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足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17238600000016

第16章 脚的保健与人体健康(16)

【用法】将以上3味药洗净后切碎,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生津降糖。主治各类糖尿病。

3.苦瓜罗汉果皮方

【组成】苦瓜200克(干品100克),罗汉果皮60克。

【用法】将以上2味药洗净后切碎,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生津降糖。主治各类糖尿病。

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RBC)数低于正常水平(男性少于4.0x1012/升,女性少于3.5×1012/升)或血红蛋白(Hb)量低于正常水平(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贫血是造血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贫血的临床症状有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失眠、心慌、头晕、耳鸣、健忘、食少、月经量少、舌淡脉细等。足部药浴和按摩,可以通过药液及对相应反射区、穴位的刺激,调整内脏造血功能,达到生血、补血的目的。

1.当归鸡血藤方

【组成】当归20克,鸡血藤30克,川芎15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血养血。主治各类贫血。

2.制首乌仙鹤草方

【组成】制首乌30克,仙鹤草40克,皂矾60克。

【用法】先将皂矾打碎,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再加入制首乌、仙鹤草,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自发性皮肤瘀点和瘀癍,鼻出血和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及舌出现紫血泡。慢性患者多以某一部位的反复出血为特征,往往导致贫血。应积极寻找发病原因,去除病因。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配合,有辅助治疗作用。

1.仙鹤草旱莲草方

【组成】仙鹤草50克,旱莲草40克,苋菜10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洗净,切碎,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温开水同入泡足桶中。浸泡双足,药浴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30~40℃为宜。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养血,止血去癍。主治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生地丹皮方

【组成】生地黄20克,丹皮15克,鲜藕节10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洗净,切碎,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温开水同入泡足桶中。浸泡双足,药浴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30~40℃为宜。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凉血,清热止血。主治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癜部鲜红,伴鼻出血、牙龈出血,心烦,大便干结者,尤为适宜。

3.白茅根马兰头方

【组成】白茅根100克,马兰头80克,鲜小蓟6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洗净,切碎,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温开水同入泡足桶中。浸泡双足,药浴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30~40℃为宜。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凉血,清热止血。主治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伴鼻出血、牙龈出血、心烦、大便于结者,尤为适宜。

4.土大黄藕节方

【组成】土大黄100克,藕节150克,紫珠草3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洗净,切碎,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温开水同入泡足桶中。浸泡双足,药浴温度不宣过高,保持在30~40℃为宜。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滋阴凉血,清热止血。主治务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伴鼻出血、牙龈出血、心烦、大便干结者,尤为适宜。

水肿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者。现代医学所指的全身性水肿,包括心、肝、肾等脏器的病变及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的水肿在内。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的重症病人,足浴时忌水温过高,以防发生意外。其他水肿,尤其以下肢水肿为主者,均可采用足部药浴及足部按摩。

1.麻黄桂枝浮萍方

【组成】麻黄15克,桂枝20克,浮萍150克,车前子50克,白酒50克。

【用法】将以上前4味药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及白酒一同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40分钟。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发表,渗湿利水。主治各种下肢水肿。

2.四皮汤

【组成】茯苓皮30克,五加皮20克,大腹皮20克,生姜皮15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一同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40分钟。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行气,渗湿利水。主治各种下肢水肿。

3.麻黄防己方

【组成】麻黄20克,防己15克,车前草30克,玉米须100克,冰片2克。

【用法】将以上前4味药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研成细粉的冰片,与3000毫升开水一同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40分钟。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发表,渗湿利水。主治各种下肢水肿。

4.冬瓜皮白茅根方

【组成】于冬瓜皮100克,白茅根60克,葫芦瓢100克,马鞭草30克,白酒50克。

【用法】将以上前4味药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及白酒一同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40分钟。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风发表,渗湿利水。主治各种下肢水肿。

5.桂枝二苓方

【组成】桂枝30克,猪苓20克,茯苓20克,制附子15克,泽泻15克,干姜30克。

【用法】将以上6味药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一同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40分钟。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温肾,通阳利水。主治下肢水肿,日久不愈。

6.车前子浮萍方

【组成】车前子30克,浮萍200克(干品100克),生姜3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40分钟,并配合足底按摩。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利水消肿。主治各种下肢水肿,对功能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及内分泌性水肿尤为适宜。

