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肾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17228700000025

第25章 肾脏病人的心理保健(6)

体检时,可见患者胸部肋间隙变宽,叩诊过度反响,气管向健侧移位,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X线胸部透视,可见气体多少、肺组织受压情况,对此症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地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异常情况的处理

晕针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紫青、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出现此症。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醪、内关、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灸百会,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滞针

症状: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痛不可忍。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处理: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为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朋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弯针

症状: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原因: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患者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

处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系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患者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

断针

症状: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断端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

处理: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移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于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血肿

症状: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

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慢性肾炎保健须知

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可使肾实质受到破坏,导致肾功能衰竭,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能注意下述几个方面,可收到延缓肾功能衰竭的作用。

及时治疗原发病:凡能引起肾脏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病变,最终都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据报道,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约占65%。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原发病,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

不可轻视防感冒:感冒属全身性疾病,能使免疫功能下降,常继发感染。据报道,凶感冒而使近40%的慢性肾炎症状加重,而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第一位的原发性疾病,故在日常生活中应十分重视预防感冒。

劳逸结合重休息:研究表明,人劳累后(包括性生活不节引起的劳累),体内代谢产物增多,增加肾脏工作量,对肾病患者是不利的,可使病情加重。故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适当休息有利于肾脏功能康复。

不要随便用药:有些药物(包括某些中药)对。肾脏有毒性作用,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有一部分病例与肾毒性药物有关。故患者不能自己随意服用消炎、镇痛药,如庆大霉素类抗生素,含钾、汞的药物及中药韵苍耳子、雷公藤、草乌等过寒过热的中药。

调整饮食助营养:慢性肾炎患者一般都伴有营养不良,因而在饮食上应调整好,以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等食物为宜,并避免吃“发物”的食物,如狗肉、虾、螃蟹等,同时应忌烟禁酒。

预防感染是减少肾炎的关键

肾炎是由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既有免疫功能低下,又有免疫亢进,且肾炎尤其是急性肾炎大多数与感冒或感染有关,多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本病发生于世界各地,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儿童和青年中多见。在北方,大约90%以上发生于呼吸道链球菌感染之后,冬春季多见;南方约30%~80%发生于脓疱病之后,多见于夏季。如遇到猩红热流行,则急性肾炎在流行期发病率明显高于平时。虽急性肾炎经恰当治疗大多能自行恢复肾功能,近期效果较为理想,但长期预后尚难以定论。急性肾炎见于成年人者,预后较儿童差,病程较长,恢复较慢,有不少患者长期隐匿而发展为慢性肾炎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所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是预防肾炎的重要措施。如何提高机体免疫力,这需要从多方面人手,如加强体育锻炼,适时增减衣服,保持心情舒畅,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对于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运动量,在急性期及病情较为严重时,要以休息为主;当病情缓解时,也要考虑到过度的活动除增加心脏负担外,对肾脏亦有损伤,体内因运动所产生的大量代谢产物难以排泄出去,继而导致肾脏原有疾病的加重。

视寒温增减衣服对于防治感染等有很大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人类的抗病能力反而有所下降,冬天的暖气、夏日的空调、可调节的湿度使人类的服装更重视其观赏性,淡薄了衣服本身的价值,为了追求外在的美观而忽视对机体的保暖使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导致呼吸系统的感染而发病,继之诱发肾脏疾病等。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下,空气流通不畅,易使细菌滋生亦是感染的因素之一。另外在季节转换之际,衣物的添减也是十分重要的,春捂秋冻是最适用的法则,莫因春暖花开而减衣太早,要防止春寒的到来;秋季虽凉,晚加衣衫可明显提高耐寒能力,以防止感冒等病的发生。

