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也算是个吃图书饭的人,正式职业是编辑,业余爱好是写作,前半生都跟图书出版打交道。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只要是看病或做别的事上街,总要顺便到书店逛逛,除了出于多年的习惯,有时也想淘几本“旧书”,带回家来找时间看看。不过得说清楚,我说的“旧书”,其实并不旧,一年前甚至于半年前,由于不畅销,或者其他原因,就被书店下架了。若问为何下架,书店营业员回答,八成会说:“那是旧书啦。”我文中说的“旧书”,就是此类图书。
现在,有的书评家文章,有的图书出版消息,有的图书排行榜,受金钱干扰比较多,我基本上不相信,连看一眼都嫌累。尤其是作品“大家×人谈”,报纸用整版显著地位刊出,好像这就是天下第一佳作,猜想十有八九“钱程”似锦,我更是立刻翻篇过去,让自己眼睛能够清静。舍此办法寻找好书,我也有自己的路数,一是听读过某本书的朋友介绍,他们没有金钱驱使往往更客观;一是读不出于评论中心的学者文章,比走场“学界闹市”的评介要纯净,这两种学问人推介的新书,我觉得要更接近于书的实际。另外一个寻找书的路数,就是可能有点“遭遇”的书,由某某出面来说三道四,本不想读这时也要找来读,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由于,当今图书印制周期比较快,发行部门注重经济效益,更多市场不畅销的图书,或者作者鲜为人知的书,在书店停放的时间很短,而且进货数量也是非常少,这样的书自然也就成了“冤屈鬼”,过早地老死成为“旧书”。这就是当今图书市场的现实,这就是一般图书的命运,这就是更多作者的无奈,同样这也是读书人的悲哀。我作为一个过去的出版人,面对如此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一首新的歌曲还反复唱哪,一本书难道就不能多“活”几日?要知道一本书的生产过程,从写作印制到资本投入,得消耗多少人力智力时间啊,如此轻率地说打发就打发,难道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让其跟读者多相处几天吗?
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我常常会想起和怀念,过去那些古旧书店来。像北京的老东安市场,像天津的原天祥商场,在我的青少年时代,都有这样的旧书店,它们是淘书人的天堂,它们是穷学生的乐园,花钱不多就可以买几本书。即使你不想买什么书,随便找一两本书看看,都会有种温馨自在感觉。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文革”查封的图书开禁了,在北京的东单和王府井,仍然有这样的古旧书店,喜欢古今中外名著的年轻人,就是在这些地方淘这类书。那时书价本来就不贵,再一打折减价或处理,买几本书用不了多少钱,对于钱少爱读书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永远有诱惑力。
图书出版政策相对宽松以后,出版社的出书范围也扩大了,加之印制技术先进周期缩短,图书发行又是多种渠道,尤其是书店注重经济效益,上架新书的周转越来越快,如果不畅销又非名家书,就得早点给人家腾地方让位,许多书都是“英年早退”,成了被弃一旁的过期书。等听人说读过的某本书如何如何好,再去书店买,早已经踪影全无去向不明了。每到这时候就会想起过去旧书店。
北京现在还有没有旧书店,我没有看见过或询问过谁,反正我知道的那几家,好像早已经都拆房停业了。那年去浙江台州参加文学笔会,下榻宾馆附近有两三家旧书店,觉得非常亲切和新鲜,跟友人结伴光顾两次,立刻勾起对往日的回忆。这时我就会自己瞎想,现在提倡人们读书,图书的价钱这样贵,那些有话语权的人物,怎么就无人想起进上一言,多搞几家特价书店呢?把那些出版不久即“过期”的书,用低价卖给需要的人,比丢弃一旁成“旧书”,岂不是最好的归宿。
爱赶时髦读书的人,希望读最新出版的书;习惯品咂书味的人,愿意仔细寻找喜欢的书,这要看每个人的读书兴趣。倘若让新书不“旧”,让“旧”书多保“新”几日,这两方面的读书人都能满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我想就是多开几家古旧书店。而且作为城市的文化体现,这古旧书店的文化含量,更显出城市的底蕴厚重。像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大城市,过去曾有众多古旧书店存在,今天就更不应该让它减少。给“过期”的书找个家,让读书人多些选择。城市因为有多种书店,就会越发温馨和美好,显出适合人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