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17235900000067

第67章 十二月三十日,星期五

读《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今天读完了Krishnamurti的《最初和最终的自由》。我已经读过两岸已经出版过的近二十本克氏作品,本来不想再购买克氏的书了;但这本《最初和最后的自由》则是我一直想要读的书,因为Osho曾经提到过,这是克氏最好的作品,他所有的书其实都是这本书的重复。所以当看到这本书在大陆出版时,我即毫不犹豫地购买了此书。

克氏的书不但重复,就是同一本书里的内容,也是重复的。他谈论的风格一成不变,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总是同样,虽然谈论的对象不断地变化,针对的问题不断地变化。克氏极其敏锐,极其聪明,他对问题的剖析是很彻底的,毫不妥协,扫除所有的不究竟的方便说法,而回归到那个根本的般若观照。这样一来,他就不是随机说法、建立广大教门的大宗师,他只是直接讲他自己的真理,他并没有考虑他的听众能否接受。不是我向你妥协,而是你必须向着我的高度走来!他的风格可以说近于禅,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跟随他,进入他的世界。真正得到了克氏的心法,随时随地都能保持无选择的觉察,那么确实不再需要任何其他的方便法门了;但问题在于这个一刻接一刻的觉知,是“最初和最后的自由”,是因果一如的“果位”上的教法,它本身是悟道的成果,而不是一般人所能契入的解脱之因。在这一点上,这是顿悟的法门,而克氏最大的失败就在于,一般人根本无法做到顿悟式的觉知,然而克氏又没有其他的方便,反而是一味地否定所有的修道法门,这只能使他的听众陷入无可奈何的迷茫之中。事实上,般若是在已有的万法之中融通淘汰一切法,真正的圆教是即一切法而为圆教,不取不舍,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而不是寡头地突出一个圆满法而与次第法门相对立。因众生的根机无量,他所处的位置和面对的问题无量,所以相应的修道方法也就有无量,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种种教法的施设,都是有必要的。有为不能直接契入无为,但有为可以是消除业力习气的对治法门,用相反方向的业相来抵消已有的业相,最后显现那个无为。在这一点是Meher Baba的教法要圆融得多,克氏是一门深入,巴巴是广大圆通。

克氏的书,可以每天读几段,作为一个经常的敲打、一种头脑的清洗和一个觉知的提醒,但不必多读,读多了就会陷入机械性,就会麻木。《最初和最终的自由》确实代表了克氏教导的精华,这也是我完整阅读的最后的一本克氏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