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17150300000013

第13章 求取胜道——有胆有略,进退之间见锋芒(2)

都将军派了四个营的兵前来协助防守,自然值得高兴,但也不一定可靠。凡是危险的时候,只有自己靠得住,而别人都不可靠。依靠别人来防守,可能到了危急的时候会先乱;依靠别人来进攻,可能会因为猛进而导致失败。幸好四营人数不多,也许不至于搅乱弟弟那里的全局。否则,这部分军队会有另一种风气,另有号令,只怕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导致损失。弟弟用他们要谨慎。

去年春天,弟弟不要陈大富一军,又不留成大吉一军,我对弟弟的远见卓识十分欢喜。

子弹、火药、银两、大米,我时时刻刻不会忘记。弟弟也要时时想着节约,用不着来信催促。大概弟弟设身处地能办到的事情,我也肯定能够办到;我没办法办到的事情,即使弟弟设身处地,也还是没有办法办到。

【心读】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讲述了人遇到危急情况的解决办法:牢记只有自己靠得住。想依靠别人,一是未必熟悉、符合自己面临的情况,二是别人有别人的工作方法与解决方式,与己不适,反添其乱。三是也许当时的情况环境等不及别人来伸出援助之手,自己当时不做主,就可能丧失机会。所以要牢记能靠得自己的不要指望他人。

如果鲁滨孙在漂流到荒岛之后不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房子,种植庄稼,养殖动物,把一个荒凉的小岛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而是坐等别人的出现与援助,那恐怕他等来的只有十年之后的船队发现他自己的白骨。

拉斯顿是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2004年度最出色的人物,一位坚强的依靠自己的意志与力量断臂自救的勇士。

2003年4月26日,一向爱好登山的美国阿斯彭市27岁的青年——亚伦·拉斯顿一个人来到犹他州蓝约翰峡谷登山。蓝约翰峡谷位于犹他州东南部,风景绝美但人迹罕至。拉斯顿在攀过一道1米的峡缝时,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拉斯顿试图将这块巨石推开,巨石摇晃了一下,猛地向下一滑,将拉斯顿的右手和前臂压在了旁边的石壁上。忍着钻心的剧痛,拉斯顿使劲用左手推巨石,希望能将手臂抽出来,然而石头仿佛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

在做了无数次努力之后,精疲力竭的拉斯顿终于知道,单凭自己一人决不可能推动巨石,只能保存精力等待救援了。然而,在接下来的数天里,别说是人,就连鸟也没见飞过一只,他就这样吊在悬崖上。没有食物,拉斯顿每天只能喝水,到了4月29日,壶中的最后一滴水也被他喝光了。

5月1日早晨,饥肠辘辘、浑身无力的拉斯顿从睡梦中醒来时终于明白,他所在的地方太过偏僻,即使有人知道他失踪报警,救援人员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地方。再等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想活命的话只能靠自己了。拉斯顿心里清楚,把自己从巨石下解放出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断臂。而除了简单的急救包扎他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外科自救。拉斯顿清理了一下手头的工具——一把8厘米长的折叠刀和一个急救包,没有麻醉剂,没有止痛片,没有止血药,超常的疼痛和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不过拉斯顿别无选择了。

由于刀子过钝,在难以形容的疼痛和失血的半昏迷中,拉斯顿先折断了前臂靠近手腕出的桡骨,几分钟后又折断了手腕处的尺骨……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小时。由于大量失血,拉斯顿差点儿昏厥,然而他仍坚持着从身旁的急救箱中取出杀菌膏、绷带等物,给自己被切断的右臂作紧急止血处理。

拉斯顿甚至还想把断臂从巨石下取出来,因为他没有失去断臂重植的希望,不过那块石头实在太沉了,他到底没能把断臂从巨石下取出来。流血止住以后,拉斯顿决定徒步走出峡谷。拉斯顿被困之处是一个陡峭的岩壁,距峡谷底部有25米的高度,上来容易下去难,尤其是在刚切断一只手臂之后。但这没有难住他,拉斯顿用登山锚将一根绳子固定在岩壁上,用左手抓住绳子,顺着岩石滑了下去。

在下山的路上,拉斯顿看到了他的山地自行车,但他根本不可能骑着车下山。在跌跌撞撞走了大约11公里后,两名旅游者发现了血人一般的拉斯顿,当他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后便赶紧报警。不久,一架救援直升飞机赶到,将拉斯顿送到了最近的医院。

如果拉斯顿在危难的时候没有毅然决然地选择自救,那么他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将命运交付于情况转变或他人之手,随时都会出现危险。复杂的情况,难测的人心,一个人在危急之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动脑着手解决,这是唯一一个稳妥不会失算的方法,人开始真正独立成熟的标志,也是人之为人的伟大之处。

5.人生需要压力与逼迫

【原文】

字谕纪泽纪鸿:

沅叔足疼痊愈,深可喜慰,唯外毒遽廖,不知会生内疾否?

