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梦溪笔谈(中华国学经典)
17238900000002

第2章 故事一

唐宋服饰

【原文】

中国①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②短衣、长靿靴③、有XC革.TIF;%40%40带④,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⑤中。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裤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⑥、算囊⑦、刀砺⑧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鞦根⑨,即今之带銙⑩也。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B11矣。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

【注释】

①中国:指汉族建立的国家区域,中原地区。②绯绿:绯,红色。绯绿,指以红、绿色搭配。③长靿靴:长筒皮靴。④有XC000.TIF;%8%8,JZ带:古时的一种皮带,带间有带环可以配挂随身使用的物件。⑤荐:草。⑥帉帨:古时的佩巾、手帕一类的东西。⑦算囊:古时用来贮放书写用具的袋子。⑧刀砺:磨刀石。⑨鞦根:络于牛马股后的皮带。⑩带銙:古人用采紧束皮革腰带的金属钩。B11褒博:宽大。

【译文】

中原地区的衣冠服饰,从北齐时代以来,就全部采用胡人的服装。窄衣袖、红色绿色相搭配的短衣服,长筒皮靴、有皮带,这些都是胡人的服饰。窄袖利于骑马射箭,短农服、长筒靴都便于在深草中行走。胡人喜欢茂盛的草原,常常在草丛中居住,我出使北方的时候都看到过。即使是国主的宫殿也在深草之中。我到胡人的王庭时,刚刚下过雨,经过深草丛衣服裤子都湿了,只有胡人的衣裤没有被沾湿。皮革腰带上垂的蹀躞,大概是用来佩戴弓、剑、手巾、算囊、磨刀石一类的物品。后来虽然去掉了蹀躞,但是还保存了它的环,环是用来穿蹀躞的,如马股后面的鞦根,就是现在的带銙。天子必定以十三个环为度,唐代武德、贞观时期都是这样。自开元以来,虽然沿用旧的习俗,但是逐渐扩大了。然而带钩还是穿过带身为小孔,本朝的时候又在腰带上加了顺折,是用来显示主人纹饰。

幞头

【原文】

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①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取②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

【注释】

①僭:超越自己的身份。②取:利用。

【译文】

幞头又叫做四脚,即有四根带子。两根带子系在脑袋后面垂下来,两根带子反折过来系在头上,使它曲折附于头顶上,所以也叫做“折上巾”。唐代服饰制度规定,只有君主才能用硬脚幞头。晚唐时候藩镇专权,他们开始僭越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共五种样式。只有直脚幞头是贵贱的人都使用的。另外,平民所戴的头巾,唐代的人也称作“四脚”,是因为它的两裉带子系在脑袋后面,两根带子系在下巴下,利用它劳动的时候不脱落下来的优点。没事做的时候就反折过来系在头顶上。现在的人不再系在下巴下,它们成了摆设。

雌黄粉涂字

【原文】

馆阁新书净本①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注释】

①净本:誊清本。②校:比较。

【译文】

馆阁新抄录的誊清本有写错的地方,使用雌黄粉涂抹。我曾经比较过几种改字的方法:刮洗会损伤纸,用纸贴上又容易脱落,用粉涂则字迹不能隐没,要涂几遍才能磨灭。唯独用雌黄一涂就漫灭了,而且历久不脱落。古人称校勘书籍为“铅黄”,大概使用这种改字方法由来已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