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17235900000295

第295章 三月七日,星期日

读《佛教诠释学》、《道家诠释学》印象

上次到中关村大厦买了几本书,其中有台湾赖贤宗的《佛教诠释学》和《道家诠释学》。赖教授曾到宗教所讲过学,赠送过我一本《海德格尔与禅道的跨文化沟通》。赖先生很有才华,也很有悟性,对中西哲学皆有广泛涉猎,长于宏观的哲学思考。他的许多著作都是由相关的论文集结而成,似乎没有专门从事一本专著的写作。

他的思考与文风颇类于傅伟勋先生,精于架构思辨,时有哲学的洞见,但不如傅先生精透。其短处是过于抽象与宏观的层层反思,而缺乏扎扎实实的文献分析和直面真实的智慧展现。与林镇国、吴汝钧等人一道,构成台湾佛学研究的一种致思方向,总起来说还是属于学术研究之一种类型(哲学诠释),虽与大陆佛道教研究的重文献—历史学的研究形成对照,但终归不是一种“超学术”的存在体验的智慧展示,还不能归入灵性作品之列。这种层层反思的哲学诠释方式虽可有所洞见,但有时也纯属脑子里的玄想,与生命的真实体验与灵性感悟无关。

从技术层面讲,就我读过的部分而言,我发现书中有不少的章节重复与表述漏洞,有大量的“自恋式”的夸夸其谈,有时架子拉得很大,但实质内容却很少。由于议题过于宏大,涉及面太广,往往顾此失彼,虎头蛇尾,露出了粗制滥造的痕迹。书中充满了“屋上架屋”式的概念思辨与逻辑概括,却少有针对主题的精细的展开论述。作者本来是很有思想灵光的人,不幸却被一些学术的流行范式所误,像是在从事“学术八股文”的技术加工,而不是从事创造性的思想探索。

纯就哲理而言,赖贤宗与北大的张祥龙教授一样还是比较有灵性的,他们的哲学思考带有某种灵性体验或向灵性体验的方向趋近。不过,张祥龙的文思很流畅,完全没有赖著的那些毛病,我很喜欢张先生的作品。读赖著的印象,感觉赖贤宗还是比较“空泛”,架子拉得很大,但往往不够沉潜深入,时有戏论,偶感思路散乱而文句不通,不如牟宗三来得扎实通透。就中国哲学研究而言,我还是最欣赏牟宗三先生。

我能在谈赖教授的时候提到牟宗三先生,这本身其实说明我还是欣赏赖教授的。他的这些哲学研究论文虽然有不少漏洞和不够精致的地方,但和一般的文献学、历史学研究相比,其研究主题与诠释方向还是更契合于我的学术兴趣、更易于引起我的共鸣的。只不过现在我已经超越了纯哲学的思辨兴趣,而致力于真实的智慧探索与实修体验,所以赖贤宗这一类的学术书籍我也不会关注太多。

就为学为道的境界而言,可大别为三层:学者型、智者型和觉者型。学者从事客观的学术研究,重在知识性的对象化研究,与自身的主体修养没有多大关系;智者不仅研究知识,还在求索人生的智慧,他的研究带有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与人生追求;觉者不关注纯粹外在的知识,而是反观内在的生命,实现生命的灵性觉醒,洞悉宇宙人生的实相,并以实践智慧从事利益众生、觉悟众生的工作。

对一个求道者来说,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多少“相关的资讯”,而是真正地“活出”那个“明显的真理”。真理是一个“现成的答案”,那些先觉者已经给出了那个“答案”,我们根本无需再去寻求“答案”本身,而是要以自身的体验去“证实”这个答案。未经我们亲自证明的“答案”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路标”,它指引了某个目标,但只有我们亲自旅行到那里,这个“路标”才有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