保持心情舒畅,在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所起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课题,临床实验及动物实验都证实其对免疫力具有调节作用,低沉悲观的情绪可使免疫功能低下,使机体抗病能力明显下降。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充足的睡眠、规律的生活有助于身心健康。由于某些因素的驱使,有些人酒肉满肠,造成体内胃肠功能失调,血脂代谢异常;或夜生活过度,或通宵达旦“砌长城”,导致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都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可使原有疾病加重或复发。对肾脏病患者而言,大量摄人肉类食物,蛋白质会从肾小球排出,加重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被排泄到尿中的蛋白又作为有害的物质,引起肾小管的继发性损伤,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肾功能衰竭等。

定期查尿以早期发现肾脏病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第一次就诊时肾功能检查就显示为严重损害,其中有的因乏力就诊,或因恶心、呕吐就诊于消化内科,或以贫血就诊于血液科,还有的因皮肤瘙痒就诊于外科或皮肤科,当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查时,发现血中肌酐明显高于正常值,肾功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患者处于尿毒症期,失去了治疗的好时机。故定期进行尿液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尿常规检查作为肾脏病的筛选项目,具有方便易行、价格低廉、无痛苦、易于接受的特点。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试纸法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如果尿液检查发现异常,可继续进行有关的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血清总蛋白、血脂、血尿、微球蛋白、血尿NAG、电解质、血压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B超、CT、核磁共振、肾图等检查,以明确确定疾病的位置和性质等,必要时应进行肾脏活检,针对病理类型的不同确定治疗方案,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

除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外,每个人都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尿液有异常时,及时到医院就诊,而且要到肾脏病专科医生处就诊。所谓尿液异常,包括尿量、尿色、透明度、气味等。尿量指一天排出的液体,每个人因生理条件、生活习惯、季节、运动等因素有所不同,大约为1500~2000毫升,如果多于2500毫升,考虑为多尿,再根据相关的检查辨明是何种原因导致;如果尿液少于400毫升称为少尿,冉区分其是肾前性、肾性或肾后性少尿。还要注意白日尿的总量较夜间多,是其全天总量的2倍,如果夜尿增多,莫忘记肾小管的浓缩功能有了损伤,可能是慢性肾炎。尿的颜色为淡黄色,与尿量和体内代谢有关,当颜色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就诊。尿的气味正常为特殊微弱芳香味,放置时间稍长可因尿素分解出现氨臭味。如果新鲜尿液有氨味,说明是慢性膀胱炎和尿潴留。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可出现特殊苹果味。正常人尿中泡沫不多,即便有亦很快消失,如果尿中出现大量泡沫者,可能是有蛋白尿的出现。当然有泡沫不一定是蛋白尿,但蛋白尿一定有泡沫。

远离香烟,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烟草里没有任何对人体有益的东西,相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有二十多种,在吸烟产生的烟雾里,大约有七十多种有害物质。烟草中含量最高的毒性物质是烟碱。一支烟含烟碱高达5~15毫克。而烟碱对人的致死量为50毫克。也就是说5~10支烟中所含的烟碱,一次注入人体,就可以要人的命。烟碱的慢性中毒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均有严重的损害。导致肺癌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吸烟。人体其他的一些癌症,如食道癌、膀胱癌、胰腺癌、大肠癌、喉癌、唇癌等也与吸烟密切相关。吸烟者每日每时都在接受放射线辐射的危害,可导致和加重动脉硬化,并导致肾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吸烟还能造成室内环境的污染。被动吸烟者所受到的危害,也不亚于吸烟者。吸烟既不能解乏,也不能增加灵感,反而会降低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肾脏病患者要远离香烟。饮酒是肾脏病康复的“拦路虎”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人就会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它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过量饮酒还会损害肝脏。慢性酒精中毒,则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此外慢性酒精中毒,对身体还有多方面的损害,如可导致多发性神经炎、心肌病变、脑病变、造血功能障碍、胰腺炎、胃炎和溃疡病等,还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升高,从而导致肾脏缺血,局部肾动脉硬化引起肾脏病变。还有人注意到,长期大量饮酒,能危害生殖细胞,导致后代的智力低下。常饮酒的人喉癌及消化道癌发病率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