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17235900000150

第150章 八月三日,星期五

朱陆异同与顿渐之教

宋明诸大儒,于德性本体与工夫,皆有深广细密之论,将吾人道德修养所涵摄之心性义理之精微,发明无余蕴矣!此种义理,虽有一儒家式的底蕴与形式,然其所涉及之种种问题及相关之哲理,则可通于佛道而见普遍义理之所在也。如朱子论性即理与陆象山论心即理,即蕴含一渐修与顿悟、因乘与果乘的问题。以佛学观之,朱子近于唯识,而象山近于禅。朱子以心非即理,而以心与理一为道德修养之果境与目标,此即以心为妄识,必缘理而转识成智,方可言心理合一也。此即针对普通人之杂染气质而为说,为一因乘之渐修工夫论也。象山以发明本心为要,本心与理为一,故心即理。修养之道,即在以圣人之心与理一之果境,亦为人之本心所在,亦人可成圣之超越的依据,人宜先立其大者,顿然呈现此本心,则满心而发,无非此理,扩展开去,即成圣人之量。此即非针对普通人的杂染气质上说,而是针对人之至善之本体上说,而由本体作工夫也。此亦非谓常人之心即理,亦不是说不要转化气质之性,而正是以先天本心之觉悟,为转化气质之工夫也。此即一圆教式的工夫,为果乘之工夫论。虽象山有其儒家之价值立场,然其义理之内在结构确与禅相近也。果乘之弊端,在于人可冒圣,未真见得本心,而混凡心为圣境,故只适合上根利器、习染较少之人;因乘之弊端,则在其工夫无超越必然之依据,易进进退退,不识自家宝藏,无直截根源之道。若于此见得分明,则二家皆有可取之处,亦可为不同根器或不同阶段所宜重之工夫,亦可为互相提醒对方之不足而为知时知量之应机之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