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与新思维
17291300000014

第14章 《消失的边界:

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

作者:[美]希拉里·弗伦奇

译者:李丹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希拉里·弗伦奇,美国环保科学家、世界观察协会会员。一直致力于全球环境问题的研究,著有《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等多部环保著作。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上,环境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今大大突破了区域和国别的界限,甚至肉眼看不见的病菌都在跨国界传播,环境全球化问题渗透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与我们所想象的环境保护类著作不同,它没有空洞的说教和启蒙式的宣传,而是作者完全用全球性的事实和数据说话——忽而亚洲,忽而非洲,忽而美国,内容丰富,故事新颖,极具说服力。正是在大量事实罗列和信息汇总的基础上,她才提出了这样一个“地球人”极为关注的话题:“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描述了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环境困境——“近几十年来的商业全球化过程也使环境问题全球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件类似柚木咖啡台的装饰品和一顿三文鱼晚餐都能够影响到地球另一端的人的健康和生态系统。国际性投资对生活在地球上遥远角落的数以万计的人们所处的环境产生了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是刻意施加的”,而且试图寻找到从困境中突围的方法——改革全球化的管理,包括“绿化国际金融机构”、“加强全球环境监控”、“使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化”等。但是作者真正希望的,是在非政府组织、政府和国际性组织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作者指出,环境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利益问题,是一个与发展相矛盾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困境一定程度上在于它与发展的难以协调。而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由于涉及国家利益,更是纠纷不断。不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观点不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冲突,全人类只有正确地面对“全球化的生态学”,采取绿化国际金融架构、加强全球环境监控等措施,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提出了一个全世界环保人士和关心环保的人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人类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希拉里·弗伦奇的论断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能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更好地保护地球——这也是全人类所希望的,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

时隔不久,这场闹剧很快被贴上了“西雅图之战”的标签。也许正是这场“战争”标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华盛顿邮报》对此作了如下报道:“如果说透过本周西雅图街头的催泪瓦斯的浓烟和破碎的玻璃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点什么的话,那就是有关自由贸易争论的核心问题已发生了变化。它已经不再是一场关于自由贸易本身的讨论,而是演变成了一场关于全球化的讨论。现在许多人认为,全球化的过程不仅影响了就业和收入等传统的经济因素,同时还波及了人们所吃的食物,他们呼吸的空气……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这次世界贸易组织会议引发了对环境问题以及对更为广泛的全球化趋势的关注。这些海运远远超出了示威者的初衷。

围绕西雅图会议的论争表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之所以产生争议,部分是因为这一进程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对有些人来说,全球化意味着全球性合作的加强,这种合作所涉及的面非常广,超越了国界和隶属关系的制约;对其他一些人而言,全球化是更大范围的社会和文化整合的象征,导致这种整合的是因特网和大众媒介的传播。

与此同时,全球化过程也可能意味着污染、细菌、难民以及其他方面力量的国际界限日益模糊。

采矿业和石油业的发展也对地球上的森林、山脉、水资源和其他一些敏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采矿业耗费了巨大的环境资本,它不仅毁坏了大面积的土地,同时还产生了数量很大的污染物和废弃物。举例来说,在美国,每生产1公斤黄金,就会留下300万公斤的废矿石。主要的矿产采掘地通常是在先前未被破坏森林和野地。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报道,采矿和开发能源以及相关的活动是继伐木之后对边缘森林造成危害的第二大因素。它所影响到的森林面积约占受破坏的森林总面积的40%。

采矿业不仅破坏了宝贵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损害。据估计,未来20年里,50%的黄金将产自当地有人居住的地方。采矿业所产生的有毒副产品毒化了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同时采矿业本身也对森林和田地造成了破坏,而恰恰是森林和土地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给养。

工业化国家是矿产的主要消费国。工业化国家几乎占据了全球100%的镍的进口量,同时他们进口的铝矾土约占世界总进口额的90%,锌的进口额占80%,铜、铁、铅和锰的进口额占70%。而发展中国家是矿产资源的主要出口国,他们所面临的来自采矿业的危害最大。从总体上讲,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铝矾土和镍矿石约占世界总出口额的76%,出口的铜矿石约占67%,锡为54%,铁矿石所占份额约为45%。

近年来,传统采矿国的矿产开采速度已经减慢,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一速度却有所提高。从1991年到1999年,拉丁美洲在开采有色金属方面的投入增加了3倍,在非洲和太平洋地区,这方面的投入也有所提高。而在北美,这方面的投入正在急剧下降。现在在矿产开发上的花费约有30%是在拉丁美洲,它业已成为了矿产投资额最高的地区。而在1991年,它在全球矿产开发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1%。

美国的采矿业因这种投资的转移而对环境保护主义者进行了指责。他们抱怨说,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条例使得本国的矿产开发变得相当困难而且耗资巨大。然而更为重要的事实,是许多矿产资源拥有国正在敞开双臂欢迎国际投资者介入本国的采矿业。近年来,约有70个国家为了鼓励投资而改写了他们国家的采矿方面的法规。与此同时,却极少有国家在加强环境保护法律及其实施方面投入同样大的力量。

《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提醒人们,某些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政策能够被改变,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行动。

——(美)《环境主义者书架》

《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真正的国际性宣言。

——加拿大生物学家肯内斯·哈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