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17235900000018

第18章 二月十五日,星期二

今天读网上下载的牟宗三先生的《五十自述》。

“要想进入哲学之堂奥,进入第一义之数学原理,皆必须由顺趋而进至‘逆反’,此则不能停于逻辑的分析,而须进至‘超越的分解’。盖顺趋之逻辑分析只停在呈现出的东西之‘是什么’上,这大体还是科学的态度与层面。(大家以此为自得,殊不知既有科学矣,则哲学复停滞于此态度与层面,便成重复之废辞,运上添花,于义境无所开辟,此不是真正哲学领域之所在。)只停在‘是什么’上,便不能就其‘是什么’而由为何、如何,探本溯源,以见先验的原理。以超越的分解视逻辑分析,直无关紧要之清楚而已。超越分解之架构思辨,其系统是立体的,而逻辑分析所成立之系统则是平面的。故进至康德的超越分解,始真进入哲学之堂奥,而其架构思辨的为何、如何之技巧方式,亦胥由此超越分解而规定。此即所谓‘批判的’也。”

此段言哲学思考之特质甚精。哲学不是对于对象之科学的思考、经验的分解,而是及于主体自身的反省式的批判、超越的分解,由此而通意义之源。

“我常想。康德的三大批判,罗素怀悌海的《数学原理》,圣多马的《神学总论》,佛教的《成唯识论》,宋明儒者的‘心性之学’,这些伟大的灵魂(从‘学’方面说,不从‘人格’方面说)实代表了人类学问的骨干。人类原始的创造的灵魂,是靠着几个大圣人:孔子、耶稣、释迦。这些从人格方面说的伟大灵魂都是直接的、灵感的、神秘的,简易明白,精运肯断。而又直下是生命,是道路,是光,又直下是通着天德的。他们都是在苍茫中有‘实感’的。他们没有理论,没有系统,没有工巧的思辨。他们所有的只是一个实感,只是从生命深处发出的一个热爱,一个悲悯:所以孔子讲仁,耶稣讲爱,释迦讲悲。这些字眼都不是问题中的名词,亦不是理论思辨中的概念。它们是天地玄黄,首辟洪蒙中的灵光、智能。这灵光一出就永出了,一现就永现了。它永远照耀着人间,温暖着人间。这灵光是纯一的,是直接呈现的,没有问题可言,亦不容置疑置辩。它开出了学问,它本身不是学问,它开出了思辨,它本身不是思辨。它是创造的根源,文化的动力。一切学问思辨都是第二义的。”

此段体现牟先生的见识,他能想见大圣人的生命之光,但他只是从学问上去接通去遥契之,他不是直接去证悟圣境,但他可以从为何、如何之学问思辨上去展示之。

“一般人只是停在平面的广度的涉猎追逐的层面上。他们也知道学问无限,也知道自己有所不能,有所不知,但他们的这个知道只是属于故实的、材料的、经验的、知识的。这种知道实在不能说‘前途’的,所以他们都是无所谓的,他们的有所谓只是炫博斗富。他们不承认有德性义理的学问,他们也不知道人格价值是有层级的。他们也知道,但他们所知的,只是某人有多少考据知识,学问有多博,这和某人有钱,某人有权有位,是一样,都是外在的、量的、平面的。所以他们可以看不起圣人,可以诟诋程朱陆王。这种卑陋无知,庸俗浮薄,实在是一种堕落。”

牟先生最后是立足于儒者的精神向度,阐扬儒家的道德形上学,一方面要判摄佛道耶,这是在圣学层面上的判教;一方面要批判庸俗唯物的、唯科学的、外在的、平面的庸俗世界观,这是在圣学层面上对不及价值之源的世俗世界观的提撕。

牟先生可谓是“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虽然我的最后精神归趣与他不同,我是在“悟道层”,他是在“思道层”,但在学问思辨这一层面上,牟先生是我最钦佩的一代大师。他代表了中西哲学优秀传统的融合与升华,我想在哲学研究的层面,我可以通过牟宗三先生直接进入哲学的至高点,同时以悟道的智慧点化哲学成为悟道的工具。所以,我要重点研究牟先生的著作。牟先生的书大陆出版的我都看过,但有些书恐怕近期是大陆不可能出版的;正好社科院图书馆有一套台湾出版的牟先生的全集,我可以适当的时候再借来仔细研究。

读毕《五十自述》,牟先生之人生体验及其体悟,其思想之最后形态可得而知也。于道家老子,未有存在的体证。于佛耶之判,可自成一说,然终属思想之体会,非实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