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肾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17228700000010

第10章 肾病日常生活细节(5)

(1)给予病人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饮食、低磷饮食,可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担,使肾功能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蛋白质的摄取量根据尿中的丧失量及病人的个别需要而定。急性期一般限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0.5~0.8克,当血中非蛋白氮不增加时,蛋白质的摄取量可增至每天大于80克,补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质。

(3)当病人水肿、少尿或心脏衰竭征象出现时,必须限制钠的摄取在每天1~3克。

(4)若肾功能严重受损,伴高血压进展至尿毒症倾向时,应限制钠(3~5克/天)蛋白质(30~40克/天),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减轻肾脏的负担。

(5)疾病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会阻碍病人摄取足够热量导致蛋白质异化作用,因此尽量给予病人喜好的食物。

4.指导病人预防感染

肾小球肾炎不论急性或慢性都需预防感染。尤其对上呼吸道和尿道感染的预防更为重要。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防护措施,保持室内清洁和良好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保持口腔和皮肤、会阴部的清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若有咽痛、鼻塞等症状,应卧床休息,并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应及时就医,给予抗生素治疗。

5.预防心脏受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经常检查病人心率、心律、呼吸情况,如发现心率增快,心律不规则,烦躁、不安等,及时通知医生。

6.防止肾功能急骤变化

感染、持续高血压、劳累、使用肾毒性药物、呕吐、腹泻等都能引发肾功能急骤减退。护理病人时要注意避免上述任何一项因素,按时测量血压、体温,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尿色和比重,指导病人充分休息,按医嘱服药。遇到少尿、无尿或脱水等应急情况,及时就医。

7.保持皮肤清洁

病人需卧床休息,而且水肿干扰细胞的营养,极易引起皮肤破损,所以需特别注意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的清洁;

(2)当病人限制水分摄取时,注意口腔清洁,少量多次饮水缓解口渴;

(3)经常变动体位,防止皮肤擦伤及褥疮的发生;

(4)抬高下肢,施行被动或主动运动,这样可以促进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缓解水肿。

忌不如何护理肾病综合症的病人

1.指导病人保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

发病初数天应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是没有必要的,依水肿程度调整运动量,当水肿慢慢减少时,鼓励病人多做些运动,可协助病人做下肢运动,防止下肢静脉积血及血栓形成,可让病人做关节的全范围运动,以防关节僵硬及挛缩。

2.维持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并减轻水肿

(1)除非病人有低血钠症,通常不限制液体的输入量。每日可为病人测量体重、腹围、脚围或记录液体输人量,了解病人的液体是否平衡;

(2)当限制液体时,病人可少量多次地饮少量的水,减少口渴的感觉;

(3)当病情危急、水肿严重时,静脉滴注门蛋白。此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

(4)利尿剂减轻水肿,类固醇药物减少蛋白尿,应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注意观察副作用;

(5)注意变更体位,以防肺水肿发生或恶化,呼吸困难时协助病人采取半座位。

3.协助病人摄取适当的饮食

(1)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取以肾功能来决定,如果肾功能正常则蛋白质的摄取量不限制,为补充尿中流失及恢复正常渗透压,每日应摄取大量优质蛋白(动物性蛋白质为主,鸡蛋、瘦肉、牛奶等),约100~150克。

(2)热量:应摄取足够的热量,达到蛋白质修补阻止的目的,每天约25—50卡/公斤。

(3)盐分:盐的摄入量在1—3克/日,水的摄人限制在300—800毫升/日,若有水肿,则限制水分、盐分的摄取,如水肿严重,则限钠、限水,并给予利尿剂。

4.皮肤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服,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经常变换体位,尤其出现阴囊水肿的病人,注意将阴囊挂起,防止压伤、擦伤,注意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5.预防感染

(1)保持口腔、会阴部等的清洁,预防感染发生。

(2)避免感冒,家属或病人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勿接触病人,以免将致病菌传给病人。

(3)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要防止膀胱炎的发生,适当补充液体,鼓励病人多次排尿。

6.肾病综合症

整个疾病的过程是在恶化与缓解中相互交替出现,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可避免恶化;出院时应指导病人正确服药,合理地饮食,适当的运动,防止感染的发生,有条件者学会尿蛋白的测试。忌认为慢性肾炎就要告别“性”

患有慢性肾炎,并不意味着从此就要告别甜蜜的性生活,应该适当控制性生活的频率。中医“肾”的概念除了器官外,还包括人体的体质健康。中医认为,肾脏藏精,不能泄之太多,频繁的性生活,会损伤肾精,有害健康。所以,患有慢性肾炎的病人,“五志”不能过急,要重养生,轻欲望,在欲望与健康之间适当把握。

当慢性肾炎没有完全控制,尤其是在活动期(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症状时),应适度节制性生活。尤其对于30岁以内的年轻人来说,建议性生活的频率最好控制在每周两次左右。即使肾炎痊愈,也不能完全放松控制。这时,病人的妻子要理解。积极配合丈夫治疗,巧妙想些办法来分散他对性的注意力,在生活上多关心、体贴,随时提醒丈夫节制性欲。

