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四季养花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17227800000035

第35章 冬季花卉的科学培育花卉的冬季管理。(2)

腊梅萌发力强,花后要及时修剪,一般将花枝20厘米以上部分剪除,并将前一年的伸长枝剪短,留1~2对芽即可。这样可使养分集中于抽发新枝,并为翌年开出色艳朵大的花创造有利的条件。

繁殖

腊梅的繁殖可用播种、压条、嫁接、分株等方法。播种法因不易保持花卉的原有优良特性,故一般不采用。采用较多的是嫁接法,嫁接又有切接和靠接两种方法,而又以切接最为常用。

切接的时间约在3月中旬,最好在腊梅叶芽刚萌发至米粒大小时进行,若等到叶芽发得过大或已发出叶后再切接就不易成活。切接通常用狗牙腊梅的实生苗为砧木,以素心或磬口腊梅等珍贵品种为接穗。接穗宜在1个月前就选定1年生粗壮而较长的枝条,将其顶梢截去,这样可使养分集中到枝条中段的芽上。接穗长7~8厘米,留取1~2对芽。削接穗时不可削得太深,以稍露木质部为准。砧木从离地面5~6厘米处剪断,从砧木直径的1/3处向下切,劈开4~5厘米,把腊梅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准形成层。接好后用软麻皮绑扎牢,然后用疏松土壤把砧木和接穗一起封住,直至把接穗顶部盖没。此后要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松开封土,检查是否成活,若已成活,则抹除砧木上的其他新芽,以促接芽成长。接着仍将松土盖在上面,以免刚接活的嫩芽受到风吹日晒而死亡。再过1个月后逐渐去土,让芽苗逐渐接受阳光。用此法繁殖的腊梅生长旺盛,当年可长至50厘米左右。

花期调节

元旦、春节腊梅盛开,不用人工催延花期。若使腊梅在“十一”开放,应在花芽形成后(8月前后)将生长健壮的盆栽腊梅移入冷室,经低温和短日照处理即可开花。

瓜叶菊

别名:黄瓜花、千日莲、瓜叶莲、千里光。

原产地:大西洋加那利群岛。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花期较长,从11月至翌年4月。

日照:喜阳光充足和凉爽通风的环境,但忌强光直射。

温度: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冷霜冻或高温。

土壤: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水分:忌干燥和积水,水分过多容易烂根。

养花要诀

栽植

播种用土可采用腐叶土和细沙各半配制,盆土浸透水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土面上,稍盖细沙,厚度以看不到种子为度。盆面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在20℃的温度条件下,7~10天即可萌芽。出苗后,逐渐掀开玻璃通风。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浇1次稀薄液肥,移植在口径10厘米的小花盆中;待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于口径约20厘米的花盆中。

施肥

瓜叶菊除定植时施基肥外,生长过程中应每隔7~10天追施1次稀薄饼肥,也可使用稀释后的化肥。花蕾出现后可增施1~2次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施肥一直持续到开花(雨季停施)。施肥时如污染了叶片应及时冲洗。

浇水

瓜叶菊叶片大而薄,需保持充足水分,但又不能使盆土过湿,以维持叶片不凋萎为合适。平时浇水要根据盆土干湿情况而定,干后再浇,约2~3天浇1次,每天可用清水向叶面喷水1次,炎热的天气可喷水2次,以降低气温,增加空气湿度。花蕾出现后,应尽量控制浇水,开花期应将盆置于8~12℃的凉爽环境中,可使花期延长到30~40天。

温度、光照

随着植株的生长,应及时调整盆间的距离。平时可放在向阳处养护,但夏季应放在半阴处,避免阳光直射。实践证明,在向阳处生长的瓜叶菊叶厚色深、花色鲜艳;若光照不足,易引起徒长,影响开花;在强烈的直射光下,瓜叶菊叶片会卷曲、干燥、缺乏生气。此外,瓜叶菊趋光性较强,如植株长时间一面朝阳,植株就容易长偏,影响美观。为此,生长期每7~10天应转动花盆1次,使背阳面转到向阳面,这样可保持株型匀称。

