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年少起步正当时
17177200000033

第33章 走近西郊

家居东北隅,很少去西郊,尤其是西苑一带,总有许久没有去,年轻就心仪的北京大学,更是多年不曾光顾了。

那天,幸逢季羡林教授87岁生日,《思忆文丛》主编之一邓九平先生,邀请文学界的一些朋友,云集北京大学芍园宾馆,跟季先生在教育界的朋友一起,为知识界尊敬的季老贺寿。听操办此事的李老师说,季先生原来的意思是,请几位他的老朋友,这一天在一起聚聚,不曾想,一些相识不相识的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就都来了。足见季老的人格魅力。

季老是位学者、教授,他写的《牛棚札记》一书,发行以后颇受读者喜爱,从报纸上看一直高居销售前列。经历过“文革”浩劫的人,听过许多假话骗话的人,读了季老的这本书,由衷地钦佩老教授的刚正。

趁给老教授贺寿的机会,我走到了熟悉的西郊,嗬,多年不见完全变了样。过去那么宽敞幽静的地方,现在一家家店铺联体排开,路旁那些高大的白杨树,都被挤得难见身姿。北京大学校园里,也是熙熙攘攘,店铺散落其间,少去了记忆中的清幽,多了眼前的喧闹。今天又是个休息日,校园内外就更显嘈杂。我本想乘此机会,顺便游游早年居住地,领略一番未名湖畔的秋色,见此情形也就没了兴致。

四十多年前,我所在的单位就在西苑,我还在北大旁听过课程,对于西苑对于北大都不陌生,更有着不泯的缱绻之情。

那会儿从西直门到颐和园,大公共汽车好像不太多,我几乎记不得了,每次进城经常乘坐的,是一种烧木柴的小汽车,很有点像现在的小巴。这种汽车车身不大,最多坐十几位客人,这条路来往的人也少,汽车司机等人坐满了,就点燃车背后铁筒的木柴,打着火以后就开走了。嘟嘟的吵闹声,浓浓的木柴烟,撒过这条绿荫覆盖的路。那时这条路上的建筑物,除了北京大学的燕园,有点模样的房屋没有几处,苏联专家招待所(现在的友谊宾馆)和中央民族学院,当时在这条路上都很抢眼。路面上车辆不多,有时骑自行车进城,像我这样的二把刀,竟然可以大撒把,唱着歌儿观赏田野风光。

北京大学距我的单位,只有百米之遥,白天去听课,晚上去玩耍,都在非常幽静的环境里。那时西苑一带小馆不多,有时赶不上单位的饭,常去的是一家炒饼铺,这家饼铺炒出来的饼,外边又焦又黄还透着油,里边又嫩又香还松软,后来我再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炒饼。北大外边的小馆也不多,只有西门有两三家,我中学时的朋友翟胜健兄,此时正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我们俩有时一起聚聚,就是在这些小馆吃顿便饭。傍晚有时候去北大,说是玩耍或看朋友,其实是去吃夜宵,当时的北大校园,到晚上就有馄饨担进来,除了热气腾腾的馄饨,还有我更喜欢的烧饼夹肉。那烧饼是马蹄形的,乘热用刀从中间切开,夹上肥瘦相间的酱肉,简直太解馋了。

上边说的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老事了,如今是景物全非温馨不再,留下来的仅仅是美好的回忆。从物质享受来说,无论是行的吃的用的,现在当然比过去要方便,西郊一带也繁华了许多,更有富于现代气息的电子城,这也算是进步吧。但是,从精神的享受上来说,从生存的环境上来说,我还真有点留恋过去的西郊。它那份清幽洁净的自然氛围,对于生活在沙尘飘散、燥音剌耳的我们,昨天难道不是比今天更为可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