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求是与创新
17214600000016

第16章 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转换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自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我校为综合改革的试点院校以来,我们努力推进教学、科研、人事分配、后勤、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增强了办学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调动了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机制,努力扩大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最近,我们认真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并回顾总结这几年我校推进综合改革的情况,深感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决心在全面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谈话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转换机制,增强办学的活力和动力。

一、组织教师、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谈话精神,回顾总结我校综合改革的情况,找出差距,进一步明确加大加快综合改革的目标和措施,牢固树立积极主动、全心全意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就学校内部而言,必须牢固树立“两个中心,一个根本”(即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思想,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和服从于、服务于“两个中心,一个根本”。把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深入和落实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保证“两个中心,一个根本”任务的胜利完成,保证学校稳定。

二、围绕学校“两个中心,一个根本”,继续进行校长负责制试点,加强和完善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突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加强以党的基本路线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三、坚持“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扎扎实实地调整学科结构和办学层次结构,办出特色。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专门科学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要坚定不移地走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轨道。坚决打破“包得太多”、“统得太死”的教育传统和格局。

五、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贯彻科研工作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方针。根据学校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抓好基础研究、高新科技开发研究,促进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建立与完善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机制和模式。抓好科研工作的重点是上层次、上水平。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与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联系纽带,推进和完善内部体制改革,改革用人制度,建立有效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大步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大胆探索和社会联合办所、办股份制企业的路子。

六、转换用人机制,建设好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干部队伍。要调整人事结构,把优秀人才集中到教学、科研、校产、管理第一线,建立事业、企业编制双轨运行的人事管理体制。党政管理机构要精简,权力要下放,调配得力的干部充实基层。贯彻按劳分配,完善各类政策导向,坚决打破“三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制约机制。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提高待遇。分步施行校内公务员和秘书制度。

七、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后勤工作要从以生活后勤为主,转到教学、科研、生活后勤并重的服务体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实行校、系、所分级负担,建立事业、企业双轨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后勤条件改善不搞划一的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先改善。

八、深化财务管理改革。建立“复式预算制”,建立事业、企业财务双轨运行的管理体制。加强财经融通运筹,充分利用信贷、集资等手段建立经济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九、加大校办产业改革步子。在加强校办产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上,从事业企业管理型向企业经营型转轨,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大胆把校办产业推向市场。内部要处理好校办产业、系和所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教育、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有效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产业特色。探索合资和合作股份制校产模式。

十、加强政策研究工作。正确的政策导向是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机制的基础。要精心设计、论证各项改革最佳方案。既要考虑社会大系统对学校的影响和制约,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形成自身特色。要善于消化吸收兄弟学校,乃至国际上一切办学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使我们的各项决策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预见性。

“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我们一定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转换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加速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整个办学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探索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新路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