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四季养花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17227800000036

第36章 冬季花卉的科学培育花卉的冬季管理。(3)

报春花以播种法繁殖为主,种子多在5~6月成熟,适播期在6~9月。一般6月下旬播种,植株发棵大,但因夏季气温高,移栽小苗成活率低,所以需要遮阴管理。8~9月天气转凉,播种管理较方便,但生育期短,植株生长矮小,花期晚且短,降低了观赏价值。所以,一般在种子成熟时随采收随播种最好。播种时先将花盆装好培养土(播种土用筛子过筛、整平),用浸盆法将土湿透,或者用细孔喷壶浇水,但不要将土面破坏。因种子细小,可以用沙子或土拌和后再播种,播种后不再覆土。播后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放在半阴处避免阳光直射。发芽适宜温度为15~21℃,当温度超过25℃时发芽率明显下降。当出苗率达60%以上时,应去掉玻璃板或塑料薄膜,防止小苗因温度过高而徒长。

富贵竹

别名:仙达龙血树。

原产地:中国。

花期:——

类型:观叶植物。

日照:喜欢散射光,也能耐阴,畏强光直射。

温度:喜温暖,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越冬温度为10℃。

土壤: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插瓶水养之前要将插条基部叶片剪去,并将基部用利刀切成斜口,以利吸收养分和水分。生根之前每隔3~4天换1次清水,10天内不要移动位置或改变方向,约15天左右即可生出白色须根。

金边富贵竹可盆栽,也可瓶插水养。盆栽可选用园土加少量河沙做培养土,另加少量焙干捣碎的蛋壳做基肥。

施肥

水养要及时施入少量复合花肥或营养液。但施肥不能过多,以免造成“烧苗”或引起徒长。若长期不施肥,植株生长瘦弱,叶色发黄,也会影响观赏效果。

盆栽每月施1次稀薄液肥或复合花肥。

浇水

水养生根后不宜经常换水,水分减少后要及时添加。

盆栽富贵竹生长期间浇水要充足,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和干燥季节应每天向叶面喷水2~3次,否则过于干燥会引起叶尖干枯。

温度、光照

盆栽时,平时放室内光线明亮处,夏季避免阳光照射,冬春宜多见些阳光。过于阴暗,不利于叶色的充分表现,会影响观赏效果。越冬温度保持在10℃以上即可。

繁殖

金边富贵竹的繁殖,一般采用扦插法,可用沙插,也可用水插。扦插时间以5~7月最适合,如果有升温设备条件,则全年都可进行。插穗可剪取不带叶的茎段,长8~9厘米,插入沙床后,只要注意保持湿润和适当遮阴,2~3周后即可生根,1个月就可上盆栽植。

瓶插水养

整形修剪时修剪下来的枝条可以瓶插水养,瓶插水养富贵竹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入瓶前要将插条基部叶片剪去,并将基部用利刀切成斜口,切口要平滑,以利吸收水分和养分。3~4天换1次清水,10天内不要移动位置和改变方向,15天左右即可长出白色的须根。

(2)生根后不宜换水,水分减少后只能及时补水,常换水易造成叶黄、枝萎。

(3)生根后要及时施入少量复合肥,则枝干长得较粗壮,叶片油绿。若长期不施肥,植株生长瘦弱,叶色发黄,影响观赏。但施肥不能太多,以免造成“烧根”或引起徒长。

吊兰

别名:挂兰、钩兰。

原产地:南非。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春、夏、冬皆可开花。

日照:喜半阴,较耐荫蔽,可长期在室内栽培,忌烈日直射,忌干风。

温度:喜温暖、夏日凉爽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冷。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水分:喜湿润,不耐干旱,但根部忌水浸渍。

养花要诀

栽植

选用中性培养土做盆土,用可以悬吊的中小型花盆栽植。

施肥

生长旺盛期,每个月可施腐熟的稀薄液肥2~3次。花叶品种宜少施氮肥,否则叶片上的白色或黄色斑纹会变得不明显。

浇水

生长期浇水要适量,其要求与文竹一样,保持盆土湿润,不可过湿。冬季需控制浇水。可经常用水清洗叶片,保持其清新鲜洁。

温度、光照

生长适温为20℃左右。冬季需在室内防寒越冬,越冬温度宜在5℃以上。春季转暖后可移出室外养护。

叶片对光线敏感。夏、秋季要避免直射阳光,需遮去50%~70%的阳光。春季宜置于半阴处。冬季可给予充分光照。光照过少过强都不利于生长,光照不足,叶色浅淡或呈黄绿色;光照过强时,叶片枯黄,严重时甚至枯萎死亡,尤其是花叶品种,更怕强光。

