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
17294900000020

第20章 理解父母的唠叨与批评(1)

十七颗糖果

小林的父亲是一位数学老师。一天,父亲在外面吃喜酒,带回了一包糖果。父亲先给了小林一颗糖果。他望着正要剥开糖来吃的儿子,忽然想起了一道传统的数学题,觉得这是一个启发儿子的机会,便将他拦住了。

父亲又从那包糖果里数出十七颗,一颗一颗地摆在桌面上。他要小林把这十七颗糖果分成三份——爸爸一份,妈妈一份,他自己一份。要求小林的一份是桌上糖果的二分之一,妈妈的一份是糖果的三分之一,爸爸的一份则是糖果的九分之一。不能把糖掰开,也不能剩。这下可把小林难坏了。十七不能被二、三和九整除,怎么也不可能按父亲的要求分开的呀!他急得抓耳挠腮,还是无可奈何。

父亲见状,在一旁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有十八颗糖果就好分了,是不是?”

小林是一个非常机灵的孩子,一听这话,知道是父亲在提醒自己,就赶紧把手里那颗还没来得及吃的糖果拿出来,凑成了十八颗。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更令他高兴的是,最后他先得到的那块糖剩了下来,还属于他。

父亲想了想,对他说:“孩子,这下明白了吧,‘舍得’是解这道题的关键。你要是舍不得拿出来自己手里的糖果,这道题将永远无法解开;你若舍得,就能很容易地解开这道题。而且,一旦你舍得了你已经有的东西,你往往什么都不会损失。解题如是,与人相处何尝不是如此呢?孩子,你要记住,人生也是一道题,你要舍得,时时处处都要。”

父亲的叮咛

当兵以后我才慢慢体会到父亲对我特殊的爱。在家上学时,父亲很少说我,但对我管教很严,因为我学习有时不太认真,不像小妹,别看年龄小,干什么都很自觉。

父亲读书多,时常用带启迪性的幽默教给我和妹妹一些生活的知识,在我们兄妹俩幼小的心灵中早早播下了做人的道理。但大多时候,父亲总是以他那一贯的沉默、如弓的腰身在黄土地上耕耘,在他收获着微薄粮食的同时,也收获着我和妹妹对他的回报。然而,我没等到参加高考,就走下了高中这趟列车。我颓废地站在父亲面前,等着接受他的教训,父亲没有责怪我,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我不希望你难为自己,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道,不行就回来修地球,干什么不都是吃饭……庄稼不收,但还得年年种。”听到此话,我的眼泪当即扑扑地落在了地上。

我准备用另一种方式耕耘自己的人生。我报名参军了,临行前的晚上,父亲用酒来麻痹自己难舍亲子的情绪。我感到一向开朗的父亲顿时苍老了许多,返身回到自己的屋子,抱着一种依恋进入了梦乡。一觉到天亮,我看到外屋的灯还亮着……

我当兵去的是新疆乌鲁木齐天山脚下的一个部队。在部队我种过菜、当过卫生员、干过通信员,最后定格在了炊事班。期间一次回乡探亲,我穿着朴实的士兵服,亲朋好友从我身上散发出的淡淡菜香中吮吸到别样的滋味,我从他们微妙的目光中,读出了他们的失望与沮丧。在别人眼里,我早就应该出息了,然而我没有。

我不时地偷看父亲愈加苍老的眼睛,脸不由自主地涨得通红,父亲依然保持着那份开朗,没说什么。归队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同我说了很多很多的话,他唯独没有问及我在部队从事的工作。我正纳闷呢,父亲说:“路就在自己的脚下,每条路都有自己的坐标方向,不管处在什么位置,平面上的点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你有毅力勇往直前,把握机遇,趁着年轻,把理想付诸行动,就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属于有志者的路。”

回到部队后,我鼓足干劲,抱起了久违的书本,次年九月,我考上了军校。当父亲听到此消息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里涌动着泪花……

军校放寒假时,父亲早早到村西头公路翘首期待我的归来。见到满脸沧桑的父亲,我好生心酸,激动的泪水还是在与父亲团聚的喜悦中流了下来。父亲走路和说话没有以前利索了,他不仅要干农活家务,还要同母亲照顾上学的妹妹,特别是在农忙时,一切的操劳都压在父亲的肩头。虽说我考上了军校,家中的情况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现在,我告别了西安,告别了培养我成才的军校,来到了克拉玛依。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我想起了父亲的话语:“希望你们兄妹二人经过艰苦的磨炼,不是挣来大堆的金钱,而是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青春无悔,人生无悔,父亲的叮咛是一笔财富。

完美的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的人灵。然而这样的回答,怎会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去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得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温暖的手心

我的爸爸是个矮个子的好男人,脸上总是带着和善的笑容。因为他个子矮的缘故,我总是埋怨爸爸,是因为他我才长得这么矮的。每一次我对着爸爸发脾气,他总是笑着对我说:“这个丫头,这么没大没小的。”

