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17235900000193

第193章 三月十三日,星期四

我从社科院图书馆借来了牟宗三先生的《佛性与般若》,准备再翻阅一遍。这本书我在准备硕士论文时曾通读一遍,受益良多,使我对整个佛学的系统有一宏观的把握。现在重读此书,不想在细节方面再仔细阅读,只想从宏观上再体会一下牟先生的主要思路与学问方法,为我写《道教内丹学研究》提供参考。牟先生是以天台宗的判教为主要线索来把握整个佛学的系统,以“佛性”与“般若”两者为整个佛学的纲宗,再具体地梳理判释唯识、华严和天台诸宗的思想要义与系统性格,从而对整个中国佛学做出哲学意义的系统整理与诠释。他的写作方式则是通过例举、抄录重要的文献来展示一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再对相关的文献做详细的解析、分判、会通与诠释,这样就是以哲学思考为经,以文献资料为纬,做到了哲学史与哲学研究的统一。此与一般的历史方法不同,亦不重文献本身之考据,但重哲学思想的整体把握与具体诠释,其目标是疏通义理,而不在历史陈述。故此书非一般的“佛学史”研究,而为佛学义理之研究;此书更非“佛教史”研究(佛教史偏重于佛教之人物、经典、教派等历史),而为佛教哲学之研究。牟先生此种方法与我很相契,我亦不重视宗教教派之历史与文献之考据,而重内在义理之整理与诠释,只不过我不欲以宗派、人物为主线,而欲以中心问题为根本线索,以文献诠释为基础,研究道教内丹学的整体思想与微言大义,并联系现代诸学科的新进展对内丹学做现代诠释。于哲学思想方面,牟先生功力为吾所不及也;然吾之实修智慧与体验,则又非牟先生所能及,所以吾当发挥吾之所长,深入“修道现象学”的探索,而亦可较牟先生别开生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