病虫防治

瓜叶菊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黄萎病和蚜虫等。

(1)白粉病:瓜叶菊在幼苗期和开花期,如室温高、空气湿度大,叶片上最容易发生白粉病,严重时可侵染叶柄、嫩枝、花蕾等。初发时,叶片出现零星的、不明显的白斑,后可发展至整个叶片布满灰白色粉状霉层。植株受害后,叶片、嫩梢扭曲萎蔫、生长衰弱,有的完全不能开花。发病严重时,会导致叶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室内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增加光照;②控制浇水,适当降低空气湿度;③发病后立即摘除病叶,并及时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喷加的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止蔓延。

(2)黄萎病:此病主要由病毒病原菌引起。被害植株分蘖性很强,花序展开受压抑,花色变绿,发育不正常,偶尔亦有花徒长现象。病毒一般由叶蝉传播。

防治方法:①生长期间可适当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减少病毒侵染的机会:②喷洒0.5%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可起到预防作用;③发现植株染上病毒,应立即拔除病株并烧毁,防止蔓延。

(3)蚜虫:瓜叶菊生长期若通风不好,常会发生蚜虫危害,虫害严重时喷40%乐果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繁殖

瓜叶菊繁殖有播种法和扦插法,但以播种法为主。

(1)播种法:播种期视所需花期而定,在北京地区2~9月均可播种。播种采用浅盆或播种箱,用细沙土或腐叶土3份、沙土1份、壤土1份混合过筛,消毒后使用。播种用撒播法,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盆上盖玻璃以保持湿度,并将一边玻璃稍微垫起,微留空隙通气,上面用报纸或苇帘遮阳。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1℃,3~5天即可发芽,发芽率约为60‰,发芽后逐渐加大玻璃空隙,除去遮阳物,以利通风透光,避免幼苗徒长。

(2)扦插法:一般在5~6月进行。于花后选生长充实的腋芽扦插,芽长6~8厘米,摘除基部大叶,留2~4片嫩叶插于粗河沙中即可。插后保持沙子湿润,20~30天即可生根。插穗也可选用苗株定植时摘除的下部腋芽。扦插法仅用于不易结实的重瓣品种。

一品红

别名:圣诞树、猩猩木、老来娇。

原产地: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等热带地区。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11~12月。

日照:属于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要求充足的光照,生长在荫蔽条件下,往往茎弱叶薄、苞片色泽变淡。

温度:性喜温暖,不耐寒冷和霜冻。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

水分: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既怕旱又怕涝。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一品红常用15厘米口径盆。可用培养土、腐叶土和沙混合,或用泥炭土、炭化稻壳、粗河沙以311的比例混合而成。土壤以微酸性为好,并加入适量钙、镁肥,可使红色苞片更加鲜艳。

施肥

生长期每半个月施肥1次。通常在花芽分化前两周,对每株补充1茶匙可溶性肥料。冬季肥料浓度应降低一半。浇水生长期如果水分充足,茎叶生长迅速,有时出现节间伸长、叶片狭窄的徒长现象;相反,盆土水分缺乏或者时干时湿,会引起叶黄脱落。因此,水分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一品红的生长和发育。一品红在插条生根期间叶面喜水,其他时间叶面以干燥为好。

温度、光照

一品红生长适温为18~25℃,冬季温度不能低于10℃,否则会引起苞片泛蓝,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形成“脱脚”现象。当春季气温回升时,从茎干上能继续萌芽抽出枝条。

一品红为短日照植物。在茎叶生长期需充足阳光,促使茎叶生长迅速繁茂。要使苞片提前变红,可将每天光照控制在12小时以内,促使花芽分化。

病虫防治

一品红主要虫害有白粉虱、红蜘蛛、蓟马、介壳虫、蚜虫等,可用相关杀虫剂或杀螨剂防治,如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等。此外还应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及时消除杂草。

整形修剪

一品红植株生长很快,容易徒长,使株形偏高,为此,不少养花者将它进行做弯造型。一般在枝条长至18厘米左右时开始,做弯前两天起就不要浇水。操作时间宜在下午6时左右,因为一品红经过1天曝晒,枝条含水量相应减少而发软。如在早晨做弯,则枝条脆硬容易折断。做弯系用细绳把枝条拉成弓形,并予以固定。可按不同的方向,隔一段时间做弯1次,把枝条扭绑成左右盘旋的螺旋状,使植株变矮。最后1次做弯应在开花前20天左右。做弯造型时注意,要把强枝放在周围,弱枝放在中间,强枝向下弯曲程度要大些,这样可使植株枝叶分布均匀、高矮一致、开花整齐,整个树形丰满美观。

