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世界环保组织
17291800000009

第9章 湿地国际(2)

2008年,来自德国的泥炭地专家马丁先生实地考察了若尔盖高原碌曲县、玛曲县、红原县和若尔盖县实施的泥炭地恢复项目,对泥炭地恢复情况进行了评估,经过进一步分析、资料收集和整理,完成了《若尔盖泥炭地恢复评估报告》。该报告全面描述了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恢复项目、实施措施、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介绍了近期恢复活动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并为进一步改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8年10月,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组织中欧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山地湿地综合管理项目国内外合作伙伴参加在韩国庆南召开的第10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0)。在大会召开之际,湿地国际特申请组织“中国山地湿地综合管理”边会,其目的是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山地湿地管理与恢复经验,并让国际上了解中国正在执行的中欧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的野外示范项目。

在中欧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的支持下,为了提高若尔盖地区湿地保护管理水平,为制作山地湿地管理和恢复手册提供基础资料,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的高原湿地专家收集整理了中国高原湿地保护管理信息,并完成了《中国高原湿地概况及其保护管理》报告。报告分别就高原湿地的类型及形成、我国高原湿地面积与分布、高原湿地的功能与价值、我国高原地区国际重要湿地、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或威胁、高原湿地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及保护对策建议等进行了论述。并指出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或威胁主要有:湿地法律地位不明确,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缺乏管理协调机制;侧重于物种的保护,忽略了生境的保护;片面强调水域,缺乏整体保护。

2009年4月,为学习、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先进的湿地保护管理经验,加强若尔盖高原和阿尔泰山湿地综合管理,促进若尔盖高原和阿尔泰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中欧盟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支持下,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组织四川、甘肃、新疆三个项目省湿地主管部门领导及湿地保护区管理人员一行9人赴荷兰、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考察小组先后考察了荷兰黑湖国家湿地公园、德国与比利时交界的Bargerveen湿地、英国山区国家公园、北奔宁山杰出自然风景区(简称AONB)。考察组还参观了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英国湿地中心(简称WWT),也拜访了湿地国际总部。通过考察,对上述三国湿地、泥炭地保护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保护管理理念和保护技术,对于正在实施的中欧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中的山地湿地综合管理项目和湿地、泥炭地保护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009年是中欧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关键的一年,为更有效、按计划完成项目各项活动,2009年5月,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对四川红原、若尔盖,甘肃玛曲和碌曲四个项目点2008年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就2009年各项目点工作安排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了充分沟通,并落实当年工作计划。

总的来说,中欧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若尔盖高原和阿尔泰山湿地综合管理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自2007年启动以来,在四川项目区红原、若尔盖,甘肃项目区碌曲、玛曲开展了泥炭地恢复。至2008年填堵沟13千米,筑坝48处,恢复面积达233万平方米。恢复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恢复点地下水位抬高、水生植被逐渐恢复、蛙类等水生生物数量增加、侵蚀沟逐渐淤积、侵蚀基准面升高、水流减缓,原来退化的泥炭地重新被水淹没后,泥炭地特性得以恢复。

欧盟安庆湿地项目具体名称为“通过市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这是根据安庆市的湿地资源现况而展开的项目。安庆市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但面临巨大的压力,安庆市政府有责任也有意愿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其相关部门的工作范畴,但缺乏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也欠缺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依赖生物资源的生计之间实现可持续平衡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主要表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缺乏生物多样性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方法和具有针对性的系统规划和措施,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矛盾突出。该项目正是针对该核心问题施予对策,推动实现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相关部门主要工作目标,从而使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此项目属于中欧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由欧盟提供赞助,安庆市政府和国家林业局规划院以及湿地国际共同实施,项目执行期为2007~2010年,目标是确保安庆市境内的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2007年9月,“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安庆示范”项目启动大会在安庆市召开。会上,宣布成立了安庆市湿地生物多样性管委会,为下一步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打下基础。