唐文李、孙二家,系指李翱、孙樵。“八家”始于唐荆川之文编,至茅鹿门而其名大定。至储欣同人而添孙、李二家,御选《唐宋文醇》亦认储而增为十家。以全唐皆尚骈俪之文,故韩、柳、李、孙四人之不骈者为可贵耳。

湘乡修县志,举尔纂修,尔学未成就,文甚迟钝,自不宜承认,然亦不可全辞。一则通县公事,吾家为物望所归,不得不竭力赞助;二则尔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尔篆韵抄毕,宜从古文上用功。余不能文而微有文名,深以为耻;尔文更浅而亦获虚名,尤不可也。吾友有山阳鲁一同通父,所撰《邳州志》、《清河县志》,即为近日志书之最善者,此外再取有名之志为式,议定体例,俟余核过,乃可动手。

——此家书写于1866年7月27日

【译文】

字谕纪泽纪鸿:

沅叔的脚疼痛已经痊愈,很是高兴,欣慰。只是外面湿毒迅速痊愈,不知道会不会在里面生出疾病来?

唐朝的文章李、孙两家,是指李翱、孙樵。八家的说法是从唐荆川的《文编》开始的,到了茅鹿门就大体上确定了,到储欣同人又增添了李、孙两家。御选的《唐宋文醇》也是依照储的说法而增加到十家。因为整个唐朝都崇尚骈俪之文,所以韩愈、柳宗元、李、孙四人没作骈体文就显得十分可贵。

湘乡修定县志,推荐你来纂修。你学业尚未完成,文章又写得迟钝,自然不该接受,但也不能完全推辞,一来这完全是公事,找到我家是大家所希望的,不能不尽力帮助;二是你害怕写文章,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逼迫你写出几篇。天下的事情不去做而成功的极少,有贪欲、利益驱动而努力达到成功的占一半,因为激励、逼迫而努力取得成功的占一半。

你抄写完了《篆韵》,应该从古文上用功。我不能写文章,却有些名气,为此感到十分耻辱,你的文章更是肤浅也得虚名,更不行。

我的朋友山阳鲁一同(通父),所撰修的《邳州志》、《清河县志》(下次派专人送回),是近段时间志书中最好的。此外,再找有名的志书作为样式,定好体例,等到我核查之后,才能开始编写。

【心读】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通过对湘乡修订县志,找其儿纂修这一事件所给儿子的建议,主要表达了自己对于成大事者的经验总结。深究其理,他阐明了一个人在成长的路途上,所遭遇的情境,何种是对于自身有益,何种是对于自己有百害而无一益。

人生性渴望舒适、安全、温暖、和谐。除非是天才,否则人不成长到一定的年龄,遭遇一定的挫折,经历痛苦的成长,就很难用一种带有选择性的眼光和手段看待世界、处理事情,面对千奇百怪、五彩斑斓的社会百态,不懂得究竟该拒绝还是该接受。亦很难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坚强、强悍的个体,来审视抑或警惕一种对自己来说相对熟悉、舒适、和谐的环境与氛围。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不可能人在庐山而得知庐山全貌,而没有一定的外界“天灾”降临,大概没人能够也不愿意跳出世外桃源的美景庐山,反而去警惕自己是不是井底之蛙,总想着有朝一日能跳出庐山得以窥庐山全貌甚至地球全貌。可能许多人终身都未能经历先离开自己,而后达到抵达自己的目的之过程。而社会化的认定是,如果未曾离开起点,永远不可能真正抵达终点。

曾国藩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天下之事少有自然而然且顺水推舟而成功的,自己没有动机事态就更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受利益或压力驱使才能够刺激人作出实际的努力。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人的贪婪与不知足,以及来自他人或环境的逼迫与压力并非坏事,只有存在欲望与竞争,社会与个人才能发展。

人生之路是多么宽广,可提供的机会又是随处可见,可盲目、怯弱与懒惰的人就是看不见;人性的弱点是多么清晰可辨,可人偏偏把这弱点当成避难所,甘愿当一只终生背负着自己弱点的蜗牛;貌似舒适、和谐的谎言是多么容易被戳穿,可人宁愿当一辈子的瞎子、聋子,对甜蜜的毒药,吊悬在头顶上随时可以刺穿自己的宝剑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人为自己造的海市蜃楼是多么的缥缈无踪,可却有人天天都能看见它、梦见它、美化它;无所事事的帽子是多么容易轻易拿下,可有人愿意一辈子带着它编织美丽又幼稚的童话。

童话里的公主与王子可以一辈子不吃不喝,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可真实世界里的人们就是每天在安忍琐碎、平淡、无趣的日子中,自己为自己,彼此为彼此,各自勤奋努力、追求利益,相互激励刺激,共同缔造着这样充满压力与逼迫的空间,创造着神话与奇迹,让平凡的日子充满了起伏、波澜和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人不能也不要试图让自己一辈子躲在避风的港湾,对来自社会与他人的压迫视做瘟疫般唯恐所及,因为“如果不推开窗子,固然会回避蚊子,但更阻挡了一个春色盎然的天地”。将其对于个人的成长看成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去完成内在的自我,这对于人本身是一种巨大的、不妥协的要求;对于社会是一种广阔的选择与追求;对于精神世界来说,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对于无限的探求和召唤。

