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基础部 童月妹
“文革 ”结束后,高考恢复了,招收研究生的制度也恢复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适应人才需要,我校管理学院首先与深圳大学联办在职研究生班,由我去上课。深圳是经济特区,搞市场经济,企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所以,第一届学生全是大大小小的 “老总 ”,来上课时每个学生手里都拿着一只 “大哥大 ”。我上课第一句话就说:各“位老总,你们工作繁忙,我能理解,但我要求你们上课时把大哥大关掉,否则我无法上课。休”息时有一个“大老总 ”对我说:老师,“老总 ”算什么,在深圳一片树叶掉下来可以打着几个 “老总 ”。这样的班,管理学院在深圳办了三届,我去了三次,主要给他们上两门政治理论课,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目的是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主要上两部原著。第一部是。哥达纲领批判,该书是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的杰出文献,是继。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之后最重要的里程碑。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对。哥达纲领。草案和拉萨尔主义的批判,阐述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通过这部著作的讲解,让研究生明辨大是大非,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这批研究生已经在一定的领导岗位上,他们坚定的信念、发展目标关系到我们国家发展的前途。
另一部著作是马克思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客观历史过程,着重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也必然要在历史发展中灭亡的观点。
政治经济学是各经济学科的基础课。研究生要从事经济工作、经济理论研究,作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打好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识别是非真伪的能力,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这门课,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具体地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恩格斯曾指出: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管理学院与深圳党校联办研究生班,我多次去辅导学员入学考试的政治理论课,亲眼目睹了深圳特区的飞速发展。同时,实地领略了一下市场经济的特点,加深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因为当时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我是学经济的,又讲政治理论课,对市场经济的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不能一无所知。通过实地考察,我认识到我们搞的市场经济与我学的西方经济学里讲的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相同的。首先,所有制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虽有共同特征,但也有自己的特点,进而认识到市场经济的本身特点:第一,价格是市场形成的,随供需变化会有涨落,是可以 “讲价 ”的;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第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有各种法律制约 ;第四,保障制度社会化,保障制度不是企业或单位的,而是社会化的,等等。
后来,各系加速度地开办硕士生班,我就成了大忙人。我给他们上考试的政治复习课,给他们上政治理论课。管理学院开办了工商管理硕士班即 MBA,最多时有一千多人报考。
当时,我还为经济学院在各地办的研究生班上课,印象最深的是世界经济研究所在江西南昌办的研究生班,好像是研究生办公室下达的任务。为了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培养高级人才,所以收费很低,来读的绝大多数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其中有银行行长、企业总经理、行政处长、县长等,是经研所与南昌大学联办的,办了好几届。
记得第一次请我去南昌上课,我不太愿意,因为1966年我带越南留学生去过井冈山、庐山避暑时曾三进南昌。第一次是从上海出发到南昌,虽然让我们住在高级的江西饭店,但就像进了蒸笼,热不可耐。床上虽是竹席、竹枕席,但几个房间合用一把电扇,电扇扇出来的风是热的。我们刚想去冲凉,服务员来通知,不可以洗凉水澡,我们不理解,可是进去一洗就知道了,南昌的水是地下水,龙头里出来的水与房间的温差太大,吓得我们都只得作罢。第二次是从井冈山、庐山返回南昌,好像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在井冈山、庐山要穿长袖衬衫,南昌最好脱了衣服把人泡在水里。第三次进南昌是去朝圣韶山后,到南昌乘火车回上海。从韶山到长沙,正巧碰上长沙两派武斗,越南留学生很起劲,到处溜,吓得我们一个个把他们拉回来。
这次去南昌上课,条件大大改善,住在外办招待所,有冷暖空调。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研所还在海南岛办学,法律系也办了国际经济法研究生班。他们班办到哪里,我就去哪里讲课。
长期以来,我为各系研究生上复习课和政治理论课,与各方面来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使我接受了许多新观点,学会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讲,90年代的考研热是我在 “文革 ”结束后最繁忙的一段岁月,增长了知识、更新了观念、饱览了祖国的名胜古迹,也发了点小财。当然,也为培养一批有作为的人才作出了贡献。这段经历,是我人生路上难忘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