忌不知肾脏病的预防

由于肾脏病的特殊性所致,预防工作主要从注意身体检查和适当的运动锻炼入手。

1.身体检查

由于很多肾脏病临床表现是不典型的,起病隐匿。有些仅表现为间歇性眼睑浮肿、乏力,或头痛、头晕,常常起病已久未被重视,没有及时诊治。个别病人直到出现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贫血、出血等情况时,才明确诊断,延误了治疗。身体检查中,一般以尿常规检查为主,因为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一些被忽视的潜在的肾脏病。所以应在升学、入伍、就业、婚前等健康体查时,做尿常规检查。另外,在某些疾病发病后或病程中,应定期检查尿常规,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如对扁桃体炎、猩红热发病2周至1个月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可以引起继发性肾脏损害疾病的患者,都应定期检查尿常规。

2.运动锻炼

预防肾炎的最好方法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化脓性皮肤感染。在冬春寒冷季节,要防止受冻、受湿和过劳。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应积极做好预防,采取隔离措施。一旦发生猩红热、咽炎、上呼吸道炎症及脓皮病等链球菌感染疾病时,应立即加以彻底治疗,及早给予青霉素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青霉素能否预防或减轻肾炎,尚无定论。但充分的青霉素治疗,对降低肾炎发病率有一定作用。对反复发炎的咽部炎症及扁桃体炎要积极治疗。经常注意口腔清洁,可用盐水漱口。对链球菌感染的患者,应于2~3周内,密切观察尿常规变化,以早期发现肾炎,给予及时治疗。肾虚可做以下运动:

(1)太极拳:太极拳是以腰部为枢纽的一项缓慢运动,非常适合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锻炼。肾虚病人大多腰部无力,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起到“补肾”的作用。

(2)缩肛: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呼气时,做缩肛动作,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能促进盆腔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性器官的康复,对防治肾气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有较好的功效。

3.老年肾脏病的预防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老年医学也已成为当今倍受重视的学科。同样,对老年人肾脏的改变及其易害因素的研究也是肾脏病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老年人肾脏的变化,从解剖及组织学上来看,主要表现为肾脏体积和重量的减少,肾血管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数目减少,或有部分代偿性肥大、肾小管变性萎缩。尽管肾脏缩小,肾小球数目减少,但由于肾小球代偿性肥大,加上老年人脂肪及肌肉组织均减少,目前常用的测定肾小球功能的指标BUN、Scr、CCr往往很难反应肾小球功能减退情况,加之个性差异很大,目前尚无有关老年人BUN、Scr、CCr的正常值来衡定老年人肾功能状况。但目前也认识到CCr随年龄增长逐步减低,大约每年下降1毫升/分钟。一旦发现BUN、Scr的升高,应当考虑肾功能是否受损,尤其Scr高于正常提示肾小球功能已受损,这个正常值仍为参照成人的正常值(<2毫克/分升)。与肾小球功能的减退相对而言,肾小管功能的减退常表现得更为明显,尤其肾小管浓缩稀释的减少,老年常有夜尿增多,尿频明显,尿比重常减低。肾小管酸化功能亦会有较大幅度的减退。老年人易在有关因素的诱发下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失衡,一般将60岁以上老年的肾脏称为老年肾,但在老年前期肾脏已开始衰老,从防治学角度来看,研究老年肾应从老年前期开始。尽管衰老是不可拒抗的,但延缓衰老防止加重损害和衰老是完全可能的。所以预防老年人肾脏损害及保护好自己的肾脏,主要应抓住几点:

(1)合理饮食,防治动脉硬化;

(2)对常见病如糖尿病及高血压应及早给予有效的治疗,同时密切观察肾脏情况;

(3)合理用药,避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一般药物使用时可酌情减量;

(4)调节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加强活动,增加抗病能力,防治泌尿系感染;

(5)做好定期体检工作,发现苗头,明确诊断,及早处理。

忌不知患肾病小儿应注意补钙

一般来说,肾病综合症患儿有大量的蛋白尿排出。在丢失大量的蛋白的同时,血液中容易与白蛋白相结合的钙也随蛋白尿一并排出体外。而此时患儿处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机体对钙的需求量相对增多,因此蛋白尿过多使钙的丢失也较多,易致患儿体内缺钙。如果不注意给患儿及时补钙或摄取含钙食物不足,终致血钙偏低,诱发低钙惊厥、手足抽搐。除此之外,治疗肾病综合症需长期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理研究表明,激素有对抗人体肠壁吸收维生素D和钙的作用。如此使患儿体内钙缺乏更加严重,从而导致小儿骨质疏松,活动时易发生骨折。

因此,在采用综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弥补缺钙现象,避免患儿发生低钙惊厥、手足抽搐、骨质疏松和骨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