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肾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17228700000011

第11章 肾病养生饮食细节(1)

肾病养生饮食24宜

宜知肾脏病的饮食调理原则

在临床医学中,饮食调理是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方法。为使患者完全痊愈,和药物疗法双管齐下的饮食调理,亦占着重要的份量。采用饮食调理时,并不是就要排除其他的治疗法,而是有些疾病最好优先采用饮食调理。一般人对药物或动手术较有信心,对饮食调理则较为不重视,事实上有些疾病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行饮食调理后,都收到理想效果。

肾脏病的饮食调理原则

肾脏病的饮食调理的原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保护肾脏”,尽量减轻肾机能的负担。

肾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往往会导致电解质紊乱、毒素的潴留等,肾脏病人的饮食原则主要是根据其病理生理改变而制定的。具体原则是:

1.无症性蛋白尿或血尿,或各类肾脏病的恢复期,不需刻意限制饮食,只需适量减少蛋白质或盐的摄入即可,基本上可按普通饮食。

2.对有水钠潴留,而表现出水肿者,应限制水及盐的摄入,尤其伴有心力衰竭、重度高血压者应当以低盐,甚则无盐饮食,待恢复后再予以进食。特殊情况应根据血钠水平以决定盐的摄入量。

3.蛋白质的摄入以高质量蛋白质为宜,至于摄入量应根据病情而定,对肾功能不全者应严格限制,按规定量摄人蛋白质。

4.凡有高血钾或倾向者,应严格限制含钾食物的摄人。

5.特殊病人应按特殊要求对待。

在饮食调理中,还应注意饮食的烹调原则:

1.多利用材料和食品本身原有的风味

选用有季节性的新鲜材料,并多利用材料本身原有的风味。不论是鱼类、蔬菜或水果,在该季节出产的都比较新鲜,同样的烹调但味道却又不同。

2.善用酸味与香味

醋或柑橘类的酸与香味,可当作醋做成沙拉。材料新鲜的话,即使少用点盐,也非常美味。在菜肴中加些柠檬、柚子、柑橘、柳橙的汁,所含有的酸味和香味,将使烹调出的菜肴更加可门。

3.使用香辛料调味

可以在菜肴中加些咖哩粉、胡椒、姜、芥茉、辣椒等,除可使菜肴更美味外,还可增加餐桌上的气氛。

宜知急性肾炎食谱举例

1.低蛋白食谱举例1

早餐:甜牛奶(牛奶250克,白糖10克),糖包(面粉50克,白糖10克)。

加餐:水果100克(鸭梨)。

午餐:麦淀粉炒面(麦淀粉150克,圆白菜150克,瘦猪肉25克),鸡蛋黄瓜汤(鸡蛋1个,黄瓜100克)。

加餐:冲藕粉(藕粉25克,白糖15克),水果100克(桃)。

晚餐:大米饭(大米100克),肉末冬瓜汤(肉未25克,冬瓜50克,粉丝15克)。

加餐:水果100克(鸭梨)。

全日用烹调油30克,盐小于3克。

2.低蛋白食谱举例Ⅱ

早餐:白米粥(大米50克),糖包(面粉50克,白糖10克)。

午餐:菠菜鸡蛋汤(菠菜50克,鸡蛋50克),米饭100克。

加餐:苹果100克。

晚餐:红烧茄子(茄子250克),馒头100克,糖拌西红柿(西红柿200克,白糖25克)。

全日烹调用油20克,盐2克。

蛋白质41克,脂肪32克,碳水化合物289克,热量1615千卡。

3.低蛋白食谱举例Ⅲ

早餐:牛奶1袋加糖(牛奶250克,白糖15克),糖包1个(富强粉50克,白糖30克)。

加餐:水果100克。

午餐:炒面(麦淀粉150克,圆白菜150克,瘦猪肉25克),鸡蛋黄瓜汤(鸡蛋1个50克,黄瓜100克)。

加餐:藕粉25克加白糖10克,水果100克。

晚餐:米饭(大米125克),肉末冬瓜粉(瘦猪肉25克,冬瓜200克,粉丝25克)。

加餐:水果100克。

全日烹调油30克,盐3克。

宜知急性肾炎饮食安排

肾小球肾炎分型多,临床表现复杂,饮食治疗原则要根据病人的肾功能状况和蛋白尿的程度来确定,亦应注意病人的浮删,和高血压情况,做综合分析后确定如何进行饮食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3~6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产生一过性的氮质血症,因此应限制蛋白质饮食,在限制的范围内应设法选食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当病情好转,尿量增多时,每天尿量大于1000毫升,可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量,但每日不得超过0.8克/公斤体重。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应在40~50克,每公斤体重0.5克以下。待病情稳定2~3个月后,才可。逐步恢复正常量。

