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足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17238600000012

第12章 脚的保健与人体健康(12)

每次泡足不能走过场。泡足时间一般需在30分钟以上,还必须每天坚持泡足,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影响健身治病效果。一般需坚持泡足1个疗程,必要时需坚持2~3个疗程。熏泡足时间宜在饭后1小时进行,最好在临睡前进行。饥饿、饱餐状况时不宜进行。泡足前应排空大小便。如在熏泡足过程中出现头昏、恶心及其他不适感觉时应停止熏泡,卧床休息。平时体质虚弱者只宜用温水泡足,不宜用烫水熏蒸双足。

患以下疾病的病人不宜泡足: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发热期;疮、疖等皮肤局部感染者: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者;足部皮肤有破损及烧烫伤者;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极度疲劳及醉酒者。孕妇只宜用温水洗脚,不宜采用热水熏蒸或较热的水泡足。第六章常见疾病的足浴治疗第一节内科疾病的足浴疗法感冒

感冒有轻重之分,轻的一般称“伤风”,重的称“重伤风”或“时行感冒”,多因气候变化、寒暖失常或人体抵抗力减弱时,感染时邪病毒而得病。外邪以风为主,常兼寒、兼热,从口鼻犯肺,外侵皮毛。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在内。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四肢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咽痒或咽痛,重者怕冷、发热、有汗或无汗。足部药浴及足部按摩对感冒有较好的疗效。先足部熏蒸和药浴,后足部按摩,则效果更佳。

1.鲜生姜方

【组成】鲜生姜100克。

【用法】将生姜压扁与3000毫升开水一起入泡足桶。先熏足,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2次,每次40分钟。每天1剂。3天为1个疗程。

【功效】:辛温解表。主治风寒型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周身酸痛、苔薄白等。

2.生姜葱白方

【组成】鲜生姜60克,葱白50克,白酒50克。

【用法】将鲜生姜、葱白切碎,捣烂,与白酒及3000毫升开水一起放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2次,每次40分钟,每天1剂。3天为1个疗程。

【功效】辛温解表。主治风寒型感冒。

3.麻黄桂枝方

【组成】生麻黄20克,桂枝30克,细辛1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20分钟,合并滤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2次,每次30分钟,每天1剂。3天为1个疗程。

【功效】辛温解表。主治风寒型感冒。

4.荆防贯众方

【组成】荆芥30克,防风30克,贯众100克,白酒50克。

【用法】将前3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20分钟,合并滤汁,与白酒及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2次,每次30分钟,每天1剂。3天为1个疗程。

【功效】辛温解表。主治风寒型感冒。

5.风油精方

【组成】风油精1小瓶。

【用法】将风油精1小瓶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蒸泡1次,每次30分钟,每天1剂。3天为1个疗程。

【功效】辛温解表。主治风寒型感冒。

6.银翘薄荷方

【组成】银花30克,连翘50克,薄荷3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2次,每次30分钟,每天1剂。3天为1个疗程。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型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少、头胀痛、咽痛或红肿、咳嗽吐黄痰、口干、苔薄黄等。

头痛

头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因头部本身疾病(如颅内病变、五官疾患)或急性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中医学认为,外感六淫、情志刺激、肝阳偏亢、气血阴精不足、跌仆损伤、淤血阻滞等,皆能发生头痛。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对高血压病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感冒头痛和一些原因不明的头痛有一定疗效。急性感染、颅内疾病、五官疾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头痛,需另行诊治。

1.川芎茶调方

【组成】川芎30克,白芷20克,羌活30克,防风30克,薄荷20克,细辛15克,绿茶5克。

【用法】将以上7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40分钟。4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主治风寒头痛,症见头部抽引疼痛、掏急收紧、痛处不定,或见偏头痛,遇风受凉易发,得温可减轻。

2.羌活白芷方

【组成】羌活40克,白芷30克,川芎30克,防风20克,藁本30克。

【用法】将以上5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40分钟。4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主治风寒头痛。

3.川草乌细辛方

【组成】制川乌30克,制草乌20克,白僵蚕30克,细辛15克,白酒30克。

【用法】将以上前4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白酒及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40分钟。4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主治风寒头痛。

4.桑菊川芎方

【组成】桑叶150克,野菊花60克,川芎50克,蔓荆子4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40分钟。4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散风火,通络止痛。主治风火头痛,症见头额胀痛如裂,剧则筋脉跃起,搏动跳痛,受热加重,目赤心烦,口渴喜饮,苔黄等。

5.天麻川芎冰片方

【组成】天麻15克,川芎30克,山栀20克,冰片5克。

【用法】将以上前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再加入碾碎的冰片粉,搅匀即成。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40分钟。4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散风火,通络止痛。主治风火头痛。

