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17241200000029

第29章 崔杼弑齐庄公(襄公二十五年)

【解题】

本文记载了崔杼弑杀齐庄公的经过,揭露了统治者内部的血腥斗争。齐庄公死后晏子的一番话,表达了“民为邦之本”的思想。崔杼杀太史一事则反映了我国古代史家不畏强暴,坚持“秉笔直书”的精神。

【原文】

齐棠公①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②。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唁。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庄公通焉,骤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赐人,侍者曰:“不可。”公曰:“不为崔子,其无冠乎?”崔子因是,又以其间伐晋也,曰:“晋必将报。”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乃为崔子间公。

夏五月,莒为且于之役故③,莒子④朝于齐。甲戌,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事。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人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于庙,勿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干掀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贾举,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皆死。祝佗父祭于高唐,至,复命。不说弁而死于崔氏。申蒯侍渔者,退,谓其宰曰:“尔以帑免,我将死。”其宰曰:“免。是反子之义也。”与之皆死。崔氏杀鬷蔑于平阴。

晏子⑤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叔孙宣伯⑥之在齐也,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丁丑,崔杼立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盟国人于大宫⑦,曰:“所不与崔、庆者……”晏子仰天叹曰:“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乃歃。辛巳,公与大夫及莒子盟。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⑧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注释】

①棠公:齐国大夫。

②东郭偃:崔杼(崔武子)的家臣。

③且于之役:指鲁襄公二十三年,齐国同莒国间的一次战争。

④莒子:指莒犁比公。

⑤晏子:晏婴,字平仲,任齐相,以节俭力行,名显诸侯。

⑥孙叔宣伯:鲁国大臣,成公十六年逃到齐国。

⑦大官:是齐国姜太公的庙。

⑧南史氏:居于齐国南部的史官。一说是古代史官。

【译文】

齐国大夫棠公的妻子,是东郭偃的姐姐。东郭偃是崔武子的家臣。棠公死时,东郭偃驾车护送崔武子去吊唁。崔武子一见到东郭偃的姐姐棠姜,就认为她非常美丽,马上要东郭偃为他娶棠姜为妻。……(崔武子娶到棠姜后不久)齐庄公与棠姜勾搭上了,多次到崔武子家与棠姜幽会,并且将崔武子的帽子赐给别人。侍臣对齐庄公说;“不可以这么做。”齐庄公说:“不用崔武子的帽子,难道用别人的帽子吗?”崔武子因此非常痛恨齐庄公,又因为准备利用晋国内乱讨伐晋国,于是对齐庄公说:“晋国必将报仇。”崔武子想借此杀死齐庄公以取悦于晋国,但是一直苦于找不到机会。有一次,齐庄公鞭打了他的侍臣贾举,事后仍然亲近他,贾举为崔武子寻找机会杀死齐庄公。

夏季五月间,莒国因为“且于之战”的原因,莒子到齐国朝贡。五月十六日,齐庄公在城北郭设宴招待莒子。崔武子称病不能赴宴。五月十七日,齐庄公利用问候崔武子的机会,去和棠姜幽会。棠姜进入内室,和崔武子从侧门出来。齐庄公拍打着柱子唱起歌来。侍臣贾举制止众随从跟随,并关上大门,甲士突然冲出。齐庄公登上高台请求放了他,崔武子不答应。齐庄公又请求与崔武子结盟,崔武子不答应。齐庄公最后请求回到宗庙自尽,崔武子仍不答应。大家都说道:“君王的臣子崔杼得了病,不能听从您的命令。这里离王公很近,我们只知道捉拿淫乱之人,不知道有其他的命令。”齐庄公翻墙逃跑,甲兵用箭射他,射中大腿而掉到地下,于是,甲士杀死了他。内侍贾举,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皆被杀死。齐庄公的宠臣祝佗父到高唐祭祀,返回汇报祭祀的情况,还没有脱下礼服就死在崔武子的宅院中。申蒯是管理宫中主渔的官,退下来对他的家臣说:“你带着家室逃命吧,我将被处死。”他的家臣说:“如果我带着家室逃跑了,这就违背了您的大义之举。”于是,他们一起死去。崔杼在平阴又杀死了鬷蔑。

此时,晏子站在崔武子的门外边,他的部下说:“您能为国君而死吗?”晏子说:“难道只是我一人的国君吗?为什么要我一人死?”他的部下说:“您要逃走吗?”晏子说:“难道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走?”部下又问:“那么,您要回去吗?”晏子回答说:“国君已经死了,我能回到哪儿去?作为统治百姓的君王,难道能骑在民众的头上?他应该兢兢业业地管理好国家。作为君王的臣子,难道完全是为了薪俸?他们应该全心全意养护国家。所以君王为国家而死,那么当臣子的也应该为他而死,如果君王为国家而逃亡,那么当臣子的也应该为他而逃亡。如果君王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死,为自己私利而逃亡,不是他所宠爱的臣子,谁敢承担这样的灾难?况且,是崔武子拥立了君王反而又杀死了君王,我凭什么要为他而死,为他而逃亡呢?我又能回到哪里去呢?”说完,打开大门,晏子走进去,头枕在齐庄公尸体的大腿上而痛哭,站起来后,向上跳三次(表示哀悼)以后才出去。有人告诉了崔武子这件事,并说:“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他是百姓敬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到民心。”

先前,孙叔宣伯曾逃亡到晋国,回国后,将女儿嫁给了齐灵公,女儿得到宠幸,生下齐景公。五月二十三日,崔杼立齐景公为新的国君,而自己被封为相,庆封被封为左相。在姜太公的庙里盟誓,说:“那些不支持崔杼、庆封的人……”话还没有说完,晏子仰天长叹说道:“我晏婴如果不和忠于国君、热爱国家的人在一起共事,就有违上天旨意。”于是就歃血定盟。五月二十三日,齐景公和大夫们与莒子签定盟约。

太史记载这件事时说:“崔杼杀了他的国君。”于是,崔杼杀死了太史。太史的弟弟继续作这样的记载,前后又有两人被崔杼杀害,太史另外的一个弟弟仍然如此记载,这时,崔杼才没有杀害他。南史氏听说太史都被杀死,手拿简册来到宫中,把听到的都记载下来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