有浮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应采用低盐,无盐和低钠膳食。低盐膳食一般每日食盐小于3克或酱油10~15毫升,凡含盐多的食品均应避免食用,如咸菜、泡菜、咸蛋、松花蛋、腌肉、海味、咸面包、挂面等均应避免。

无盐饮食是烹调时不加食盐和酱油。除上述含盐较多的食品应避免食用外,可用糖、醋、芝麻酱、番茄酱来调味。

低钠膳食是除烹调时不加食盐和酱油外,凡含钠高的食品及蔬菜也应限制,如用发酵粉或碱制作的馒头、糕点、饼干、挂面等,蔬菜中凡含钠100毫克/100克以上者均应慎用,全日膳食中含钠最好不超过500毫克。

当出现少尿、无尿或血钾升高时,应限制含钾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如黄豆芽、韭菜、青蒜、芹菜、菜花、香椿、菠菜、冬笋、春笋、百合、干红枣、鲜蘑菇、紫菜、榨菜、川冬菜、玉兰片、冬菇、杏、藕、高梁、玉米、扁豆、丝瓜、苦瓜等。

由于限制含钾较多的食物,摄入的蔬菜和水果就要减少,维生素的摄入明显减少,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应补充各种维生素制剂。

适当补充碱性饮料:急性肾炎时,因患者尿液pH值偏酸性,故宜多饮橘汁、柠檬水、菜汁等碱性饮料,以调节酸碱平衡,有利于机体康复。宜进食易消化、性平、无刺激性的食品:避免加重胃肠道及肾脏负担,禁吃不易消化的油炸食物,忌吃核蛋白含量高、代谢后产生嘌呤的食物,如肝、肾等,因其可引起血尿酸升高。

宜知小儿急性肾炎饮食问题

小儿得了急性肾炎该如何护理,该吃什么食物,不该吃什么食物,要不要卧床休息,几时能复学,会不会复发等,这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急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肾炎在儿童期,多数是某些溶血链球菌进入人体后引起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祸及肾脏所致。肾脏病变的主要部位是肾小球。正常人两个肾脏各有一百万个肾小球,在急性肾炎时几乎80%以上肾小球患病,结果临床上就出现尿量减少,水肿,血尿和高血压。严重时还可以发生以下症状:高血压脑并心力衰竭(或循环充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现在,由于患儿多数能及时就医及时诊断,发生上述威胁生命的严重症状已比以前少见。有些病人可以表现得相当轻,仅有轻度眼皮水肿,尿中少量蛋白和红细胞。

饮食要注意什么

1.戒盐:急性肾炎起病之初饮食要戒盐。因为此时肾脏泌尿能力减弱,吃下去的盐若不能正常排出,就会积在体内,同时还会连带产生水贮留。一般说一克盐可留滞120毫升水,这样就会加重水肿,戒盐目的仅在于此。须知,盐对肾炎并无影响,吃盐并不会加重肾脏病变,故当肾炎好转,肾功能逐渐恢复,尿量增多时,就可解除戒盐。要知道长期戒盐不仅烹调困难,食物淡而无味,还会影响孩子食欲,进而造成营养不良,更甚者造成低钠血症。在戒盐期间能否用代盐,或“碱秋石”?答曰:代盐或“碱秋石”实属氯化钾,在急性肾炎起病初期,有肾功能不全时,往往已有高钾血症,食用代盐、碱秋石,无疑是火上加油,加重高钾血症,稍有不慎会招来致命危险。当然,在利尿期、恢复期食之无妨。其实这种盐味怪难吃,孩子多数不愿食用。

2.戒蛋白:急性肾炎起病之初多有肾功能减退,而吃下去的蛋白,其代谢废物又必须由肾排出,故不能吃过多的含蛋白质食物,包括肉类、蛋类和含植物蛋门较高的豆类等,吃多了会加重代谢废物在血里堆积,即氮质血症。但毋须长期戒蛋白,只要肾功能好转,临床上出现利尿消肿,化验血中尿素氮(B5N)恢复正常,即可采用正常饮食。民问传说成蛋白百日是毫无根据的。在急性肾炎,蛋白质是不会损伤肾的,相反在肾恢复过程还需要由蛋白质分解而来的一些氨基酸。长期低蛋白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轻型急性肾炎可以不用限制蛋白摄人,若病人有大量蛋白尿,那就要减少蛋白摄入量。

