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17223300000038

第38章 资本生产与人的解放(1)

在本章我们将详细讨论在第一章§§§第八节结尾时所提及的“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批判理论”的具体内容。本章所涉及的内容相当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的理论,相当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科书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中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将从人的解放角度来阐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批判理论。在本章,我们将会进一步发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宗旨是无产阶级解放,也将进一步证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本章将主要讨论马克思是如何揭示资本生产的本质及其秘密、资本的本质、资本生产与人的解放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商品与劳动二重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批判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商品开始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是商品的本质规定因素。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物。商品之所以具有两重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互相区别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价值量是由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不是意味着越懒惰的人,越赚钱,情况相反,懒惰的人只会被淘汰,无法正常生存下去,因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2页。商品生产者的命运是由价值规律支配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要以其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不等于就是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马克思通过比较商品流通公式(W—G—W)和资本总公式(G—W—G′)之间的异同,分析出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在商品流通中,商品生产者卖自己的商品是为了在市场上买自己需要的另一种商品,W—G—W表现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G—W—G′表现的是以商品为媒介的同质异量的价值相交换。G ′与G之间有一差额△G,原来预付的G额有一个增加殖△G,这个增加殖,马克思称之为剩余价值。可见,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从形式上看,G—W和W—G′都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但多出了一个△G,从而产生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但“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88—189页。W—G′只是使用价值再转化为货币形式,不可能发生增殖。G—W也是等价交换,因此,这种增殖不是由商品的价值引起的。所以,剩余价值一定是发生在G—W这个阶段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身上。资本家必须在市场上找到一种使用价值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性,它创造的价值要大于它自身的价值。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具备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完全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之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资本家用他的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商品,资本家就可以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资本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从整个人类来讲,劳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要进行劳动就得有劳动活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类就是通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的活动创造出符合人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因此“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9页。具体历史时代的劳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社会形式才能进行。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类的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的生产是借助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实现的。也就是说,人类本来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并不是资本生产的直接目的,资本生产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剩余价值,没有剩余价值,资本将停止生产。因此,资本家在生产了剩余价值的同时间接地生产出使用价值。可见,资本生产与人类的一般生产不是直接统一的,而是间接统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是资本生产的根本问题所在,它的秘密及全部人类问题的解决都包含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之中。

作为商品生产过程来说,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考察商品生产过程就是要考察它的价值形成过程。例如,某资本家开办一皮鞋加工厂。他雇用工人,支付一个劳动力的价值30元/天,这30元价值,工人4小时的劳动能创造出来。工人劳动4小时生产一双皮鞋需要消耗生产资料,价值70元,一次全部转移到皮鞋中去。这样,资本家一共垫付了资本价值为:

购买生产皮鞋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70元

支付劳动力价值 30元

资本家共计垫付资本价值 100元。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一次性转移生产资料价值70元。工人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还支出了抽象劳动,通过工人4小时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30元。这样新产品一双皮鞋的价值为:

生产皮鞋的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 70元

4小时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30元

一双皮鞋总价值 100元

这样,资本家为生产一双皮鞋共垫付资本100元,在生产过程结束时,他得到的皮鞋价值也是100元,同他原来垫付的资本相同,价值没有增值,这和资本家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利是相矛盾的。不能获利,资本家宁愿把货币贮藏起来,也不会从事这样在他看来毫无价值的事情。

由于资本家支付了一天的工资给工人,因此,这一天的劳动力的使用权就不再属于工人自己了,而是属于资本家。如果资本家只让工人一天工作四小时,那他一个子儿也赚不到。所以,资本家会让工人工作远远超过四小时。至于究竟工作多少小时,8小时,10小时,12小时,14小时,还是16小时甚至更多,那是由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读者有兴趣,你只要去翻阅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就可以了解工人阶级在那个时代的工作时间和处境。历史的故事也会重复发生,这是历史规律的必然性,谁也无法摆脱和逃避。如果你还有兴趣,你只要亲自去看看那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把21世纪某些国家那些工人的工作时间和现实处境与恩格斯所揭露的那19世纪的工人阶级的工作时间和处境作一比较,你就会发现,物质财富取得了巨大进步的今天,这些国家工人的命运却依旧,好不到哪儿去。

还是以原来的那个资本家和工人为例,现在资本家让工人工作8小时,而不是4小时。4小时生产一双皮鞋,8小时则可生产两双皮鞋。一双皮鞋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70元,8小时则消耗70×2=140元,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仍然是一天30元。工人劳动了8小时通过具体劳动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是140元;原先工人4小时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30元,那么工人8小时的抽象劳动则可创造新价值60元。资本家垫付的资本比原来只是多了生产资料的价值70元,所以他预付资本总计170元。这时资本家能够收回的价值为:

生产皮鞋的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 140元

8小时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60元

两双皮鞋总价值 200元

如果资本家两双皮鞋全部卖出去,那资本家将收回200元的价值,而资本家实际只支出资本170元,从而资本赚了30元钱,这30元就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把工人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创造出相当于他自身劳动力价值部分的劳动称之为必要劳动,从事必要劳动的这部分时间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增殖的过程或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外是超过了一定点的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必要劳动之外只为资本家进行的劳动称之为剩余劳动,从事剩余劳动的这部分时间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因此,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在资本生产过程中,新价值即由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构成的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出来的。资本家预付的资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二是购买劳动力的价值。生产资料是死劳动,它的价值只是通过工人的活劳动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它的价值量不会发生增加的变化,这部分资本由于价值形成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所以称之为不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仅实现了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的转移,而且还创造了劳动力那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这部分资本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这部分资本称之为可变资本。

可见,资本的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其价值不发生增殖;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通过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支出,则发生价值增殖,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只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最大秘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是可以度量的,马克思说:“我把可变资本的这种相对的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称为剩余价值率。”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42页。用公式来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因为可变资本的价值等于它所购买的劳动力的价值,因为这个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工作日的必要部分,而剩余价值又由工作日的剩余部分决定,所以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等于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之比,或者说,剩余价值率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这两个比率把同一种关系表示在不同的形式上:一种是物化劳动的形式,另一种是流动劳动的形式。”“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的准确表现。”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44页。

§§§第二节资本的本质

既然剩余价值是由工人自己创造的,却归不劳动的资本家占有了,那工人干吗不自己给自己劳动,而非要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替资本家劳动?连资本本身也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可工人为什么要受资本的统治?这个问题换个提法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讨论的异化劳动问题:“现在要问,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3页。这也是杜能在《孤立国家》中提出的疑问:“如果回头来看看我们在最初研究时曾经指出的……资本本身不过是人的劳动的产物……那么似乎完全不能理解的是,人怎么会落入他自己的产物——资本——的统治下,并且从属于这个产物;然而,因为实际上情况确实如此,所以不禁要问:工人作为资本的创造者,怎么会由资本的主人变为资本的奴隶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81页(77a)注,并参见冯·杜能《孤立国家》1863年罗斯托克版第2部第2编第5、6页。杜能虽然正确地理解了“资本是劳动的产物”,但他断言“资本无异于工人,也有生产力,能作出劳动,并能带来效益”,他用资本最后生产力理论解释了资本如何创造了价值,在他看来资本就是资本家劳动的产物,所以“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劳动产品系劳动和资本的共同产物,……所以应在资本所有者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吴易风:《评杜能的〈孤立国〉》,载于[德]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ⅹⅹⅵ页。从而他否定了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因此,马克思对他作了如此的评价:“杜能的功绩在于提出了问题。他的回答却十分幼稚。”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81页(77a)注。只有正确认识资本关系的本质,才能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这涉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理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积累规律理论,用一个总的理论来概括那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