6.适时将局面做大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杨家滩周俊大兄号少濂,与余同读同考,多年相好。频年先祖、先考妣之丧,均来致情。昨来家中,以久试不过,欲投营博一功名,求荐至吉营。余告以功牌可得,途费可赠,保举则不可必也。其若果至吉营,望弟即回填功牌送之,兼送以来往途费。如有机可假,或恰逢克复之日,则望保以从九县丞之类(若无机会,亦不勉强),以全余多年旧好。余昔在军营不妄保举,不乱用钱,是以人心不附,至今以为诟病。

近日揣摩风会,一变前志。上次有孙、韩、王之托,此次又有周君之托,盖亦情之不得已者。孙、韩、王三人或保文职亦可,渠辈眼高,久已厌薄千、把世。仙屏在营,弟须优保之,借此以吸引人才。余本能超保次青,使之沉沦下位,至今以为大愧大恨之事。仙屏无论在京在外,皆当有所表现。成章鉴是上等好武官,亦宜优保。

再者: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弟现在上下交誉,军民咸服,颇称适意,不可错过时会,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局面。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彻始彻终,性功事功,俱可包括。余生平于敬字无工夫,是以五十而无所成。至于恕字,在京时亦曾讲求及之。近岁在外,恶人以白眼藐视京官,又因本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弟于恕字颇有工夫,天质胜于阿兄一筹。至于效率,则亦未尝用力,宜从此日致其功,于《论语》之九思,《玉藻》之九容,勉强行之。临之以庄,则下班加敬,习惯自然,久久遂成德器。庶不至徒做一切话说,四十五十而无闻也。

——此家书写于1858年6月26日

【译文】

沅甫九弟左右:

杨家滩的周俊大兄号少濂的,与我是同学又是同年参加科举考试,也是多年的相好。这几年先祖、先考妣的丧事他都来吊唁。昨天他来到家中,说多次考试未中,想投身军营博取一个功名,求我推荐到吉安营中。我以为功牌可以取得,路费可以相送,但保举就不必了。他如果到达吉安营中,希望弟弟当天填好功牌送给他,并赠送来往路费。如果恰逢机会,或者恰逢攻克吉安之日,那么保举个如九品的县丞之类的功名;如无机会,就不必勉强了,以成全我多年交往的旧友。我过去在军中不妄加保举,不乱用钱,所以人心不依附,至今还是一个心病。

近来揣摩时下风气,改变了以前的想法。上次有孙、韩、王三人之托,这次又有周君之托,这也是不得已。孙、韩、王三人如保举文职官员也可以,他们眼光很高,早已经看不上千总、把总之类的武职。仙屏在营中,弟弟必须优先好好保举他,借以吸引人才。我没有破格提拔次青,使他沉沦在低等的位置上,至今仍以为是很惭愧很悔恨的事情。仙屏无论在京城还是在外地,都会有很好的表现。成章鉴是上等的好武官,也应该好好保举。

再就是,人生得意的时候不多。弟弟现在上下交口赞誉,军民拥戴,很是得意,不可错过好机会,应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好的局面。圣人教导人们不外乎“敬恕”两个字,天德王道,有始有终,性功事功,都可以包括。我生平在“敬”字上没下工夫,所以年届五十而无成就。至于“恕”字,在京城时候也曾讲究追求过,近年在外,憎恨人们以白眼藐视京官,又因为本性倔强,渐渐近乎于刚愎自用,不知不觉中做出许多不宽恕的事情,说出许多不宽恕的话,至今羞愧不已。弟弟在“恕”字上很有功夫,天分胜过我一筹,至于“敬”字也未曾用心,应该从此后努力工作,《论语》中的九思,《玉藻》中的九容,要努力做到,以上临下应该庄重,那么下面自然会尊重你。习惯成自然,日久可以成大器,才不至于说一场空话,四五十岁仍然默默无闻。

【心读】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除了再次深刻自省,又提出了一个有关机遇到来之后该如何支撑局面的问题。人生分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达成既定的目标。抓住机遇固然重要,但在机遇来临之后,人生得意之时,看准目标,将局面做大,方才不失为一个机警聪慧之人。

人生能有几回登科及第时,能有几回春风得意时,一朝机遇到手,一定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终日沉浸在得意之情中而忘情世情他物。如果不趁此不易得到的良机佳时,上下贯通,左右逢源,将好不容易达成的“点”扩大成“面”。这个“点”很可能立不稳、站不牢。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强劲的精神支撑下,很容易结交众人,创出新局面。

如若不适时将自己的“点”扩展为“面”,在“面”上再寻求更高的“点”。等到他人找寻到同一“点”上,“面”就无法或全部撑开,错失最佳良机,待到“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时,那就再也找寻不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耀与赞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