尿石症

尿石症是指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主要临床表现有腰部阵发性剧烈绞痛,并沿该侧输尿管向膀胱、会阴及大腿两侧放射。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绞痛后可出现血尿。肾区有叩击痛者,提示肾盂及输尿管结石。排尿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又可继续排尿,或伴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者,提示为膀胱结石。足疗,尤其是足部按摩,可使输尿管蠕动加强,排空加快,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1.二金车前草方

【组成】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车前堇50克,滑石(包煎)20克。

【用法】将以上4味中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通淋排石。主治各种尿石症。

2.牛膝方

【组成】牛膝30克,车前子10克,冬葵子30克,当归尾15克,风化硝(包煎)10克。

【用法】将以上5味中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通淋排石。主治各种尿石症。

痹症

中医所称的“痹症”是指气血、经脉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类风湿性、损伤性及增生性关节炎等病。中医认为致病原因为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热,致使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的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症状,如疼痛、酸楚、麻木、关节肿大变形和屈伸不利等。足部药浴及足部按摩对下肢痹症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1.成灵仙白酒方

【组成】威灵仙60克,白酒50克。

【用法】将威灵仙入锅,加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分钟。每晚1次,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主治下肢痹痛。

2.川草乌细辛方

【组成】制川乌30克,制草乌30克,细辛10克,麻黄15克,当归20克。

【用法】将以上5味药同入锅中,加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一同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分钟。每晚1次,重症病人早晚各1次。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散寒止痛,祛风除湿。主治下肢风寒湿痹,对寒邪偏胜,疼痛严重者尤为适宜。

3.独活海风藤方

【组成】独活20克,海风藤60克,稀莶草50克,桑枝100克,白酒50克。

【用法】将以上前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分钟。每晚1次。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主治下肢风寒湿痹,对关节游走性疼痛者尤为适宜。

4.苍术苡仁方

【组成】苍术30克,生苡仁60克,五加皮50克,川芎30克,冰片2克。

【用法】将以上前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研碎的冰片,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30分钟。每晚1次。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主治下肢风寒湿痹,对下肢沉重、关节肿痛者尤为适宜。

痛风

痛风为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特点是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以结晶形式沉积于组织,从而引起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并导致关节畸形、痛风石、肾结石及慢性间质性肾炎。中年男性发病率高,春秋季多见,半夜起病者居多。本病类似于中医的痹症、历节风等病,多为湿热邪毒侵犯关节肌肉所致。采用清热利湿、消肿散结、通络止痛的药物进行药浴,并与足部按摩相结合,有辅助治疗功效。

1.归芎乳没方

【组成】当归15克,川芎2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牛膝20克。

【用法】将以上药入锅,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天2次,每次45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淤,散结止痛。主治各类痛风。

2.银花藤鸡血藤方

【组成】银花藤25克,鸡血藤30克,独活15克,苏木20克,乌梢蛇15克,白酒30克。

【用法】将以上药前5味入锅,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汁,与开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天2次,每次45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各类痛风,对急性痛风尤为适宜。

3.樟木柳枝方

【组成】樟木屑60克,柳树枝100克,白酒50克。

【用法】将柳树枝切碎,与樟木屑同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天1次,每次45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行气,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主治备类痛风。

4.大黄艾叶方

【组成】生大黄20克,艾叶60克,王不留行15克,木瓜20克,伸筋草30克,白芷15克。

【用法】将上药入锅,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天1次,每次45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通经止痛。主治各类痛风,对急性痛风尤为适宜。

5.天麻红花方

【组成】天麻15克,红花10克,川牛膝30克,稀莶草50克。

【用法】将上药入锅,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天1次,每次45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通经止痛。主治各类痛风,对急性痛风尤为适宜。

6.忍冬藤丹参方

【组成】忍冬藤40克,丹参30克,桂枝15克,苦参20克,五倍子15克,乳香10克。

【用法】将以上药入锅,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天1次,每次45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通经止痛。主治各类痛风,对急性痛风尤为适宜。

第二节皮外科疾病的足浴疗法

粉刺

粉刺即寻常性痤疮,又称青春痘,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损美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