繁殖

(1)扦插法:当叶片长到7~8片、长10厘米左右时,切断带有气生根的小植株直接上盆,春、秋两季10天左右就会发根,极易成活。

(2)分株法:在温室内四季均可进行。一般条件下在春季对盆栽母株进行分株繁殖,方法是先将母株浇透水,几小时后将母株从盆中扣出,将老叶、残叶去除,用利刀将母株的根状茎切开分栽,盆栽后置阴凉处1周左右即可成活。

(3)播种法:播种出苗快,温度15℃条件下,约半月即可发芽,但小苗生长缓慢,一般不用此法繁殖。

吊兰的无土栽培

吊兰无土栽培可选用泥炭、河沙、水藓、蛭石、陶粒等做基质,并在春末夏初最佳时期栽植。栽植时,盆底放些透水透气的陶粒,厚度3~4厘米,然后将植株放入盆的中央,添加基质至盆的八分满,用手轻轻压实,再在表面覆盖一层陶粒或水藓。定植后的第1次营养液,一定要浇透,以后每10天补液1次,每次50~100毫升。平时补水,只需保持基质湿润即可,不必过湿。

吊兰除基质栽培外,也可用水栽培。原来盆栽的植株也可洗根后置于水中栽培,但换水要勤,并及时剪去出现的烂根。在萌生新根后,才能恢复正常的养护。

施肥可采用一般观叶植物的营养液,但要注意1次不能施得过多,要少量勤施。

叶尖干焦发黄的处理

养吊兰虽不费事,但如不注意管理,就很容易使叶尖干焦发黄。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观赏价值,甚至干枯而死。如处于阳光直射、空气干燥的环境下,最容易引起叶尖枯焦。所以应放置于较阴凉通风处,并要经常向其叶面喷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浇水和施肥不当,也会引起吊兰叶片干枯的现象。吊兰喜湿润,但浇水过量或排水不良,就会引起烂根,使植株生长不良,引起枯焦死亡。吊兰较喜肥,肥水不足,植株易发生叶片黄绿、枯尖现象。但肥也不宜过量,要视生长情况,合理施肥。越冬要防止冻害,室温不宜低于4℃。

佛手

别名:佛手柑。

原产地:印度、中国及地中海沿岸。

花期:盛花期4月,春、夏、秋都可结果。

类型:观果植物。

日照:喜阳光。

温度:喜温暖气候,不耐寒。

土壤:宜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在碱性土壤中则生长不良。

水分:喜湿。

养花要诀

栽植

佛手一般每隔1~2年要换盆1次,宜在早春进行,盆土应换加肥培养土,另加一些蹄片做底肥。春季抽出新梢长至15~20厘米时,应及时摘心,以利于花芽分化。遇有光开花不坐果的情况,可于盛花期,摇动佛手枝干,使弱花抖落,辅以人工疏花,留下坐果花。一般子房大而发绿的花朵容易坐果。当果有玉米粒大小时,应将枝上新萌叶芽全部摘去,使养分集中于长果,直到新果坐稳,再停止摘芽。

施肥

为使佛手多开花结果,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开花坐果早期,要严格控制氮肥,增施磷肥,做到促花保果。5月可浇稀薄的饼肥水(饼0.5千克加水20升),6~8月浇“矾肥水”(黑矾0.25千克,饼肥2.5干克,水20升),9月浇稀薄的饼肥水。如遇多雨的季节,虽不浇肥水,但应在盆内施少量饼块,以满足植株对肥料的要求。

浇水

刚入室时每天上午喷水1次,入冬后3~5天浇1次水,一般在上午10点以后浇水,盆土保持稍干些为好。因佛手喜光照,所以应摆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室内切勿烟熏。

4月中旬后,佛手于室外可正常生长,此时要防浮土吹入花内影响结果。盛夏天气炎热,盆内水分不足,中午又不能浇水时,可在盆的周围喷水以利降温防止烧叶。也可在早晚向枝叶上喷洒清水,目的在于增湿降温。因佛手喜湿润气候,受干热风吹袭,坐果率低。

温度、光照

黄淮地区的佛手6~8月为生长旺盛期,9月生长缓慢,冬季在室内处于半休眠状态。盆栽佛手要在霜降前入室,整个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10℃以上时可开窗慢慢降温,若温度过低,则应缓慢升温,谨防温度骤然变化。

