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古人一起吟诵古文
17300800000054

第54章 黄州快哉亭记

[宋]苏辙江出西陵[1],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2],南合湘、沅[3],北合汉、沔[4],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5],波流浸灌[6],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7],谪居齐安[8],即其庐之西南为亭[9],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10]。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11]。涛澜汹涌,风云开阖[12]。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13],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14],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15],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16],周瑜、陆逊之所驰骛[17],其流风遗迹[18],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19]。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20]?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稽之余[21],而自放山水之间[22],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23],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24],挹西山之白云[25],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26]!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27],乌睹其为快也[28]!

注释

[1]西陵:又名夷陵,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2]肆大:水势浩大。[3]湘、沅:即湘江、沅江,都在今湖南境内。[4]汉、沔(miǎn):即汉水、沔水。汉水从今陕西流至湖北汇入长江,其上游人头到今湖北襄樊市一段,古代又称沔水。[5]赤壁:在今湖北黄冈县附近。与“赤壁之战”的“赤壁”本不是一处,但苏辙误认为是东汉末年孙、曹交战之处。[6]浸灌:形容水势又大又猛。[7]清河:郡名。在今河北。张梦得:事迹不详。[8]齐安:即黄州。[9]即:紧靠。[10]子瞻:苏轼的字。[11]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12]开阖(hé)形容云时而散开,时而聚合,变幻不定。[13]倏(shū)忽:非常快的样子。[14]玩:观赏。几:古代的一种矮小的桌子,可以凭倚。[15]武昌:县名,今湖北鄂城。[16]曹孟德:曹操,字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229—252在位)。睥睨(pìnì):侧目窥察。[17]周瑜:孙权的名将。208年率吴军大破曹操于赤壁,后病死。陆逊:孙权的名将,后官至吴国丞相。驰骛(wù):奔走,驰骋。[18]流风:原作“风流”,据《栾城集》改。[19]楚襄王:战国时楚国君主(前298—前263年在位)。宋玉:战国时楚国大夫,擅长辞赋。景差:战国时楚国辞赋家。兰台宫:在今湖北钟祥县。[20]病:这里指忧愁。[21]收:这里是结束的意思。会稽(kuàijì):指钱财、赋税等事务。这里泛指公务。稽,通“计”。[22]放:任情。[23]蓬户瓮牖(yǒu):用蓬草编成的门,用破瓮作的窗户。[24]濯(zhuó):洗涤。[25]挹(yì):汲取。西山:在今湖北鄂城县西。[26]穷:尽。[27]骚人:诗人,这里指失意的文人。思士:这里指心怀忧思的人。胜(shēnɡ):经得起。[28]乌:何。

简析

本文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谪居筠州(今江西高安)时所作。作者描述了快哉亭上所见的景物,感受到只有像亭子的主人一样胸怀坦荡,不因个人遭遇而影响心境,才能从壮丽的自然中找到生活乐趣。这也是作者的自勉。本文以写景带出议论,文字流畅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