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17311300000063

第63章 困兽犹斗

【书证】

《左传·宣公十二年》:“城濮之役,晋师三日谷,文公犹有忧色。左右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竟。”

【解释】

原意为野兽被围困住后仍然要做最后的抵抗。比喻人陷入绝境后,要顽固挣扎、抵抗。

【故事】

春秋时代,晋、楚两国为了郑国的事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统帅荀林父,领着残军败将,万分懊丧地回到晋国向晋景公请罪,自愿处死。晋景公非常生气,命令将荀林父削职处死。

士大夫贞子却不同意,他劝晋景公说:“晋文公在世的时候,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大胜,楚国将军子玉大败。晋军光缴获的粮食就足足吃了三天。可晋文公还是面有忧色,闷闷不乐。左右大臣问晋文公:‘有这么大的喜事您为什么还发愁呢?’晋文公说:‘楚国的大将子玉还活着,我怎么能放心得下?困兽犹斗,被包围的野兽尚且还要挣扎反抗,何况他还是一员猛将,岂肯甘心失败!后来,听说楚成王命令败将子玉自杀了,晋文公才高兴地笑着说:‘没有人能加害于我了!’楚国杀了子玉,等于让晋国又得了一次胜仗,楚国再吃了一次败仗,从此以后,楚国就衰弱不振了。”

士大夫贞子又马上引到荀林父的事上说:“如果我们现在杀了荀林父,不是与楚王杀了子玉一样吗?况且,荀林父一向忠诚卫国,虽打了一次败仗,也罪不该死呀。”晋文公听了,便下令免去荀林父的死刑,并恢复了他的官职。