年2月10日

【译文】

澄弟、沅弟左右:

捻军全部进入湖北境内,任、赖、牛、李等部与成大吉手下的叛乱士兵勾结起来,在黄、孝、罗、麻一带活动,张总愚也在襄阳、樊城一带。我调刘铭传部九千人从周家口急速赶去救援黄州,不知是不是赶得上。据说关东的骑马贼寇非常猖獗,刘印渠带兵到山海关防堵。广东一带也不容易了结。

天下事乱纷纷,沅弟决不能长时间安居在家中,与其将来时事变化,逼迫你仓促出山,不如这一回体察圣上的心意,病假期满就出山。我十五日去信,四分劝你出山,六分劝你隐居,细想起来还是不妥当。不如我们兄弟一起为国家出力,都怀着竭力效劳,直至死为止的志向,终究不失为上策。沅弟来信将毁誉荣辱、灾祸福分置之度外,这是根本的工夫。这一点上有坚定的决心,那所到的地方就都是坦途了。

【心读】

自湘军攻占金陵后,曾国藩经过一年与朝廷的抗争与讨价还价,终于于同治四年五月,接受了朝廷的命令进行剿灭捻军的工作。然而至同治五年八月,终于以失败告终。攻克南京,成功镇压太平天国是曾国藩一生的政治顶点,时年曾国藩54岁,自此之后,无论是剿灭捻军,还是天津教案,都已经回天乏术,逐渐走上了自己政治生命的下坡路。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分析了天下时局与个人命运的紧密关联,希望九弟从全局出发看待个人的命运。这封家书可以说是曾国藩处于绝境之中的自我心理剖析:人一旦置身于绝境之中,应该心无杂念,抛却一切尘世荣辱得失、灾祸福分,一心向志,甚至豁出身家性命,方可琢磨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杀出一条出路。如果能够保持不惊不乱,心中有定,临危不惧,反而心如静水,希望之路就在眼前。

俗话说:“每逢大事必有静气。”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人要做的就是逐个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自己再为自己制造问题。当问题发生时候切忌流于主观,陷入情绪,而是要及时调整心态:暂时将一切自我的感情抛却,用理性思维分析现实情况与自我的处境,冷静找出一条出路与解决办法。做到临危不乱、从容淡定。

苏东坡在其《留侯论》中云:“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正所谓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每个人都不可能规避逃离自己面临的处境,而且处境也不会因为个人的悲痛沮丧而自动消失。如果不能及时英明地对自己在绝境之中的情境进行冷静分析,然后果断采取决策,而拖延了最佳解决时机,也许会陷入更加棘手的局面,等过后再发觉当时的情况也没有那么糟时已经为时晚矣。

百度的CEO李彦宏就是一位被业界公认的胸有静气的人。有人评论他说:“他的平静沉着像镇定剂,给人的感觉是:天根本塌不下来,一切尽在掌握中。”他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会保持着倾听的姿态和少见的冷静。这样的胸襟与处事方式无疑为李彦宏使百度在浮躁的互联网运营成功增添了稳定的基石与发展的潜力。

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王楠的好静是乒乓球队人所共知的。每次大赛,临登场,她总要一个人静静的待一会儿,不跟任何人说话。在平时,她还经常苦练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王楠的这些做法,都是在培养自己在关键时刻的定力与静气。这种定力和静气,无法刻意为之,肯定是伴随着自己长时间的修炼与磨炼,到关键时刻才可以应用自如的。人应该在平时就注意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曾有一句西方哲谚说:自杀是比自我克制更加容易的事情。这句话意在说明人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有多么重要。人一旦处于绝境之中,首先要把握的就是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被袭来的铺天盖地的情绪压倒了自己,影响了理智的分析,从而丧失了可以脱离险境的机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历次天灾人祸中,因为人为的惊慌失措而丧失了逃生机会的人不在少数。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哭泣,仿佛哭泣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一些险情,哭泣的确可以缓解或释放人类的恐惧,而当身处绝境的时刻,我们需要的恰恰不是释放,而是凝聚,凝聚理智,排斥情绪,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摆脱目前的险情。

4.危急之时,只有靠自己

【原文】

沅弟、季弟左右:

都将军派兵四营来助守,固属可喜,而亦未必可恃。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他人者,皆不可靠。恃之以守,恐其临危而先乱;恃之以战,恐其猛进而骤退。幸四营人数不多,或不致搅动弟处全局,否则彼将军另有风气,另有号令,恐非徒无益而反有损,弟宜谨慎用之。

去年春天,弟不要陈大富一军,又不留成大吉一军,余深喜弟之有识有志也。

子药银米,余刻刻不忘,弟刻刻宜存节省之意,不必函函苦催。大约弟设身处地所能办到者,兄亦必能办到;兄所束手不能办者,虽弟设身处地,亦无如何也。

——此家书写于1862年11月4日

【译文】

沅弟、季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