病虫防治

佛手主要的病虫害为红蜘蛛、蚜虫、介壳虫及煤烟病等。红蜘蛛、蚜虫多发生在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主要危害嫩枝和叶,使枝叶变黄发枯、脱落。可用50茗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喷洒。介壳虫危害佛手枝、叶、果,可用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喷洒全株,及在植株根部埋呋喃丹防治。煤烟病多发生在蚜虫密集的枝梢,可用波美0.2度的石硫合剂或波尔多200倍液喷洒。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的要点是要求果枝分布均匀,枝短粗,叶片肥厚。佛手在室内生长的枝条称“春梢”,生长细弱、叶大而薄,一般在3月中旬剪去。“五一”前后抽生的枝条为“夏梢”,其枝条节间多细长,组织不够充实,除做抚养枝外,基本上完全疏剪掉。在6月中旬一般剪去5片叶以上没有花的枝条,剪去横生枝,除去剪口处的丛生芽。夏、秋高温季节,应将夏梢、病虫枝、纤细枝及时剪去。“秋梢”是立秋后发的枝梢,其生长粗壮、节间短、组织充实,枝上的叶片小而肥厚,叶色深绿。此时应剪去生长细弱、发育不良的枝条,并注意保护秋梢,这是促使佛手多开花坐果的关键。

佛手3~5月结的果称“春果”,由于生长在室内,一般果枝长而细,花簇生果枝顶端,不孕花多、坐果率低、果小。6~8月结的果为“伏果”,由于枝短充实,花多单生,花大,坐果率高,占全年结果的55%以上。8月中旬坐的果称为“秋果”,仅占全年结果的10茗。为避免1次结果太多,当佛手果实长到纽扣大小时,可疏去一些果实,使保留的果实得到充足的营养,个头大而均匀。

繁殖

佛手常用扦插和嫁接法繁殖。扦插宜在早春新芽萌发前结合修剪进行。选择健壮的1~2年生枝条,选取中段剪成10~12厘米长的茎段作插条,插入沙土中,浇透水,用塑料薄膜覆盖,放半阴处,在25℃温度条件下约经1个月即可生根。嫁接常采用切接或靠接。

常春藤

别名:英国常春藤、洋常春藤、加那利常春藤。

原产地:欧洲,尤以英格兰最为普遍。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秋季开花,翌年5月果实成熟。

日照:喜半阴环境,也能在充足阳光下生长,畏强烈阳光曝晒。

温度:喜温暖、较耐寒,最忌高温、干燥环境。

土壤:以疏松、肥沃的壤土最为理想。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宜选用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一股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河沙2份和基肥1份配制而成。

施肥

生长旺季应每半月左右施1次稀薄饼肥水,也可向叶片上喷洒0.2%磷酸二氢钾液,这样会使叶色更加艳美。但需注意施液肥时不能沾污叶片,以免引起叶片枯焦。

浇水

平时浇水不宜过多,要见干见湿,夏季需多浇些水,并经常向植株喷水,提高空气湿度,以利于生长。冬季室温低时要控制浇水,否则容易烂根。北方冬季气候干燥,越冬期间最好每隔一段时间用与室温接近的清水喷洗1次枝叶,以保持叶片清洁翠绿。

温度、光照

常春藤喜光照,但也较耐阴,放在半光照的条件下栽培即可生长良好。如能于春、秋两季各选一段时间放于室外遮阴处,早、晚让它多见些阳光,则其会生长旺盛、叶绿色艳。但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否则易引起日灼病,叶缘及叶尖枯焦。

常春藤的生长适温为20~25℃,不耐寒,怕炎热,因此放在室内培养时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冬季室温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最低不得低于5℃,否则易受冻害。新上盆小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应及时摘心,促使其萌发侧枝,形成丰满株形。一般每隔2~3年于早春换盆1次。

病虫防治

常春藤常见叶斑病危害,可用波尔多200倍液喷洒防治。

如室内通风条件差,易受介壳虫和红蜘蛛危害,分别用50%马拉松800倍液和4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喷杀。

繁殖

常春藤繁殖可采用扦插法。扦插的季节很宽,舂、夏、秋季都可进行。剪取20~30厘米长的茎蔓,摘去下部的片叶,再将基部2~3节埋入土中,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很快就会生根。也可将茎蔓连续压条,将茎蔓横置土面上,用土块压在节上,然后保持土壤湿润,节部很快就会长出根须来。

生根以后,可按3~5节为一段,从节间处剪断。剪断后很快就会生长成新茎,待其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分植。

常见的栽培方式

一般有3种栽培方式:

(1)用吊盆种植。即剪取1年生以上的枝条进行扦插,采用蛭石、珍珠岩、腐叶土等混合为基质,让枝叶向盆外伸展,这是家庭中最简便易行的种植方法。

(2)用高盆立栽。即在盆内竖立桫椤柱或葵衣棒,将成活的植株绑扎在柱上,任由细小的枝叶自然下垂。

(3)制作盆景。在野外挖取多年生大叶的常春藤“树桩”,经修剪种活之后,再用斑叶品种进行嫁接,为难得的盆景良材。如能制作出悬崖式的树形,观赏价值更高。

枸骨

别名:乌不宿、老鼠刺、八角刺、猫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