6.归芎白芷方

【组成】当归60克,夜交藤100克,川芎30克,白芷20克。

【用法】将以上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40分钟。4天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主治气血不足型头痛,症见头部绵绵空痛,疲劳则痛甚,头昏,两目干涩,面色萎黄,心慌,舌质淡,苔薄等。

眩晕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眩晕是一种常见病症,可见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宫能症、内耳迷路病以及脑部肿瘤等疾病。足部药浴与按摩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疗效。患者应配合医生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足部药浴与按摩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方法。临床治疗表明,内耳性眩晕、晕动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全身疾病引起的眩晕,运用足部药浴与按摩有较好疗效。

1.当归川芎方

【组成】当归20克,川芎15克,首乌藤5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30~4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益气血,宁心安神。主治气血不足型眩晕,症见头晕目花,突然坐起时眩晕加重,平卧或低头时眩晕减轻,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黄,脉细软。

2.熟地黄党参方

【组成】熟地黄30克,党参20克,川芎15克,柏子仁1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30~4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益气血,宁心安神。主治气血不足型眩晕。

3.女贞子旱莲草方

【组成】女贞子50克,旱莲草60克,枝叶2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30~4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养肝肾。主治肝肾虚损型眩晕,症见眩晕脑空,年后入晚加重,烦劳思虑则剧,精神委靡,记忆刀减退,腰酸,膝软,遗精,耳鸣,五心烦热,睡眠不安,形体消瘦,苔少或质红,脉细弦。

4.地黄首乌山药方

【组成】地黄20克,制首乌30克,淮山药20克,醋50毫升。

【用法】将前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醋及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30~4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养肝肾。主治肝肾虚损型眩晕。

5.桑叶钩藤方

【组成】桑叶50克,钩藤30克,川芎15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双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30~4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平肝熄风,活血定眩。主治风阳上亢型眩晕。症见眩晕耳鸣,头部胀痛或抽掣痛,性情急躁、,常因恼怒而眩晕头痛加重,颂热面赤,睡眠多梦,四肢麻木,口苦,舌苔黄,舌质红,肪统数。

6.小蓟根方

【组成】新鲜小蓟根200克(干品100克),冰片2克。

【用法】将新鲜小蓟根洗净,切片,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研成粉末的冰片,与3000毫升开水水同八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熏泡1次,每次30~40分钟。7天1个疗程。

【功效】平肝熄风,活血定眩。主治风阳上亢型眩晕。咳嗽咳嗽是机体对侵入气道之病邪的保护性反应。古人以有声无痰称咳,有痰无声称嗽。临床上两者常并见,所以通称为咳嗽。本症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冒、肺炎等疾病。中医认为本症多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致,也可由于脏腑功能矢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由外感受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一般起病多较急,病程较短,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治以宣肺祛邪为法。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为内伤咳嗽,一般起病较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和其他脏腑失调的证候,当以调理脏腑为主。外感咳嗽失治或治之不当,日久不愈,耗伤肺气,易发展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者脏腑受损,气血亏虚,常因气候变化而易感外邪,可使咳嗽复发或加剧。足部药浴及足部按摩对咳嗽有一定疗效。

1.麻黄半夏方

【组成】麻黄20克,姜半夏20克,细辛15克,冰片3克。

【用法】将以上前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再加入碾碎的冰片粉,搅匀即成。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40分钟。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主治风寒咳嗽,症见急性支气管炎早期,咽痒咳嗽,咳痰稀白或黏,并有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舌苔薄白等。

2.胡椒杏仁方

【组成】胡椒30克,苦杏仁30克,百部30克,桔梗2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40分钟。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主治风寒咳嗽。

3.麻黄金沸草桔梗方

【组成】麻黄20克,金沸草30克,桔梗30克,艾叶2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40分钟。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主治风寒咳嗽。

4.大葱薤白方

【组成】大葱段200克,薤白头50克,桔梗15克,杏仁2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40分钟。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主治风寒咳嗽。

5.鱼腥草杏仁万

【组成】鱼腥草50克,杏仁30克。

【用法】将以上2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40分钟。5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清热,化痰止咳。主治风热咳嗽,症见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咳嗽不爽,咳痰黄稠或白黏,口干咽痛,或有发热、头痛恶风、舌苔薄黄等。

哮喘

哮喘包括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病人既往有哮喘反复发作史或过敏史,发病大多在夜间。发作时突感胸闷,继而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喉间痰鸣,痰难咳出,不能平卧。发作将止时,咳吐白色泡沫痰液。常因外感风寒、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其中与气候变化关系最为密切。泡足疗法及足部按摩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1.麻黄五味子杏仁方

【组成】麻黄30克,桂枝40克,五味子30克,杏仁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