2008年,中欧安庆示范项目办公室和安庆市电视台的记者去安庆沿江湿地的枫沙湖拍摄湿地保护宣传片。此次拍摄专题片是安庆示范项目的一项重要活动,为项目也为安庆沿江湿地保护区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水鸟保护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在中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水鸟保护活动,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黑颈鹤保护项目。

由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申请的“通过社区参与和扶贫,加强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黑颈鹤保护”项目于2008年3月获得日本经团联(简称KNCF)的批准。该项目规划实施三年(2008~2011年),计划为项目区的100户家庭建沼气池和温室大棚。项目还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加强项目区越冬黑颈鹤的调查与监测,在改善当地居民生计的同时,加强项目区黑颈鹤的有效保护。

2008年8月,“通过社区参与和扶贫,加强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黑颈鹤保护”项目启动会在云南昭通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办,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本次会议取得主要成果包括:建立了项目工作组;明确了项目工作组成员及专家的工作职责;确定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安排;扩大宣传了项目的影响。

《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已由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旨在加强保护濒危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是云南省第一个专门针对自然保护区制定的地方法规,也是我国第一个由省级立法部门牵头起草的保护区条例,对加强大山包乃至整个云南省的野生动物和湿地生态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教育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开展的环境教育活动主要有湿地学校项目、宁波—慈溪湿地项目等,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湿地学校项目。

湿地学校项目是指“亚洲湿地周”庆祝活动——中日韩湿地学校项目:三国青少年与教师湿地意识活动。

“亚洲湿地周”是一个地区性的意识活动,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青少年对湿地价值与重要性及其合理利用的兴趣与理解;提高青少年的湿地保护意识,加强东北亚地区湿地教育的信息交流,建立远东湿地教育网络。从2002年起,连续3年,在日本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由日本湿地与人间研究会、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汉城大学与釜山大学分别在日本的习志野市、韩国釜山和中国大丰成功地举办了“中日韩亚洲湿地周”庆祝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举办的第三届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亚洲湿地周”庆祝活动中。在活动期间,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依托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实验学校。项目的主要活动包括师生会议,由学生和老师分别发表演讲;野外观鸟;参观三个国家的湿地保护区等。为继续加强东北亚地区的青少年和老师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意识,建立东北亚地区湿地学校教育网络,在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日本湿地与人间研究会的共同努力下,决定在中国继续开展三年的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亚洲湿地周”庆祝活动,通过与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合作,初步建立起我国的湿地实验学校网络体系,确实提高湿地保护教育水平。

2005年7月,第四届中日韩青少年“亚洲湿地周”庆祝活动——“鹤与湿地”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召开。此次活动再一次推动了中日韩三国在湿地保护与宣传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将来建立东北亚湿地学校网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由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和江西鄱阳湖国际级自然保护区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亚洲湿地周庆祝活动”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中、日、韩、马、泰等东亚五国的师生7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亚洲湿地周庆祝活动的主题是“走进鄱阳湖——白鹤王国”,参加人员前往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观鸟,考察湿地环境,交流生态保护心得。此次活动有助于提高东亚国家青少年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的了解,并以鄱阳湖为媒介,携手保护全球重要湿地。

2008年,在连续多年开展湿地学校活动的基础上,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再次成功地获得了日本全球环境基金会的资助,申请到环境教育的又一项目——在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路线上的亚洲国家中推广湿地学校网络。旨在把湿地学校网络沿着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路线,在更多的国家推广。

2008年12月,由湿地国际,日本湿地与人间研究会,湿地韩国,广东省人大环资委、省林业局、省环保局、南方影视传媒集团、南方报业集团、省环保基金会、湛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的“第八届亚洲湿地周庆祝活动”在广东湛江市举行。来自马来西亚、日本、泰国、韩国和中国的教师、学生和湿地工作者,以及国内13个省市的科研院校、自然保护区、民间组织、环境教育中心、环保志愿者代表200余人参加湿地周庆祝活动。此次湿地周庆祝活动开展了红树林保护与管理高级研讨会、五国湿地学校文化交流、种植友谊树、考察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