繁殖

由于一品红生根容易,故多用扦插法繁殖。春末气温稳定回升后用花谢以后修剪下来的花枝,每3节截成1段进行扦插;或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利用嫩枝扦插,每段带有2枚剪去1/2的叶一片。剪插条时剪口有白色乳汁流出,要用草木灰或硫磺粉封住,并放置阴干1~2天,待剪口干燥后再插入素沙中。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在25℃左右的条件下约经1个月即可生根。腋芽也可扦插,但不如枝插好。

花期调节

一品红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利用短日照处理可提前开花;而利用长日照处理,又可延迟开花。通常短日照处理在遮光棚架中进行。每天遮光13小时左右,一般从下午6点到次日早晨7点进行,遮光必须严密。遮光处理时,气温保持25℃,单瓣品种处理45~55天为宜,重瓣变种处理55~56天。如处理时间过长,顶叶小,颜色暗;处理天数少,则顶叶不鲜艳。遮光处理必须连续进行,不可间断,如果间断,前期处理不起作用。有时经遮光处理顶叶已开始变红,若停止处理,又会返回到绿色。要在“十一”开花,在盛夏就要开始处理。当温度超过35℃以上,应加强管理,下午浇足水,并在地面喷水降温,晚上10点后,把棚架打开一部分,通风降温2~3小时。处理期间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每周追肥1次。经过短日照处理开花的一品红,顶叶很大,单瓣品种直径可达42厘米,重瓣变种直径可达34厘米。花期自“十一”可开到年底,比自然花期更好。

如欲使一品红推迟开花,就应用人工补光的方法增加光照时间。补光最好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进行,光照强度在500勒左右,一般每隔3米安装1盏100瓦白炽灯即可,高度为1米左右。抑制栽培一般应在9月25日开始补光,至预定花期前42~63天停光。在此期间应注意温度管理。

报春花

别名:樱草、年景花、藏报春。

原产地:中国。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11月至翌年5月,尤以元旦、春节期间为盛。

日照:喜光,但忌强烈阳光照晒。

温度:典型的暖温带花卉,喜温凉气候,耐高温,不耐严寒和霜冻。

土壤: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宜采用中性土壤栽培。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播种后,待幼苗出土后经过1~2次移植,长到约5片真叶后移栽在口径约10厘米的小花盆内,盆底宜施少量骨粉或腐熟饼肥末。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定植在口径约为16厘米的花盆中。盆土宜选用腐叶土2份、园土1份,并施入少量基肥的培养土。这种培养土疏松肥沃,多呈微酸性,以利根系发育。初上盆时应注意适当遮阴。

施肥

缓苗以后10~15天施1次氮磷结合的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入秋后天气逐渐凉爽,报春也逐渐进入旺盛生长期,这时应加强肥水管理,每7~10天追施1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液,前期应适当多施氮肥,以促使枝叶肥壮;后期应适当增加磷肥的成分,同时每半个月向叶面增喷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以促使其多孕蕾开花,直至现蕾。

浇水

报春喜湿润环境,但不宜浇水过多,盆土过湿,会沤烂根部。夏季如浇水不当,会使幼苗植株死亡,所以夏季应注意掌握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一般每天早、晚应各浇1次水,中午前后天气特别干热时,要向植株及盆周围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创造凉爽湿润的气候环境,以利其生长。秋凉时应适当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冬季入室后,随着生长和孕蕾开花也要注意适当浇水。

温度、光照

报春性喜光,但忌强烈阳光照晒,夏季幼苗期应把盆株放于阴凉通风,多见散射光处。从9月份起,可使盆株多接受些散射光照,从10月起,可将盆株置于全光照下,使其多接受晚秋光照,促其生长和花芽分化。

报春稍耐寒,不喜高温。冬季室温宜保持在15~20℃为宜,夜间维持在8~10℃即可,12月份报春陆续开花时,可将室温控制在5℃左右,这样可延长花期,给节日增色添彩。

病虫防治

报春花幼苗软弱,极易发生猝倒病,引起幼苗腐烂死亡,应注意及时喷药防治。如已发病可取少量70%敌克松原粉拌40倍细沙土施入盆土中,或配成800倍液喷洒土面,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整形修剪

在开花期间,选刚结籽的植株,摘除一部分花枝,并增施1~2次以磷肥为主的稀薄液肥,以使种子充实饱满。

花谢后要及时剪除,施1~2次薄肥,以利新花枝生长,则可继续开花。

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