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是金:失眠不可怕,书中有办法
17270500000094

第94章 作家谈学生睡眠

作家王小妮在《珍爱生命》中有一段文字发人深思。

我的儿子来问我:“如果拿现在这个你,和现在这个我交换,你愿意吗?”

我说:“包括一个人的一切吗?”

他说:“一切”。

我说:“我当然愿意做你啦。我这个人已经完全没有了新意和悬念。我是一个定局。而你的前面是全新和未知的。怎么能拿我去交换一个少年呢?”

我的儿子说:“可是我愿意和你交换。”

他趴在自己的床上。整个人已经和一张单人床差不多长了。

我反问他:“你为什么愿意做我?”

我的儿子说:“你多好啊,想睡觉的时候就睡觉。”他的回答真是让我一点儿也没有想到。

我没有责怪他不懂得生命珍贵。那些空洞的说教,连鬼都不相信。我知道,中学生在听教师讲述大道理时候的内心活动是:什么时候,他能念完“圣经”!

读书是一个人的权利。但是,睡觉是否同样也是一个人的权利呢?把读书和睡觉两项权利平行放在一起,全社会都说,当然读书比睡觉重要,全世界都理直气壮。

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呢?

学生读书是重要,但怎样才能读好书呢?

恐怕好多家长都认为学习要刻苦,而不曾想到———孩子要睡好觉。

一个学生家长找到教师,恳请教师做他们孩子的思想工作,理由是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听不进家长的劝告。他们的孩子为了学习成绩保持在年级中的好名次,每天做试题到凌晨,睡眠严重不足。

也许这个孩子做试题到凌晨,学习成绩的名次保住了。但是,他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不知以后能不能弥补?用牺牲睡眠来换成绩,这个成绩能保得住吗?能保持多长时间呢?我们非常担心……

不知道那位教师把这件事情在班级里怎么讲述,不知道他的倾向和态度是什么?

很快,我发觉我儿子把不睡觉做试卷,理解成一种英雄壮举,甚至有意识地少睡觉,在凌晨拨闹钟起床。用他的话来形容,是在外面没有任何窗口发出灯光时,打开台灯,打开书包。

我发现他的秘密之后,把他制止了。

有家长保存了他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时被罚写的生字。每个字写400次,一共20多个字。

那孩子写到将近深夜1点钟。被惩罚的原因是忘记改正作业中的2个错别字。

开始是每个字罚写200次。教师发出了这可怕的命令之后。孩子向教师求情:“老师,不要啦。”

教师立即最简短地说:“那就写400次。”

第二天早晨,孩子首先把一厚沓稿纸交给教师。

教师并没有查看那些字。她问:“你家长说什么了?”

孩子不明白为什么问这个。

他说:“家长没说什么。”10岁的孩子已经完全接受了“罚写”这种情况的合理性。

他不明白,家长还能说什么?

而那位家长说:“他几年来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当时没有制止这种恶性惩治,制止这种对孩子心灵上和身体上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