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年少起步正当时
17177200000015

第15章 永远的眷恋

我有这样的体会,到过的地方,住过的地方,并不见得全会记住,更不会经常都思念。然而,有些地方,哪怕只到过一次,只住过几天,这辈子也难忘掉。特别是有的地方,同自己的生活有联系。千丝万缕,难舍难分,今生今世都在记忆里。有时思念起来,弄得你翻肠倒肚,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月。天津的西北城角,对于我,就永远有说不尽的眷恋。

在天津读书时,我家住西北城角。西北城角这个地方,没有和平路、官银号一带繁华、热闹,没有五大道、小白楼一带幽静、典雅。在当时充满“洋”味儿的天津卫,西北城角显得很“土”气。西北城角的居民,绝大多数是穷苦的劳动人,民风也就格外纯朴;在这一带的居民中,有不少是回族同胞,又有很浓的回族风情。我家那时租用着两间房,房主姓穆,是正兴德茶庄的少东,他家是回民,对于他们的生活习惯,我们很注意尊重,所以两家相处得很好。有关西北城角的故事、回族的风俗,我知道的一些,大都是在那时听说的。

在西北城角,更令我怀念和感激的,还是那家小文具店。我能够喜欢文学,后来又做文字工作,除了学校的教育、环境的熏陶外,同那家小文具店也有一定的关系。那家小文具店,只有一间铺面,店名记不得了,当时主要是卖笔墨纸张,图书是代卖,品种不多,稀落地摆在货架子上,我得踮着脚看。那时我的家境不好,父母给的零花钱不多,根本买不起书,站在那里看看书名,似乎也就很满足了。

有次,我去这家文具店买铅笔,见货架上摆着本厚厚的书,书名是《作文描写辞林》。我从书名上猜想,这本书一定有意思,就请书店老板拿给我看看。随手翻看了几页,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这是本有点像现在出版的文摘一类的书,许多中外著名作家对于人物、风景、心理、事态等等的描写,这本书里都有详尽的摘录。这对于一个读书不多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本可供参考的文学读物。我实在喜欢它。赶忙跑回家中,向母亲破例多要了一点钱,买下了这本书。这也是我有生以来买的第一本书,从此,只要有时间我就翻看。这本书成了我的文学启蒙教材。

前几年,见有的报刊发表文章,批评出版写作辞典之类的书,读了很不以为然,我甚至于觉得,这是好心人管闲事。当然,文章作者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对于有志从事文学创作的青年人来说,光靠阅读文学辞典一类的书,是不会在创作上有成就的,除了生活的体验和积累,还应该认真地读些文学名著;但是就一般文学爱好者来说,从欣赏的角度读些文学名著摘抄一类的书,我看也未尝不可,起码可以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我对文学的最初兴趣,就是来自那本《作文描写辞林》,后来觉得读这些不解渴,这才开始找中外文学名著来读,可是这本书却起到了索引的作用,它好像一位知识渊博的人,把我领进了五彩缤纷的文学世界。

几十年以后,观看张仲兄编剧的《龙嘴大铜壶》电视剧,剧中出现的那些人物、那些生活、那些风俗,我感到非常熟悉、非常亲切,这正是小时候留下的印象。读了林希兄写西北城角的那些散文,同样不时会唤起我许多早年的记忆,重温了那些似乎并未远去的经历。张仲、林希这二位作家,都是我的好友,有次在天津一起侃西北城角,我们越说越起劲儿,抖落出不少往事旧情,三个人都感到无限欣慰。只可惜消逝的岁月不会再来,而我辈于不知不觉间跨过了半百门槛,就越发会时常想起那少年时的生活。

今天的西北城角,已非昔日可比,虽说没有面目全非,往日街衢格局依然可辨,但再不似从前那般陈旧败落。拓宽的马路,新盖的房舍,使这块天津的旧地方,添了不少新的神气。这眼前的新景象,固然令我激动,可是对于那往日的生活,我依然不能忘怀。

我尤其不会忘记穆家大院和小文具店,每次经过时总要向这些方向张望,还好,文具店的小门脸还在那里,40多年的风雨沧桑,它未被拆除也未停业,看来它的生意还是兴隆的。从招牌上看,它依然是家文具店。它是不是还在代销图书呢?我就不得而知了。

这西北城角,这小文具店,多么温馨,多么可爱,在悠悠的岁月中,永远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