3.限水:一般肾炎不必限制饮水,有水肿的病人,多数不会口渴,不必喝太多水。水肿严重,尿量又少的病人,则要限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更应严格限水,如无需要,不要静脉滴注液体,为了减少入水量,连汤剂中药也要限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像一个25公斤重(大概7~8岁)的孩子,每天进入身体的水(包括喝的、静脉滴注的等)是不能超过400毫升加上当天尿量的,而一碗中药已占去此限量的一半以上,限制了其他需补的液量。千万不要以为尿少是水不够,而用喝水的办法来利尿。

4.水果:一般急性肾炎不必戒水果,但也不提倡吃太多水果,尤其是病情较重的病人。这是由于肾功能不好,排钾能力有限,而水果含钾颇丰,吃多了血钾就会升高,若原已存在高血钾,那就十分危险了。在肾功能衰竭又有高血钾的病人,必须戒水果和其他高钾食物,如番薯、土豆、笋、香菇、白菜、榨菜、豆类、化生和核桃等。到了恢复期吃水果则有益病人康复。

肾病病人宜少吃杨桃

杨桃不适合肾病患者吃,因为它包含一种影响神经传导的物质,肾脏功能欠佳者食用后,可能引致神经失调如昏迷等。

肾功能差,难以排钾,因此一般要选择低钾的水果,但当病人得接受洗肾的阶段时,因过程可能将体内的钾清除,因此得适时从蔬菜与水果中补充钾质。这类病人选吃水果等更谨慎,必须依照医生的指示。

宜知经常吃豆类食品也会伤肾

纳豆是一种大豆的发酵食品,由小粒黄豆经纳豆菌发酵而成。纳豆菌具有强大的调整肠胃的作用,里面还有一种叫“纳豆激酶”的成分,能起到预防脑梗塞、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功效。此外,纳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非常高,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不过,豆类食品,如红豆、黄豆、绿豆、黑豆、纳豆、豆芽及豆腐、豆浆、豆腐干等大都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及嘌呤(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等物质,这是造成痛风,甚至是肾脏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豆类中的蛋白质为植物蛋白,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后经过代谢,大部分都会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但如果豆类吃得过于频繁,就会导致体内植物蛋白含量过高,产生的含氮废物也随之增加,从而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对于肾脏排泄废物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来说,尤其应该控制豆类的食用量。一般来说,一周吃两次就足够了。如果是糖尿病和肾病患者,当出现尿素氮潴留时,则不宜食用豆制品。

很多人都知道海鲜和火锅汤中含嘌呤较多,其实,豆类制品中的嘌呤含量也较高。患有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最好不要多吃,否则很容易诱发“急性痛风”。尤其是痛风发作期间,应该完全禁食豆类;即使在缓解期中,也要有所限制,每周食用最好不要超过1次。

此外,很多人吃了豆类后,都会有一定的腹胀,甚至腹泻等现象。这是因为其中大量的蛋白质会在人体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阻碍铁的吸收。因此,患有急性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人要忌食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肠胀气。

总体来说,豆类的营养非常丰富,脂肪含量很低,是很好的健康食品。只不过,除了各种各样的豆子以外,豆制品种类也很多,容易造成食用过量,大家应该有所警觉。

宜知吃畸形草莓,小心伤肾

夏天正值草莓上市的季节,市场上有些草莓看上去个头很大、颜色漂亮,可买回来一吃却索然无味,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些个头异常、有些还长得奇形怪状的畸形草莓是由于在种植过程中喷施了膨大剂造成的。膨大剂是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促进果实中的细胞分裂和体积增大达到增产的日的。

它一般在草莓生长的特定时期使用,除了能促进草莓果实增大,还能较好地保证草莓的质量。在草莓种植中是可以使用膨大剂的,但一定要按照规定,使用正常的剂量,并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的膨大剂经毒理学试验证明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吃了使用这种膨大剂的草莓,对人体也没有任何危害。

可是,有些果农为使草莓提前上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在种植过程中滥用膨大剂,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这样的草莓中膨大剂残留量大,出现畸形的比例比正常使用膨大剂的草莓更高,最主要的是吃起来没有味道。研究证明,长期食用这样的果实,有可能对人体的肾脏造成潜在危害。尤其是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该避免过多食用。

要辨认出哪些草莓经过膨大剂、催红剂等处理,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看它的大小是否均匀、果实形状是否正常、色泽是否自然就可以了。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最好吃应季草莓,不要为了尝新鲜过早购买提前上市的草莓。一般来说,露天草莓在5月中下旬开始采摘和上市,这样的草莓不仅营养价值高,风味也特别浓厚,吃起来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