那个时候,爸爸是炊事员,妈妈是家属,家里的生活很不富裕。

我六岁的时候,妈妈回老家去照顾生病的外婆。家里就剩下了我、爸爸和弟弟,爸爸总是拿来他们食堂里的饺子、肉等好吃的给我们吃,要不就带着我和弟弟一起下饭馆,那段时间,我和弟弟好开心。后来,当爸爸告诉我们,妈妈就要回来了的时候,我和弟弟都哭了起来。爸爸急忙安慰我们说:“别哭,妈妈很快就回来了。”其实,爸爸不知道,我和弟弟就是因为妈妈很快要回来了,再也不能下馆子了,才哭的。

七岁时的一天,我趁爸爸午睡的时候,从爸爸口袋里拿走了一元钱,带着弟弟来到了冰棍房,一下子就买了十根冰棍。等到吃完冰棍,回到家,才知道爸爸和妈妈为了找那一元钱都快把家翻了个遍。胆小的弟弟赶紧向爸爸揭发了我这个“贼”姐姐,爸爸狠狠打了我一顿。爸爸很少打我,但这一次打,让我彻底吸取了教训,不仅如此,因为这顿打,我的学习也进步了不少。从此以后,爸爸总是用这件事教育弟弟,应该如何知错就改。我就这样因祸得福,成了弟弟的“榜样”。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假回家,向爸爸说起同学在学校打工的事,并且告诉爸爸自己也很想打工赚钱,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另外也可以负担一部分学费。原本以为是一件很好的事,没想到却在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贯温和的爸爸,竟然一反常态,坚决不同意我在上学期间打工。从来只享受爸爸疼爱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爸爸给我的压力。其实,我明白,爸爸是心疼我,不想让我过早吃苦,这些我都理解。我以为,爸爸知道我长大了,却没想到,他依然想让我留在他温暖的手心。

孟母断织教子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学问才能广博,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如梦方醒,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拜子思为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更多更长的爱

那一年我上高二。我为了这次约会策划了好几周。拉彻娜同意出来和我见面了!全校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高傲的女孩子。全校的人都知道,她的父母对她管教得很严,就像我的父母对我管教得很严一样。

我对父母撒谎说,学校将组织一次短途旅行,这样我就争取到了一天的约会时间。

我和拉彻娜在一家小饭店吃了午餐,然后手拉手去看了一场电影。傍晚,我们漫步在大街上边走边谈。生活一下子变得美妙无比。

突然,路对面的行人当中有一个人闪入我的眼帘并让我的心为之一颤。我认出了这个人。糟糕的是,这个人正穿过马路朝我走来,更糟糕的是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父亲!

刹那间,所有的罗曼蒂克都从我心中消失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恐惧。我知道,严厉的父亲不会容忍我撒谎,更不会容忍我早恋,将在大庭广众之下责骂我,让我难堪,让我在拉彻娜面前出丑。

我恨不得地上有一道缝,好让我钻进去逃之夭夭。但是,我无处可逃。然而,一件让我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父亲走到了我的身边,但是和其他的陌生行人一样,他从我身边擦肩而过,仿佛根本没有认出我来。我提到嗓子眼上的心落了下来。我说不出当时心中是怎样一种心情。

晚上,我回到了家,恐惧又重新袭上心头。晚饭时,我一点食欲也没有。然而,让我吃惊的是,一切和往常一样。除了我之外,全家人表情轻松,谈笑自如,没有人提我那档子事。我匆匆吃完饭,跑进自己的房间,不知怎么心中更加忐忑不安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走进了我的房间,在我身边坐下。我吓得不敢出声,尽管我看到他的眼神是柔和的。他语气平和地问道:“小伙子,今天的约会怎么样?我看,她长得很漂亮,也很可爱!”

像被催眠术迷惑住一样,我将第一次约会的情况和盘托出,然后补充说道:“爸爸,我感到一天过得很快,就像只有几分钟似的,一晃而过了。”

听了我的叙述,父亲笑了起来:“你知道,爱因斯坦说过,当你手放在热锅上,一分钟像一小时;当你与一个美女谈心,一小时像一分钟,这便是相对论。表明你珍惜你所拥有的,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父亲从来没有这样和我谈过话。此刻,他更像我的朋友,而不是监护人。我感到在他面前心中的事不吐不快。我感到他比我还了解我自己。

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我现在甚至觉得,我的第一次约会与其说约的是我的梦中女孩,不如说约的是我的父亲。在这一个小时的谈话中,我多次想告诉他,我不该撒谎,不该早恋;我更想问他,为什么他在街上看到我时不朝我发火,为什么现在只有我们两人时他也不明确地指出我不对的一面。

父亲离开房间时,说了一句话,至今言犹在耳:“小伙子,你的女朋友爱你,但是你的老爸比她多爱你十八年!”

母亲的三句话

母亲没什么文化,小学只念到三年级,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随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第一句: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铺得漫山遍野。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猪们喂得饱饱的。母亲每天都会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野地里北风呼啸,刮得人裸露的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两下,我的手就感到刺骨的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觉得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说:“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第一次懂得了母亲。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一下、两下、三下,扒开厚厚的雪层,掘出一棵又一棵白菜。

当母亲跟我把满满一担白菜堆起来的时候,我们把冰块一样的双手拢在一起搓着。母亲把我的手放到她的毛衣里暖着,我的眼睛朦胧了,不知是泪水,还是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