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
17305300000090

第90章 穿水层随意沉浮

蛇是没有四肢的,所以画蛇不可以添足。但蛇在陆上行动却很敏捷,或攀援树木,或钻洞穿穴,或陆上爬行,或相互争斗,行动都很迅速。原来,它有发达的腹鳞,依靠肌肉牵动灵活的脊柱和腹鳞就能匍匐前进。海蛇亚科的种类腹鳞退化,所以不能上陆。扁尾蛇亚科具有很宽的腹鳞,所以能上陆。

扁尾海蛇

海蛇必须从空气中摄取氧气,无论在海面下游泳或匍匐海底休息,都需要不时地浮出水面换气。对海洋适应程度高的海蛇亚科,鼻孔位于吻的背面,使它出水呼吸方便。而适应程度低的扁尾蛇亚科,鼻孔仍位于吻的两侧。它们的鼻孔上都有瓣膜,当其吻部露出水外时,瓣膜打开,让新鲜空气吸入肺中。当潜入水下时,瓣膜关闭,水就不会灌进鼻孔里。像呼吸囊一样的单叶肺脏,在腹腔里大大向后延伸,当吸入空气后,肺占整个腹腔体积的10%~20%。

科学家发现海蛇大部分(即约87%)的时间是在水面以下活动,浮出换气的时间很短暂,有时仅有1秒钟。潜水时间都较长,有20%潜水活动超过1小时,据记录最长达213分钟。黄领海蛇潜水时间平均为35分钟,长者可达两个多小时,平均潜水深度17米,最深达50米。海蛇的潜水习惯有季节变化,旱季潜水浅,一般只20米;雨季潜水深,时间长。海蛇的肺容量是很大的,所以潜水时间较长。但它实际潜水时间比按肺容量推算出的潜水时间要长得多,奥妙在于海蛇能合理消耗肺部的氧气,心搏变慢,几乎每分钟1次,以降低氧气消耗。它的全身皮肤可以从海水中吸取氧气,摄取的量几乎占其需氧量的70%,并把二氧化碳排入水中。据观察,海蛇下潜时身体几乎与水面相垂直,这样可节省能量。

海蛇多喜生活在河口附近

海蛇多喜生活在河口附近。当多雨的季节到来时,上涨的河水把雨水冲来的大量有机物带到大海里,虽使水质污浊,但为鱼虾提供了大量食物。因此大批鱼虾蜂拥而来,使那里形成猎捕鱼虾的好地方。鱼群的到来把以鱼为食的海蛇也招引来了,形成海蛇的聚集期。在水里,它们像海鳝一样迅速而敏捷地游来游去;在海边,它们有的隐于岩石的缝隙之中,有的匍匐在草丛或树根基部,有的趴在水下建筑物的桩上。一对圆睁睁小眼放射出阴森可怖的寒光,窥测着周围的动静,以便随时对游近的鱼儿进行突然袭击,也常给渔民带来意外的不幸。菲律宾群岛附近的海域中,海蛇多时一网可以拖出上百条。雨季过去,鱼群离开了,海蛇也随之从河口附近消失了。

海蛇主要以鱼为食

有些海蛇也可以沿河上溯达100多海里。而在没有什么大型河流的许多太平洋小岛上,也会有大量海蛇在那里生活。虽然它们喜栖于浑水,但有的种类如长尾海蛇却常在清澈的水域中见到踪影。它们也能被养在淡水中,只要喂养得当,水质清洁,就可以存活数月之久。它们虽多栖近岸,但也有的生活在距岸100~150海里的大洋中。有些海蛇属夜行性种,只有在夜间才到处游动觅食,趋光性很强,哪里有灯光,它就游向哪里,所以晚上无论在海面或水下放置灯光或点起通明的火把,都会把海蛇吸引过来,这是捕捉海蛇的好方法。如有人在马尼拉港钓海蛇,整个白天可能一无所获,而在晚上9~10点钟时,利用灯光仅用一块咸猪肉就可钓到六七条海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