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是金:失眠不可怕,书中有办法
17270500000079

第79章 一般性失眠的原因

大多数失眠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对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的掌握不当造成的。

人体都有生物钟,虽然目前还没有被科学证实,但我们都相信,那是一份本能的、非常科学和非常高级的作息时间表。

一年四季,不论春夏秋冬,我们可能都要在10点钟左右上床睡觉,养成了习惯,形成了规律。一般一到10点钟左右时,我们的瞌睡就要来了,就想睡觉了。

如果我们天天坚持、月月坚持、年年坚持10点钟睡觉,那么习惯成自然。即使我们不看时间,到了10点钟也会想睡觉,就会去睡觉。

这是习惯,也可以说生活规律。如果我们想改变这种习惯,改为晚11点钟睡觉,开始可能不太习惯,我们10点钟想睡觉,采取措施不睡,坚持到11点钟再睡,如此坚持1个月后,可能就要见效。就会出现晚10点钟睡不着,11点钟才能睡着。

如果我们原来一直是10点钟睡觉,早7点钟起床,再改为11点钟睡觉后,比原来少睡了1个小时,早上7点钟可能还没睡够,还没有睡醒。但我们还是得7点钟起床,这样坚持1个月后,就能够做到晚11点钟睡觉。早7点钟能按时起床。

如果要改为在晚12点钟睡觉,早7点钟起床,也是一样,有1个多月的时间就逐步适应了。

如果是平时睡眠能力强的,1个月后要仍按原来晚上10点钟睡觉,早上7点钟起床,是可以改变的。

若是一个睡眠能力比较差的人,经过1个多月时间实行少睡1个小时的作息时间表之后,想改为原来晚10点钟睡觉,可能就不行了,10点钟即使上床,也可能睡不着,要到11点钟之后才能睡着。

将这种睡眠规律引用于我们天天晚上加班工作,天天晚上上网,天天晚上看电视,天天晚上看小说,天天晚上搓麻将……只要如此这般不遵守往日的作息时间,克扣睡眠,长期缺眠,我们就能慢慢诞生一个“新生事物”:失眠。

也有因子女上学、就业、工作、工资、升迁、住房、患病、下岗、或人际关系等方面思虑过度,压力过大影响睡眠,久而久之,造成失眠。

有一对中年夫妇,两人睡眠都一直很好,每天可保证8~9小时。但其儿子多年来,每晚在网上熬到凌晨1点钟,年纪轻轻的就面黄体瘦,单词记不住,动一动就出汗……

缺眠和失眠不光是睡眠时间的减少,还因为在睡眠前高度用脑,难以入睡,并且入睡后梦多,而大大降低睡眠质量。

睡得少主要是因为睡得晚,因为一般起床时间是不变的。睡晚了,睡眠时间自然就减少了,睡眠质量也会因此而降低。

我的失眠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所在部队担负战备任务,所担负的工作是无线电通讯,要保持24小时通讯不断。

当时,我们这部电台上人数最少,只有3人,人员也最新。他们经常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不论白天夜晚,一遇事情,我都必须赶到报房,直至完成任务为止。这就使得晚上值夜班后的睡眠及补觉的时间少了又少……

一般情况下,每晚都要工作到半夜,一般只能睡3~4个小时。

在大约1年的时间里,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有时晚上特别想睡,但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工作。有时候刚刚睡下,因为工作,又被喊了起来。有时白天特别需要补觉,但因为工作睡不成。

就这样,原来非常规律的生活节律被打乱了,非常强的睡眠能力逐渐降低,造成了严重的失眠。

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缺眠,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量变的积累必然会发生质变,长期严重缺眠就会造成失眠。

睡眠好或睡眠不好,都是有原因的。

房县是鄂西北山区,环境没有污染,水质好,空气清新。

在县城有一个老人叫蹇德寿,92岁。他每晚9点钟睡觉,早7点钟起床。退休以来不愁吃穿,但他还经营着上百盆花木盆景。前几年还经常独自上武汉,购买苗木或做点其他小生意,每天都不闲着。

老人对钱看得很淡。2002年他把房屋出租、卖花木盆景和做小生意积攒的3万多元钱,分给了3个儿子。他自己仍穿着卡叽布中山装,戴着一只国产上海手表。

那个冬日的晚上,我亲眼目睹老人吃了一大碗米饭,一小锅热菜,喝了一茶杯黄酒。老人不胖不瘦,血压正常,思维清楚,睡眠很好,只是耳朵有点背。

其大儿子蹇正太,1983年起任县人民医院院长,后经民主选举至今仍是院长。其睡眠同其父亲一样好,入睡快。有时看着电视就呼呼睡着了。年近6旬的人了,但身体非常好,精力充沛,工作上不负众望。

老人的孙子蹇涛,30岁,身体好,睡眠能力也非常强。

睡眠遗传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的孩子有一个外地的同学,她家每晚9点钟睡觉,即使来了客人也不例外。那年暑假应邀去她家玩,住了3天,每天都按她家的作息时间:晚9点钟睡觉。

我们相信,这个作息时间表肯定是在孩子上高中、初中、小学之前就开始实行了的。

家长是否重视睡眠,是否按时睡眠,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

因此,珍惜睡眠,天天睡好觉,不光是自个的事。

人的生长发育规律是:从幼儿到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是一个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弧线。

而人的睡眠时间规律则是:从幼儿到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是一条从高到低的斜线。

有的始终注意劳逸结合,懂得养生之道,一生的睡眠基本上保持着一条直线。

有的则是在退休后,儿女成家立业,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工作压力……睡眠比在职时要好一些。

俗话说,30年前睡不醒,30年后睡不着。

如果我们不遵循生活规律,不保持正常的睡眠,经常严重缺眠,20年前就可以发生睡不着;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地遵循自然规律,重视睡眠,每天睡眠充足,60年、70年后,仍可能保持着睡不醒。

失眠的调整

目前世界上成人中1/3有失眠症状。

每晚睡眠入睡时间超过半小时,睡眠时间少于5~6小时,均为一般性失眠。

一般性失眠注意适当调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